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决策艺术高超

1948 年我军发动了伟大的淮海战役,中央指定由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粟裕、谭震林组成指挥战役的总前委,由邓小平任书记,当时邓小平是中原野战军政委,谭震林是华东野战军副政委,谭震林后来回忆说:“总前委在战役中合作默契,共同指挥”,才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胜利。直到 1982 年, 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拍摄《淮海千秋》时,谭震林与当时还健在的粟裕一起, 欣然接受了采访。在采访时,谭震林穿起草绿色军装,手执“教鞭”,站在淮海战役指挥地图前,讲述当年毛泽东、中央军委的指示、命令,讲述以邓小平为书记的前委的作战部署,帮助人们重温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史上的这个重大战役的宏伟场面。

淮海战役硝烟未尽, 1949 年中央决定进行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渡江战役。当时华东野战军改编为第三野战军,谭震林任副政委;中原野战军改编为第二野战军,邓小平任政委。按照中央指示,渡江作战仍由淮海战役时组成的总前委领导。邓小平、陈毅 坐镇指挥第二、三野战军。解放后谭震林还多次回忆说:在渡江战役中邓小平同志表现了高超的指挥艺术和决策才能。在这次战役中,谭震林是奉命最先率部打过长江去的我军高级指挥员。当时他指挥的是三野第七、九兵团组成的中突击集团。由于这些参战的指战员大多来自北方,不习惯水战,谭震林就把部队拉到巢湖开展水上练兵。陈毅称赞“巢湖练水军是解放战争史上重要的一页”。4 月 20 日晚,谭震林指

挥的 30 万人奉命从芜湖对岸强渡长江天堑,万炮齐轰,于帆竟发,最快的船

只仅用 15 分钟就抵达南岸。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一夜之间就被我军突破。渡江后,中突击集团向内突击,把敌人注意力吸引到长江中段,为我东西集团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

由于国共和谈的进行,在西柏坡开会的邓小平、陈毅商定,推迟原定的渡江时间,并报中央批准。正在训练部队的谭震林接到命令后,马上理解了中央军委及邓、陈的意图。他要求部队指战员以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武装头脑,认真贯彻执行以邓小平为书记的总前委的指示,同时又要求大家切实防止在敌人的“和平”阴谋面前产生松懈战斗意志和迷失方向的危险,把立脚点放在谈判破裂,继续做好渡江战斗的准备上,中突击集团大部渡江后,4 月 22 日晚,谭震林等率领七兵团指挥部,乘坐木帆从北岸起渡过江。当指挥船行至江心时,突遇从安庆向南京顺流而下的国民党军舰。敌舰发现我渡江部队,立即枪炮齐发,情况万分险急。谭震林一方面指挥船只避开敌舰,一方面组织火力还击。当时正在肥东总前委指挥所的邓小平、陈毅获悉这一险情后,十分担心谭震林等人的安全,接连不断地来电询问,直到确知谭震林等已经顺利抵达江南坝埂头,未受任何损伤时,才放下心来。多年后,当时与谭震林同船过江的老同志回忆起这次险情时,还激动他说:“总前委成员之间休戚与共,相互关心,真是情同手足,胜似兄弟啊!”23 日我军解放南京,当时谭震林遵照邓小平的“部队渡江后,英勇顽强就主要表现在两条腿上”的指示精神,命令各部要不顾疲劳,继续猛力向前推进,歼灭逃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