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不等于 15 分钟

汉语中用成语“一刻千金”来比喻时间的宝贵,这里的“一刻”是指极暂短的一段时间。“刻”这种计时单位是我们中国人创造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习惯地认为“一刻”就是 15 分钟。遗憾的是,我们大家都错了:“一

刻”不是 15 分钟,而是 14.4 分钟。

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刻”的起源说起。

古时候,虽没有机械表,没有石英钟,更没有电子表,但是我们的祖先却发明了种种计时器。

周朝时,中国人发明的计时器是铜壶滴漏。漏壶是怎样计时的呢?原来周朝人在铜壶底钻一个小孔,壶内竖一枝刻有度数的箭。水灌满铜壶后,从小孔一滴一滴地漏下来。壶内的水面也随着一滴滴水的漏去而渐渐下降,箭杆上表示时间的刻度就逐一露出水面。人们就根据箭杆上的刻度来计算时间。成语“漏断人静”中的“漏”指的就是这种计时器。

后来,人们发现漏壶有个毛病:水多时,压力大,滴得就快,箭杆刻度露出水面也快。水少时,压力小,滴得慢,刻度露出水面也慢。记录的时间很不准确。于是,我们的祖先对滴漏计时器进行了改造。将二只滴水壶分上、中设置,下面设一只受水壶。让上、中两只滴水壶始终保持水满状态。这样, 水位稳定,滴漏的速度均匀,水滴入受水壶后,使水壶内的箭形浮标能准确的指出时间。

到了东汉,我国又发展了百刻计时制。在漏壶的浮箭上划分为 100 个刻度。“一刻”就是指浮箭上升一刻度所代表的时间。100 个刻度代表一昼夜, 即 24 小时。好了,现在我们可以算一算:“一刻”是几分钟了:

60×24 = 14.4(分钟)。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