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类比问题的发展和个体差异
采用上述成分-过程分析法,在解类比题方而,实验揭示了显著的发展差异。例如在哥德曼等人的一项研究中,将三年级同五年级进行比较,在所比较的推论×应用(P 推P 应)、再认成分(P 再)和分心子干扰(P 分)这三个测度上,都有年级间平均值的显著差异,其中前两个测度的发展差异的特点是五年级儿童的正确率显著高于三年级的,而在分心子干扰方面,五年级儿童对自己的作业正确性的怀疑程度显著降低,表现为在做了生成作业后再做强边选择作业时,因受多个选项的迷惑而改变原来正确反应的事件显著减少,从而表明认知上受暗示程度随年龄增长而降低。
研究发现更重要的是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表现为年龄组内部的作业绩效的分布在年龄组间有大的重叠。在哥德曼等人的同一研究中,8 岁组解题正确率的极差是 0.18~0.70,而 10 岁组的是 0.22~0.78。个体差异还表现在当把上述三个测度和年级作为作业绩效的预报子进行相关-回归分析时,虽然皮尔逊相关系数γ值得显著,但是β权数的意义不同,其中年级作为预报子,对预测作业绩效仅有微乎其微的贡献(β=0.02),而其他三个涉及加工过程的测度都对预言作业绩效的个体差异做出统计上显著的贡献(P < 0.01)。其中贡献最大的是再认成分(β=0.58),其次是分心子干扰(β
=0.35),然后是推论×应用成分(β=0.28),它进一步揭示类比推理作业绩效的个体差异的主要根源在于受暗示程度方面,因为再认成分和分心子干扰两个测度都涉及迷惑或暗示被试的性质。
事实上,在类比推理的绩效差异方而存在一种发展-个体差异,可以描述为:(1)就年龄组的平均数而言,大龄组优于小龄组 ;(2)就年级间对应的作业水平段而言,例如在最好或最差水平的年龄间比较,亦如此;(3)但是小龄组中优秀者的水平远远超出大龄组中的低水平者,其间的差距可以远大于年龄间低水平者之间的差距,例如三年级的高水平者在再认成分测度上的成功率是 O.21,五年级低水平者的仅是 0.03,同时,三年级的低水平者的也不过低到 0.01 而已。
有关分心子干扰的问题研究得比较细致。研究表明,在完成类比推理作业时存在联想性反应的现象,而年龄较小的和作业绩效不佳者对于由题干中项目 C 引起的自山联想词语更敏感,往往挑选选项中最能引起他们个人的自由联想的那一个。这种情况的根源,被假定为是由于对类比推理的本质和对归纳推理作业的约束条件理解得不好造成的。
一些实验通过要求儿童说明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一个”选项的方法,证实了这一假定,发现儿童在类比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四种策略:(1)不顾项目A 与 B 之间的关系,只凭项目 C 的最大引起的自由联想而做出选择。这是最不好的。(2)根据题干中的一两个或所有项目的自由联想来选择答案,却不考虑项目间联系的方式。这种策略虽说好一点,但实质仍然是忽视关系或方向的约束性条件。说到底,这两种策略都不是在作类比推理。(3)根据与项目 C 的特定关系来生成或选择答案,策略接近类比推理。这样的儿童一般都注意到并说得出 A 与 B 之间的关系,但是作业宠成后,A-B 与 C-D 的关系不一定匹配,表现为或者关系的性质不同,或者关系性质虽同,但方向反了, 例如对“颜色:红:;水果:?”的题目答以“食物”,理由是“红是一种颜色,而水果是一种食物”。(4)根据所有的项目的关系的约束性来控制答案的选择与生成,这就属于准确的类比推理了。
仅就上述(3)、(4)两种策略的使用来看,年龄间的差异不显著,但是在每一年级中都有巨大的个体差异,即不同的儿童实际做对且正确说明的题目数占实际做对题目总数的百分比是不同的,而这个百分经的差异又同作业的总水平是极其显著地相关的,γ=0.73,P<O.001,(n=45)。这样, 类比推理绩效的差就表明为对作业的约束性条件理解得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