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回民起义军给英、法侵略者窥伺云南的阴谋以打击,使中国西南的边防屹立不动。而东征昆明的军队却全部失败了。

原来在那时中国攻城条件下,坚城是难以力取的,往往要用筑营垒挖长濠把敌人城池团团围困起来,等到敌人粮尽食绝的时候,还须地道用地雷轰塌城垣,然后取得。曾国藩湘军夺取九江、安庆、天京都如此。最初回民起义军以压倒声势兵临昆明城下,满以为有内应献城,可以唾手入昆胆。不料内应被杀,清军城守稳定,而援军日增,形势起了变化。战争结果,这就决定於谁能截断对方后路,截断对方粮道,谁就获胜。清军的后路为曲靖,云南总督刘岳昭驻此作接应 ,云南巡抚岑毓英从这里带兵去救昆明。回民起义军的粮食军装火药都存富民县城,以接济围昆明和镇守寻甸、嵩明军队,并且是后方交通的咽喉要地。故回民起义军以重兵屯寻甸、嵩明,谋断清军后路,而清军则谋夺富民县城、寻甸、嵩明两州,以解昆明城围。

戊辰十八(清同治七年)十一月三十一日(夏历十二月初三日),富民县城失守,寻甸嵩明先已被围攻,至是后路又被截断,敌人大军都向寻、嵩压来。杜凤扬大败清军,乘胜向昆明挺进,打算与围昆明军合进攻昆明城, 进至昆明城东十里铺、小偏桥等处。由於兵力远少於敌人,粮道又被截断, 苦战到已已十九年(清同治八年)四月初十日(夏历四月十六日),这一路劲兵全军覆败。嵩明、寻甸跟着失陷。事具杜凤扬传中。

昆明围军依靠嵩、寻守军牵制敌人。嵩、寻军覆,失却支援,后路复被阻。清军昼夜进攻。夏历八月十三日,扎营昆明南门外西岳庙一带的大司疆段成功献营叛变。江右馆驻军后路被载断,军心恐慌,措手不及,敌人就乘势连夜进攻,各军瓦解。夏历十四日,在昆明城外,西南北三面营垒二百馀座全部被攻陷,总理军机内阁大监军杨崇章、大司藩安文义被俘牺牲,杨威大都督蔡廷栋伪降清军,后逃归大理。大司勋米映山、大司政刘成率战士二千多名血战冲出重围,退守昆明西门外离城十里的土堆村堡①。坚守到夏历十一月十五日,村堡被攻陷,与敌人巷战,馀军数百名,退守屋内,清军层层围攻不下,尽堆引火物,四面围烧,全部壮烈牺牲,无一人投降②。回民赵义军东征围昆明将两年,至是全军覆亡。

东征军在昆明覆亡后,楚雄、南安、大姚、定远都陷落。这年八月,清军以主力分攻姚州、镇南、云南县、宾川州、弥渡和沅景东接壤的马街一带为中路,以偏师分攻永北厅城、丽江府城为北路,以偏师由普洱进攻威远、

② 另说拙著杜文秀「卖国」说辟廖,见太平天国史丛考甲集(太平天国史论文集第八集)。

① 据清同治八年八月十八日云南巡抚岑毓英攻克江右馆一带贼巢省围已解并克大姚广通两城摺,见岑襄劝公奏稿卷三。

② 据清同治八年十二月初五日岑毓英攻破土堆贼垒附省肃清并克复丰县城摺,见岑襄勤公奏稿卷四。

缅宁为南路,三路并力指向大理③。壬申年开化镇总兵杨玉科率军进犯到上关、下关来。

上下两关为大理门户,东临洱海,西倚苍山,坚险异常,回民起义军又历年增建石城,B 据要隘,敌人知难以力取,乃用从内部攻破坚堡的计策。

洱水从下关流出。上建有两桥,一名天生桥,一名清风桥。桥外即外关, 桥内即内关。杨玉科至下关,立营於关外。他侦知守外关的系董正性,守天生桥的系鲁达,因派间谍来诱降,约期内应。这两个叛徒都答应。时扬威大将军蔡廷栋率军守此关,防范极严,杨玉科故意退兵汉邑村,伺防懈,五月初七日天未亮时,派军抄出下关之后,鲁达即时竖立红旗接应。杨玉科率军飞骑奔下关,董性献外关内应,他乘势夺清风桥,进入内关,又令一军由大关邑浮水而渡,登外陴以攻其左,并遏小关邑之援,三面夹击。蔡廷栋率军巷战,从晨至午,无法击退敌人,退出下关,上关也同时撤退①。两关天险, 遂落敌手。这年十月,清云南巡抚岑毓英西上督师。

