《大战的新阶段》“碎步”启发式投影复习教案设计

电化教学应用在历史课堂上,已发挥出用传统教学手段无法表现的效应。但教师也要按照教学的需要来选择电教媒休,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为此, 我在指导高三历史复习中,主要选择投影机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教学信息量,加大课堂的密度,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现以《大战的新阶段》一课为例,谈谈我用投影技术指导高三历史复习的做法。

我在《大战的新阶段》一课中,按教学目标设计了如下的要求:第一, 利用投影放自制(重新处理过)的课文插图及全部板书,增强直观性。第二, 运用“碎步”式启发教学,启发学生思维。第三,运用辩证的观点,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第四,板书要简明、系统、概括。第五,注意历史的借鉴作用。第六,选择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的习题,提高学生分析、归纳、解答问题的能力,以达到复习的效果。

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导入新课,问:第二次世界大战何时爆发?大战的初期阶段,法西斯德国侵占了欧洲哪些国家?过程如何?(投影《“二战”时的欧洲和非洲》地图)答:略。接着问:法西斯德国下一步侵略的目标是谁? 学生回答后使学生明确英、法、德、苏等国的位置.由此导入新课。

第三节大战的新阶段(板书)

一、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6 1.德国突袭苏联(板书)

问:苏联在“二战”爆发前曾和德国签订了什么条约。(答:《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然后使学生在阅读课文后明确:①苏联的摩尔曼斯克、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的位置。②德军三路进攻方向。③德军占领欧洲 14 个国家之后,撕毁条约,以庞大兵力进攻苏联。(投影《“二战”时的欧洲和非洲》地图)。

问:德军进攻苏联的特点又是什么? 答:全面进攻,突然袭击。(板书) 问:苏军为什么在初期失利?

答:苏德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苏联领导人思想上麻痹大意,直到苏德战争爆发前,苏军都没有进入临战状态。德军力量庞大,且采取“闪电” 战术

2.莫斯科保卫战(板书)

要求学生阅读这一战役的过程,使学生明确这是苏联卫国战争中的第一次重大胜利,它具有重大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粉碎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板书)

二、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板书)

首先使学生明确日本、东南亚、夏威夷群岛的位置。(投影《“二战” 时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地图)

  1. 日本决意夺取东南亚(板书)

问:1936 年广田内阁制定的国策是什么?

答:确保帝国在东亚大陆的地位,确定向南方海洋发展的方针。问:1940 年 7 月,日本新内阁确立的方针又是什么?

答:夺取东南亚,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然后指出,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就是实行这一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1941. 12(板书)

(投影《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图)

要求学生阅读后,概括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原因。原因 ①日本企图建立“大东亚共荣圈”

②日本、美国矛盾激化,美、英、荷

(板书)对日本实行贸易禁运。使学生明确:

①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以微小的代价就使太平洋队造成重大损失。

②12 月 8 日,美英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德、意对美宣战,“二战”进一步扩大,法西斯势力发展到最高峰。

(投形《“二战”时的亚洲,太平洋地区》图),然后指出日本在“二战”时所控制的地区。

问:“二战”期间,法西斯发动突袭的战例有哪些?有什么影响?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略) 启示:

①不能纵容法西斯,世界人民要团结起来反法西斯。

②这些战例说明了侵略者发动的战争,总是采取突袭的方式,所以,我们要提高警惕,加强国防,常备不懈。

三、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1942.1(板书) 1.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建立(板书)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耍矛盾关系的观点进行分析。

①客观基础(板书)

学生阅读后根据(板书):第一,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加深了它们同英、美的矛盾。第二,苏德战争爆发后,英、美感到只有联合苏联反法西斯,才能维护切身利益。

②美国卷入反法西斯战争(板书) “中立法”→修改“中立法”→“租借法案”

③统一战线建立(板书)

英、美会晤:《大西洋宪章》

华盛顿 26 国宣言,统一战线建立

为便于记忆,培养学生归纳史实的能力,将这一部分归纳为:两“法案”

(“中立法”和租借法案),一“会晤”(英、美会晤),一“宣言”(二十六国宣言),一“标志”(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2.“二战”性质的变化(板书) 问: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如何?

