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杨小燕:
邓小平的牌技够得上专业水平
杨小燕是世界桥牌女皇,美籍华人。祖籍湖南。1930 年出生在北京一个书香门第。其父杨开道曾任燕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1937 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中国大片领土沦陷,杨小燕在颠沛流高中度过了她的青少年时代。18 岁时,她离开上海赴美学医, 后定居美国,她的丈夫魏重庆曾仕美国桥牌队队长和教练,因研究出风靡世界的“精确体制叫牌法”而名重一时。杨小燕受家庭影响而学习桥牌,终成大器而声名遐迩。有一次, 在学习打牌技艺时,她大夫半开玩笑地问她学习桥牌是不是想当“世界桥牌女皇”,她回答说:“当然愿意啦!”她丈夫鼓励她努力学习,并预言不出 10 年她定能摘取世界冠军的桂冠。为了潜心研究牌技,杨小燕毅然辞去了纽约一家医院院长的职务。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小燕自 70 年代以来,在美国和世界各种桥牌大赛中,共荣获 100 余个冠军称号,并作为主力队员,为美国奥林匹克女子队登上世界冠军的领奖台立下殊勋,她本人登上了“桥牌女皇”的宝座。
1981 年,上海举办国际桥牌友好邀请赛,共有 10 个国家和地区的 13 个城市 20 余个
队报名参加。美国的旧金山、纽约、休斯敦 3 个城市,在翁心摔先生的鼎力促成下组成 4
个队,由杨小燕任总队长,于 3 月 3 日乘飞机抵北京。准备参加这次邀请赛。翁心梓是国民党元老翁文灏的侄子,在纽约万源公司任董事长。在京期间,翁心梓、杨小燕提出:希望能够与邓小平会面,或打一次桥牌,以慰平生仰慕之情。中国桥牌协会会长荣高棠当即向邓小平汇报了他们的请求,邓小平欣然允诺,并定于 3 月 4 日晚上与他们一起打桥牌。获悉这一喜讯,翁心梓夫妇和杨小燕都兴奋无比,其中最为兴奋的是翁夫人。翁夫人辛道基是晚清时期重臣李鸿章的曾孙女。她花费了整整半天时间寻购《邓小平选集》。可惜的是,当时《邓小平文集》尚未出版问世,尽管她跑遍了北京的几乎所有书店,却未能如愿以偿,不得已,只好买了《周恩来选集》上、下集。同行的人对她为何迫不及待地要得到
《邓小平选集》而结果买了《周恩来选集》大惑不解,翁夫人对自己的行动也守口如瓶, 谁也不肯告诉。3 月 4 日晚,邓小平会见了杨小燕和翁心梓夫妇,并同他们一起打了 3 个多小时的桥牌。翁先生对邓小平说,“久闻您牌艺很高,今天有机会和您同桌打牌,感到万分荣幸。”邓小平笑着回答:“太夸奖了。你们才是世界名将,与你们一起打牌,我的身价也高了。”荣高棠随即安排邓小平与翁先生结对、杨小燕与当时任铁道部部长的北京知名桥牌选手丁关根搭档。不料,杨小燕微微一笑,说:“我提个意见好吗?”邓小平听了,温和地说:“行!”接着,杨小燕不慌不忙地说:“我们回来一次不容易,与您打牌更不容易,能不能我与您结对?”邓小平用他浓重的四川口音对杨说:“好嘛!这样更能提高我的牌艺。”喜上眉梢的杨小燕便问邓小平使用何种叫牌法。邓回答说:“当然是精确叫牌法啰。”当晚,大家牌兴很浓,一直打到晚上 11 点多。打牌结束后,正当邓小平将要向大家告别时,预先有准备的翁夫人这才亮出了自己的“底牌”,连忙从包内取出《周恩来选集》上集,双手递到邓小平面前,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敬清邓小平在扉页上签名留念。邓小平欣然在书的扉页上写上“邓小平”三个大字。此时,杨小燕恍然大悟,但又后悔不送,连忙手忙脚乱地在提包里寻找开来,看她急成那样,大家都替她感到惋惜。幸好杨小燕找出了一份她丈夫开设的轮船公司的介绍书,邓小平也高兴地在这份介绍书的反面为她签了名。
邓小平是 50 年代在四川时学会打桥牌的,此后就一直成为他的一个业亲爱好。晚年,
工作之余的邓小平对打桥牌更是情有独钟,打牌的技艺也随之日益精湛,一些外国人称誉他为中国的“高级桥牌迷。” 1984 年,《纽约时报》刊登了美国桥牌专栏作家艾伦·图
斯高的一篇权威性文章,其中这样写道:“世界上许多历史伟人都是桥牌迷,例如,艾森豪威尔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等待盟军北非登陆的消息时,也没有忘记挤出时间玩一局桥牌;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在二次大战爆发后英军参战时,仍念念不忘打桥牌。中国的邓小平主任更不例外。”此前,世界桥牌记者协会给邓小平颁发了桥牌荣誉奖,称他为世界上对桥牌贡献最大的人。
邓小平在谈到他打桥牌时的感想时,曾经这样说过:“唯独打桥牌的时候,我才什么都不想,专注在牌上,头脑充分地休息。”显然,对于日理万机的邓小平来说,把打桥牌作为换换脑筋的有效休息手段是十分必要的。
下面是桥牌女皇杨小燕与邓小平结对打牌时和打牌结束后发表的谈话: 邓小平的牌技可不仅仅是业余水平的,够得上专业水平了。
桥牌就是一座桥,通过这座桥,把成千上万的海外赤子之心与伟大祖国的命运连结在一起了。
这是一位令人感到非常有兴趣的人物。在牌桌上,我们之间像普通的朋友。他和气得不得了,和他相处,不会感到他是大领导。他为人很谦虚,很热情,生活习惯也非常简单。如果与里根相比,邓小平最怕出风头,里根最喜欢出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