六月,清军从下关分投向大理进攻,将大理四乡的营垒、碉楼、北五里桥、东岳庙等处营垒一百馀座攻陷,逼城立营,十月,进犯近城。在文秀率领下的英勇将士们,悉众出城,分队猛攻,更番迭战,使敌人受到重大伤亡, 而不得不深沟高垒,改进攻为防御。文秀亲率将士与敌人在城下鏖战八昼夜, 未能把敌人打退。隧地道,要烧近濠的敌垒。清军於营外穿漕,横载隔断, 并掘大窖数处,以枪炮防守。隧道挖到窖所,即开大炮轰击,多死於隧道中。回民起义军又改从城内穿穴,到濠边,建立木笼营几十座,上覆以土,四帝围以石,暗通小孔,以开枪炮。清军不敢近,决苍山溪水来灌,木笼营尽被淹没,将士都牺牲。清军遂逾濠,至城脚立营,扼踞大理四城门,从东南城外挖地道攻城。

十一月初五日,地道发,东南城垣被轰陷数十丈,清军拥入,起义军迎头痛击,把敌人打退,立刻把城垣堵筑。清军又从东北城外开挖地道。十四日,地道又发,东北城垣被轰陷百多丈,清军蜂拥登城,起义军英勇迎击, 因城垣轰陷太长,缺口复给敌人树栅据守,无太平天国史卷八十六法抢筑, 於是建立木笼营以阻敌进城。敌人又用开花大炮攻陷木笼营,始退守东城楼。时城中都是百战精锐,西北半城尚未失陷,街道尽建营碉,步步为营,又有禁城一道,防御坚固,敌仍不得逞①。但是,坚堡却从内部被攻破了。当时文

③ 据清同治九年二月二十二日岑毓英攻克丽江缅宁弥渡宾川等城摺,见岑襄勤公奏稿卷四。

① 据杨玉科从军纪略下卷、清同治十一年八月初四日岑毓英政克赵州蒙化两城及大理上下两关摺,见岑襄勤公奏稿卷六。徐元华咸同野获编记献下关叛变的为董飞龙说:「说守下关者为董飞龙及小杨威,皆桀骜善战,以故大军围困,毫无惧色。我兵战多失利。厥后用间谍购線,说董飞龙翻旗。飞龙允诺。於是我兵一面由海滨进,由苍山后,逾马耳峰下坝,三面攻击,飞龙已高揭红旗,我兵乘势入关,小扬威遁走」。案杨玉科从军日记上卷清同治九年述四月攻陷姚州前事说:「余又续委游击刘重庆、降目董飞龙、董云庆、陈裕后等各带勇五百,助守弥渡」。到五月初一日记事说:「据报董飞龙复叛,侵弥渡,围攻我军,求救甚急」。到同治十年正月记事又说:「谍报逆首董飞龙陷永平之黄连铺,进扑杉阳。余分军往援,寇旋遁」。杨玉科在从军日记下卷记献下关的外关董正性则说:「侦知守外关者系董正性,与天生桥守者鲁达,皆非回部,可以势喻,招其来降,约期内应。二人皆喏」。到期,「鲁达降,并夺天生桥后」,「董正性献关内应,余驱军入,乘势夺清风桥,进内关」。据杨玉科记载,董飞龙、董正性为两人,而献下关外关的人则为董正性。

① 据杨玉科从军纪略下卷,及岑毓英清同治十一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遵旨督攻大理及各路军情摺、十二月十

秀起义军中首席大将大司衡杨荣,上了敌人的钩,给杨玉科用保举官职的甘言哄骗,与他结为兄弟,对天盟誓,要他捆献文秀。这个大叛徒,无耻地叛变了②。

二十五日,文秀在帅府招开保卫西北城会议。杨荣就逼迫文秀出城投降。他威胁文秀说:「大元帅,如今东南城已破,外无救兵。如大元帅出城,顾其一切老小,留得油香根在,将来二十年后,坟上有人念经搭救,还有一层希望。若是决定死战,败一阵烧一阵,败一处烧一处,房屋烧尽,清兵打过来,鸡犬不留,以后坟上念经种子都绝,死后仍是没有指望,请大元帅示下」!

