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技术与新动力机械炼钢技术

在第一次技术革命中,如果说主要构件材料是从木材向铁(生铁、熟铁)

的过渡,那么,第二次技术革命则是由铁向钢的过渡。

在焦炭炼钢法发明之初,每个高炉一昼夜生产 800 公斤生铁已经很可观

了,到了 19 世纪初,一昼夜的产量已达到 7 吨,炉的高度也达到 20 米左右。

19 世纪初用铁量最大的是铁路,英国在 1843~1848 年间铺设了约 5000 公里

铁路,共用铁近 220 万吨,约占这 5 年中英国铁的总产量的 1/4。由于机械工业、铁路和船舶工业的发展,无论是从强度还是从韧性方面,生铁已经远远满足不了要求。当时英国的生铁产量为 300 万吨,而钢只有 4 万吨,价格

为铁的 5 倍。进入 19 世纪中叶后,炼钢技术迅速得到发展。

英国发明家贝塞麦(H.Bessemer l813—1898)在炮膛开设来复线的实验中,深感传统炼钢方法的困难而决心研制一种新的炼钢方法。他在炼制用于制造炮身的钢时发现,强化鼓风不仅可以提高炉温,还可以减少铁水中的杂质和含碳量。1856 年 8 月 16 日他在英国科学振兴会上发表了“不用燃料, 只吹入空气就可以使铁水变为钢”的演说,提出了“贝塞麦转炉炼钢法”(也叫酸性转炉法)。这种方法是将生铁放入转炉内,吹入高压空气,从而烧掉或吹掉生铁中所含的硅、锰、碳、磷,并利用这些元素氧化时放出的热来炼钢,许多人担心不用焦炭只向铁水吹冷空气是否会使铁水凝固,但是实际情况表明,炉温不但没有降低,反而从 135O 度上升到 1600 度,结果不到半小时就可以炼出一炉钢水。这一发明极大地提高了炼钢效率,使炼钢费用降低了十倍。

酸性转炉法由于需要低磷矿石,因此在低磷矿石不多的英国发展并不顺利。按贝塞麦转炉法用含磷量高的矿石炼出来的钢,钢质变脆,根本不能使用。直到 1875 年伦敦法院书记员托马斯(S. G. Thomas I850—1885)用碱性耐火材料代替了贝塞麦使用的酸性耐火材料,并在冶炼过程中加入石灰石,才取得了矿石脱磷成功,托马斯的这一方法在英国得到了发展。

几乎与此同时,西门子(F. Siemens 1826—1904)在伦敦发明了蓄热式加热炼钢法, 1864 年前后在法国人马丁(P. E. Martin l824—1915) 的协助下,研制成功西门子-马丁炼钢法,即现在还在广泛使用的平炉法。这些方法的发明使 19 世纪钢的产量大为增加,全世界的粗钢产量 1870 年只有

51 万吨,到 1900 年增加到 2783 万吨, 1955 年很快增加到 26000 万吨,在

85 年间增加了 510 倍还多。而且,还出现了各种用途的合金钢,特别是电炉炼钢法的出现,优质钢也开始大量生产了。

钢成为 19 世纪中叶以后的主要结构材料,建筑中的钢构件的制造、桥

梁、铁路的路轨、轮船、车辆无一不是以钢为主要材料的。从 1856 年到 1876 年间,钢的价格下降了 50%,钢产量上升了 60%。钢轨寿命比铁轨长 20 倍。到 1863 年,第一艘钢结构轮船和第一台钢结构的机车都已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