答: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问:“二战”的性质又有哪些不同?

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能运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关系的观点分析大战性质的变化。

四、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转折点(板书) 1、战役爆发原因(板书)

问:莫斯科战役后,希特勒为什么要集中兵力进攻斯大林格勒?(投影

《“二战”时的欧洲,非洲战场》地图)。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认识斯大林格勒的得失关系着苏德双方整个战局的命运,然后明确斯大林格勒的位置。

2.战役的两个阶段(板书)

(投影《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德军强攻顿河河曲,猛烈进攻城市。 苏军的反攻和围歼德军(铁钳攻势)。3.战役的重要历史意义(板书)

两转折点(苏德战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转折点) 课后总结。

将本节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归纳为“两突袭”(德国突袭苏联,日本突袭美珍珠港),两“法案”(“中立法”和“租借法案”),两“转折”

(苏德战场的转折点和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转折点),一“会晤”(英、美会晤),一“宣言”(26 国宣言),一“标志”(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复习完这一节课后,为了使学生达到既掌握基础知识,又能提高解答问题能力的效果,我设计了两道有一定难度的材

料题和两道问答题。习题如下:(1)材料题(投影)

  1. 材料 1:佛朗哥说:“罗斯福总统的行为象一个真正的君子。他的中立法是我们永远也不会忘记的姿态。”

——引自主斯德《世界现代史》

材料 2:罗斯福说:“假定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而我有一节花园浇水用的皮带管⋯⋯我则不会在救火前对他说‘老兄,这根浇水管花了 15 美元, 你按价付款后才能使用。’”

——引自罗斯福 1940 年 12 月的演说词回答:

①材料 1 的真实含义是什么?

②材料 2“假定我邻居的房子着了火”主要喻指什么?为什么要用邻居来比喻?

③材料 2“皮带管”主要是喻指什么?“按价付款”又是针对什么政策? 罗斯福讲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

①材料 1 所反映的罗斯福的行为与材料 2 讲话的思想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矛盾?

  1. 材料 1:假若我们回溯一下历史,那么,我们可以发现,美国几乎是日本的恩人,要不是 1853 年美国海军少将柏利的“第一艘黑船”撞开了德川幕府时代的锁国之关,恐怕一直到现在还逗留在“石器时代与神话时代”, 还不会维新呢?

——引自《二次大战史料》

材料 2:朕今向美国及英国宣战⋯⋯

盖确保东亚之安定,以贡献世界和平⋯⋯今不幸与美、英两国开启衅端, 洵非得已,岂朕之本意耶。

——引自日皇宣战书,1941.12.8

材料 3:昨日对檀香山群岛之攻击,使美国海军遭到严重损失,多数美国人生命已不幸丧失⋯⋯

余兹请国会宣布于 1941 年 12 月 7 日遭受日本蓄谋非法袭击后,合众国与日本帝国间,已有战争状态存在。

——引自罗斯福致国会对日宣战咨文1941.12.8

回答:①材料 1 认为日本维新的原因是什么?对这种情况你如何评价?

②材料 2 中“确保东亚之安定,以贡献世界之和平”的实质是什么?

③材料 3 中“昨日对檀香山群岛之攻击”指什么?美国是哪年用什么手段取得这一地方的?

④1941 年美日矛盾是怎样激化的?

⑤1941 年 12 月 8 日美国对日本宣战与 1853 年美国人柏利的“撞开德川幕府的锁国之关”性质是否一致?试简析之。

(2)问答题:(投影) 1.美国总统罗斯福说:“任何国家都不能姑息纳粹。任何人都不能靠抚

摸把老虎驯服成小猫。一个国家只有以彻底投降为代价才能同纳粹有和平。” 试联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爆发前后所推行的绥靖政策的具体史实, 分析说明上述论断。

2.结合史实分析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的必然性及其性质的变化。

(曾佛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