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论

智力结构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基福特提倡的一种智力理论。按智力结构论的解释,人类智力乃是思考的表现,而思考的整个心理活动中,则包括了思考的内容、运作以及思考的产物三个心理向度。由此三个心理向度,构成一人立体结构,即为智力结构代表一个由长宽高三个向度构成的立体,每一向度可视为构成智力的要素之一;各要素之间接交互关系,要靠思考来贯穿在一起。基福特的智力结构论 ,即可用以下的概念来解释:(1)思考之内容可视为自变项,此一变项在性质上属于引起思考的刺激。按基福特 1959 年的说法,思考内容的刺激,在性质上分别属于形状、符号、语意、行为因大类。按其新近的解释,则将原来属于形状的一类,扩大为视觉与听觉两类, 使思考内容中由因类刺激改变为五类刺激。(2)思考的结果可视为依变项, 此一变项在性质上属于表现思考的反应;而反应方式又包括单位、类别、关系、系统、转换、应用六种方式。(3)思考之运作可视为中介变项,介于刺激、反应之间不能直接观察的思考评价、聚敛性思考、扩散性思考、记忆、认知五种。如将三个向度的交互关系,采用长宽高三向度的立体计量方式表现时,按基福特智力结构论的主张,人类的智力结构中包括了 120(=4×5× 6)种不同的能力;若按其新近的主张,则人类的智力结构中,包括了 150(=

5×5×6)种不同的能力。

在基福特的智力理论中、在形式上虽包括三个向度,实际上真正代表智力高低者,乃是他所指的思考运作;个人针对引起思考的情境,在行为上表现出思考结果之前,所经过的内在思考运作历程,即代表个人的智力。在思考运作中,基福特所列的聚敛性思考与扩散性思考两个概念,引起以后心理学家们广泛的注意,因此启发了很多研究。所谓聚敛性思考,是指个体在凭思考解决问题时,总是根据已有知识,遵循逻辑规则去寻求唯一的正确答案。在学校中的知识学习以至智力测验所测的智力,均属聚敛性思考的能力。

至于所谓扩散性思考,是指个体凭思考解决问题时,针对问题情境,可同时想到数个可能的解决方式,不限于单一答案或钻牛有尖式的探求。像此种超越既有知识未必遵循常规的思考方式,一般称为创造。有些心理学家为研究创造能力时所设计的创造力测验,即是以基福特理论中的扩散性思考为基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