两班文武都知道杨荣叛变了,大家束手无策,不敢作声,一种死寂的气氛笼罩着帅府。文秀望望两班文武,瞪起眼睛大声对杨荣说:「大司衡!你要本帅出城,就可以拯救阁城老小,本帅为救民起义,也为救民而死,如果牺牲本帅一人能够救得众人,本帅虽斧钺交加,粉身碎骨,也甘之如饴。只是清朝官府历年用尽欺骗手段屠杀我们,迫得我们走投无路,才大家起义, 鲜血未乾,难道你就完全忘记了吗?今天更加是断断不肯放下屠刀的!你不要中敌人的鬼计,必须再三细想。虽然现在全城军队都握在你手中,你要杀本帅,要缚本帅都由你。但是,你须知,好歹两字,满城百姓要同你考算」!

杨荣凶狠地说:「由我担当」!

这时候,全城军队都掌握在杨荣手中,文秀连一点儿的抵抗武力都被刼夺去了,杨荣随时都可以来捉他。他为着避给杨荣活捉送给敌人,并且为首表示全家对敌人至死不屈,第二天黎明时,他率领家人沐浴毕,眼看着全家一百零八人(男六十五人,女四十三人)服毒自杀后,他杀了养的孔雀,取出孔雀胆,掺上毒药也吃了。杨荣把他押上黄呢大桥,献给五里桥军营。他到清军营时,毒发身亡。敌人把他斩了首级①。

文秀死后,敌人就定计收拾叛徒杨荣和屠杀起义群众,先将军队开进城内,分布四隅,并严扼上、下关,然后下令收缴军械,又对叛徒杨荣和高级文武赏给顶翎袍褂,来安他们的心。到十二月初十日,岑毓英叫他们到五里桥行辕谢恩。这一天,叛徒杨荣扬扬得意,偕同高级文武共三十五人从大理城前去,进了营门,立刻被捆绑起来。众中有一个叫马左卫的,厉声叱杨荣说:「杨荣!你早不听我的话,今天你悔恨不悔恨」!这叛徒低垂了头,不敢作声,一齐被推出斩首。第二天黎明,五里桥号炮一响,大理城清军就动手屠城,尸积如山。五十年后,洛阳村东,荒草乱冢中间,还留有两处万人堆①。

李国纶字金章,云南保山县施甸人,是滇西回民起义军中一位杰出的大将,授职大司空,富威信,有智略。太平天国丙寅十六年,奉命镇守腾越。腾越与缅甸交界,为国防要地。

在国纶前守腾越的是绥远大将军契光美、车骑大将军马守玉。这两人贪

九日官军克复大理府城首逆伏诛全郡肃清摺,均见岑襄勤公奏稿卷六。

② 据马绍安十八司纪事(见李希泌编咸同滇事编资料一书内杨玉科武功纪要提要中引马绍安文)、赵清辩冤解冤录(见白寿彝回民起义第一册)、张中孚碌云纪事稿、王鼎臣清咸同间云南回变纪闻(均见同上书第二册)。据马绍安、赵清记载,杨荣在上关外与杨玉科接战时,就已通敌。他到大理被攻最危险时才发动叛变,那是为着便利於要挟杜文秀和欺骗群众。

① 请看本传考证四、关於杜文秀全家牺牲事。

① 请看传考证五、关於大理屠城。

庸不能服三营回众。马扁四、何启洪、马七等,遂各立衙署,法纪扫地。国纶抵腾越日,首惩三营回弁,酌定应需夫役数,每年征粮一次,其馀大小苛敛一律废除。事权统一,军令整肃。时地主团练久据乡寨,每伺机出扰。国纶出师讨伐,军锋所指,如疾风扫落叶,摧荡无遗。於是招民垦荒,努力生产,境内升平,腾越人民生活欣欣向荣。

