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兰(Loran,远程无线电导航系统)

20 世纪 20~30 年代,无线电线路理论及电子管的发展成果,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劳兰、雷达及电子管兵器的发明。

使用电磁波确定目标位置的尝试,始于 1912 年奥地利的迈斯纳

(A.Meissner l883—1959)对无线电接收位置的确定。这一方法后来发展成旋转式无线电信标法,其中使用了无线电信标和方向探测器,由船舶或飞机向陆上的两个点发射信标电波,由方向探测器测定方位角,结合海图或航空图确定自己的位置,但这种方法精度还不算高。

1940 年 11 月,美国为了研制无线电导航和探测定位系统,在国防部指示下在麻省理工学院(MTT)设立了放射研究所。该所设立火炮、通讯、化学、物理 4 个研究部,专门研究开发劳兰、雷达和其他电子管兵器。

当时,美国的陆军、海军、贝尔公司、通用电气公司(GE)、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WH)、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等都在开发波长为 50 厘米的超短波技术。由于波长较长,用于无线电定位时精度不高。1941 年 MTT 放射研究所动员了 400 多名科学家以微波为中心,对相关的电子线路、伺服系统等进行了全力开发研究,很快研制成功宽频接收机,发射机的功率也大为提高, 将发射电波波长缩短到 10 厘米,克服了使用频率为 3 兆赫时夜间电离层对电磁波的干扰。

劳兰技术实际上是英国无线电委员会的迪庇(R. J.Dippy)发明的,他命名为“gee”。美国 MTT 放射研究所对劳兰的研制,基本上是模仿“gee”。1941 年,劳兰开发成功后,立即在巴缪塔进行了试验,1942 年正式在战场上装备,由此克服了以前飞机的“盲航法”,使飞机可以正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劳兰导航系统需在地面设立两个相距 1800~2200 公里的接收站,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已经建立了 70 个劳兰导航基地,每个基地导航范围达

15000 平方公里,导航覆盖面已达地表面的 30%。

劳兰导航系统共花费了近 1.3 亿美元,战后这一技术与电子计算机相合,发展成自动探测器,广泛用于远距离定位、探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