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 弹

导弹是一种依靠控制系统制导使弹头能准确命中目标的高速飞行器,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全力开发的新式武器系统。

导弹的基础是尾部喷射出高温高压气体,靠反冲作用自动飞行的火箭技术。火箭是中国在宋朝发明的,当时已用于战争。近代火箭技术的奠基人是俄国的齐奥尔柯夫斯基(K.ЭЦиолковский 1857—1935),他在 1903 年发表文章提出了齐奥尔柯夫斯基公式,并提出利用液氧为氧化剂、液氢为燃烧剂的液态燃料火箭的设想。真正将液体燃料火箭发射成功的是美国的戈达德(H. Goddard 1882—1945)。他于 1926 年 3 月 16 日发射了他

研制的第一枚液体燃料火箭。这枚火箭用液氧和汽油为推进剂,在 2.5 秒内

上升了 12.5 米,水平飞行 56 米。

德国在 30 年代后开始全力研制火箭技术,自 1933 年起在冯·布劳恩(Von Brawn 1912—1977)的领导下,通过 A1~A5 火箭的研制和实验,在飞行力学、制导、发动机设计、弹道设计方面等取得大量经验,于 1942 年 10 月 3 日在德国的佩内明德成功地发射了惯性制导的 V—2 火箭。这实际上是弹道导弹的雏型。V—2 导弹重 13 吨,长 14 米,射程 320 公里,并采用带程序装置及计算机飞行速度仪器的自主式陀螺控制系统。1944 年 9 月后德国向英国发射了 4300 多枚 V—2 导弹,但命中率很低,仅有 50%的导弹落入直径 10 公里范围内,可靠性也不高,有 2000 多枚在发射时或在空中爆炸。此外,德国

还向英国发射了重 2.2 吨,射程 370 公里的用陀螺仪和高度计制导的地对地

飞航式导弹 8000 多枚,其中仅有 2400 枚到达目的地。纳粹德国在战争中还使用无线电制导的 HS—293 和 HS—298 导弹,以及波束制导的地对空导弹。

纳粹德国投降后,美国和前苏联两国成为德国 V—2 导弹的继承者。美国俘获了以冯·布劳恩为首的 100 多名德国火箭专家,全部 V—2 资料及少量的V—2 火箭零件;前苏联则俘获了一批二流专家和大量 V—2 火箭及设备。战后在东西方冷战形势下,各自争相研制导弹和火箭技术。由于战后核技术、电子技术、控制论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导弹技术的进步。1957 年 11 月前苏联制造成功SS—3 地对地中程战略导弹,射程达 1750 公里,

不久又制造出射程达 12 000 公里的 SS—9 远程(洲际)战略导弹,这种导

弹到 1970 年已制造出 1200 枚。美国在 1957 年已拥有“宇宙神”、“大力神” 洲际导弹, 1959 年研制成功第二代洲际导弹“民兵—1 型”、飞行速度为音速的 21 倍、射程达 13000 公里。在导弹竞争中,使导弹系统多样化,从射程上分为短程、中程和远程(洲际);从品种上分为地地、地空、空空、地舰多种。在洲际导弹发展的基础上,还开发出可靠性更高的可以用于发射航天器的大型火箭系统,使战后的航天技术得以迅速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