太平天国戊辰十八年(一八六八年),英国派遗一个「探险队」,由陆军校斯莱顿率领到腾越,要求变判通商问题。这一个外国「探险队」被允许进入腾越,据英国人自己的说法,是由於英国在滇西回民起义军与清政府之间严守中立,极端尊重滇西回民起义军的地位,不先向清政府领取护照。其实,是出於滇西回民赵义军从滇、缅通商对滇西回民的重要性的考虑。

滇、缅之间有着久远的通商关系。当时前往缅甸的云南人差不多全是腾越的回民。自从滇西回民起义后,清军便以断绝滇、缅互市贸易为手段来打击回民经济,封锁滇西回民地区的物资供应,以求达到扼杀滇西回民起义军的目的。至於当时缅棉输出是由缅王曼桐个人垄断下进行的。因此,恢复通商互市,是符合中、缅两国人民的利益的。固然,英国要求与滇西回民起义军通商是怀有不可告人的企图的。不仅是如同它所传第四十五 各族起义传三杜文秀李国纶公开宣称的要在中国开辟一个人口五千万的内地市场,从孟加拉湾出发两周或三周便可以到达,较之绕中国海的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五分之一以上,而且,是想要培植一个所谓「独立」政权来达到鲸吞云南的目的。当时英、法,侵略者的狼子野心,滇回民起义军的领导者是知道的,国纶也是知道的。他为着滇西回民的利益的谈判,作了一个口头的协议,双方愿意开放互市贸易,同意由缅甸掸入大理的货物税率不超过百分之四。他坚持维护中国的利益与需要的立场,使斯莱顿连企图利用英国与清政府的外交关系,来调解大理与清政府之间的「利益纠纷」那一个想法也始终不敢正式提出过。

斯莱顿在腾越停留十七天。国纶一面优礼接待他。一面又向他耀武扬威, 带他去参观纪律严明百战精锐的镇守大军,又带他去参观到处繁荣的生产。斯莱顿这一个侵略分子,出了他意外看到滇西回民起义军兵强民富生气蓬勃的情况。他回到英国,确信在云南,清朝权威已失堕,一去不复返;革命确有足够力量,把繁荣与生命带给此省。就这样,国纶把英国的侵略魔爪狠狠地刺伤了,於是腾越在滇西回民起义军领有期间,始终屹立在我国西南国防的前线上。

这一年冬天,敌人来犯腾越,四面环攻。明年,敌人知难攻下,改用长围战术,连营棋布,以困腾越。国纶在城内外广种杂粮,为持久计,誓与城共存亡。守御过了四年,腾越屹然雄峙。

壬申年(清同治十一年)十一月,大理失陷了。到了癸酉年(清同治十二年)正月,清朝云南巡抚岑毓英就派腾越镇总兵李维述带大兵前来指挥攻城事。二月,顺宁陷,四月,云南陷,这时候,回民起义军祇存腾越厅一城, 於是敌人就把各处兵力一齐增调到来围攻腾越。

国纶丝毫不怕。敌人派遗叛徒大司定马阿喜、大司疆马连二来见国纶劝降。国纶把这两个叛徒绑起来,抓入城中,斩首未众。将士人人奋发,与敌大战。五月初三日,地道发,城垣被轰陷十多处。国纶率领将士英勇迎击, 血战到初四日二更,各门城楼都失陷,城已不能再守。国纶妻将自杀,牵国纶衣廖别。国纶慨然说:「好国儿救民济世,志吞日月,好女子舍身取义,

亦当气贯长虹,何为」!部将马扁四、何启洪、马七等妻也都自杀。将士千多人随国纶乘夜冲出重,退往乌索寨。

乌索寨离腾越厅城一百十五里,有宁西大将军柳铁三(又名映仓)领兵一千多人驻守。国纶既退来。在寨前面河岸,后面山头,扼要添营碉,并联络边地彝族,增强势力。待清军从腾越撤兵,就大举出击。岑毓英急檄署腾越镇总兵和作联魁大军来攻,激战十多次,清军被杀了一千多人,不能取胜。

甲戌年(清同治十三年)正月,岑毓英加派记名提督蒋宗汉,和耀曾、都司丁槐等各带所部赶来合力攻打。这一个蒋宗汉,十分骁勇,人们叫他蒋卖命,马到就攻陷了营垒六、七座、,直迫乌索寨背。国纶立刻领战士,一马当先,冲入蒋宗汉军中,把清军杀得偃旗曳矛溃退,差一点把蒋宗汉生擒过来。但回民起义军馀众不过二千多人,与敌人一再增援的实力相比相差太远了。因此,虽然把蒋宗汉这一路打败了,其他各路清军却立即推进,乌索寨遂给敌人合围。岑毓英悬下重赏,勒了期限,清军四面急攻,枪炮隆隆日夜不停二十多天,进犯到濠边,复开地道,轰倒围墙数处,寨遂守不住。四月初八夜,国纶、柳铁三率领将士冲出重围,奔上寨后八里的云峰山。

云峰山石岩矗立,天然险峻,但也是一个绝地。清军乘胜来围,逼营断后,由鸟道攀附绝壁,断了汲道,山上缺水,且粮罄弹绝,不能再守。国纶、柳铁三等在夜里从石岩滚下,突围出走。清军追来,柳铁三勇悍绝伦,至是力竭被执,解到腾越壮烈牺牲。马扁四、何启洪等都英勇战死。脱围从国纶走的仅存三十多人。

先是英属缅甸政府曾向国纶屡次表示,只要他进入下缅甸,便可以获得

「政治避难权」。到从云峰山突围出,又有人以势尽路穷劝他急走避缅甸。国纶激昂地说:「托庇异国,志士所羞,一息尚存,此志不容稍懈」,不肯去。他潜伏在黑山门。他病倒了,仍亟亟图再举。不幸给敌侦知了,用重金购卖凶手,就在病订上把这个不屈的英雄刺死①。论者称国纶「仁、信、智、勇、严、兼而有之」②,核其生平,实为确论。而守孤城五载,太平天国史卷八十六大小经百馀战,退守乌索寨后,境愈穷,志愈盛。最后,潜伏草莽, 不肯托庇异国,一息尚存,仍图再举,其忠贞亮节,尤足以彪炳青史。国纶既死,英国侵略者始敢向云南进行侵略。呜呼!若国纶者,真足以光昭日月,

① 本书李国纶传,系据曹琨腾越杜乱纪实、岑毓英总兵李维进攻腾越起程日期片、攻克顺宁府城并锡腊猛郎贼巢摺、克复云州城池摺(见岑襄勤公奏稿卷七)、攻克腾越厅城并小猛统等处贼巢全省肃清摺(见同上书卷八)、剿灭腾越厅属乌索寨已降复匪党扬(见同上书卷十)、安邺东京问题、栋氏云南班赛的与衰

(载缅甸研究会五十周年纪念特刊)、田汝康有关杜文秀对外关系的几个问题(载历史研究一九六三年第四期)等资料和考证写在。关於李国纶的牺牲,腾越人曹琨腾越杜乱记实说:「永昌都司丁槐(字衡三, 鹤庆人),固随征乌索者也。归任一月,转腾越游击, 任,次马案村,因所部降回,知国纶潜伏黑山门, 虽病未渡江,亟亟图再举。遂以重金购国纶焉,寻遇害」。丁槐重建腾越镇署题名碑记却说:「李国纶占腾越城十有馀载,同治十三年秋,槐奉檄进攻,斩李国纶於龙江」(见李根源纂永昌府文徵卷二十一)。光绪腾越厅志说:「十三年四月初四日,地雷迸发,攻破乌索。李国纶突围出,窜踞云峰山。徐联魁、蒋宗汉、丁槐等率师追剿,贼大败。 李国纶仍坠崖遁走,乌索平。六月,李国纶潜入龙江,欲劫解腾兵饷,适游击丁槐来腾莅事,於七月初四日中途擒斩伪大司空李国纶於橄榄站之黑山门」(卷址一武备志戎事)。案李国纶之死,在战事结束后,丁槐系随征乌索归任之后,升职来腾越,并非「奉檄进攻」,他显系捏说,故书从曹琨腾越杜乱纪实。

② 见曹琨腾越杜乱纪实记当时人评论李国纶的话。

气贯长虹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