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反思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的原因

埃及的尼罗河流域、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及底格里斯河流域、印度河流域、

中国的黄河流域号称古代四大文明发祥地。前三个文明在欧洲中世纪前即已衰落,唯有在黄河流域兴起的中华文明一直兴而不衰,延续了几千年。当西方处于黑暗的中世纪的时候,中华文明却绽出灿烂的古代高度文明之花,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及文化都达到古代世界之巅峰。然而,当西方近代文明兴起之后,中国却每况愈下,到 19 世纪末沦为西方列强半殖民地的悲惨地步。

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两层涵义,其一是为什么近代的科学技术未能在中国产生; 其二是西方的科学技术产生后为什么没能很快在中国移植成功。

日本京都大学薮内清博士对此有过深入的研究。

对于前一问题,薮内先生在《中国的科学文明》一书中,把中国与欧洲做了对比。他认为,清政府在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最大原因,是以军事为中心的科学技术的落后所造成的。“一个曾威震四海的世界帝国,构筑了灿烂文明并有许多发明的国家,仅在英国舰队的攻击下就失败了。沉溺于长期和平生活中的中国社会的颓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可是更根本的是欧洲产生了

近代科学、而中国却未产生。欧洲从黑暗的中世纪中得以复苏,既有其自身原因,也是接受了经伊斯兰各国继承下来的希腊文明遗产,吸取了更为遥远的印度和中国的发明和发现的结果。特别不容忽视的是动摇中世纪社会、开拓近代社会道路的中国四大发明的作用。火药及火器动摇了欧洲的社会基础。欧洲向海处的扩展,之所以能航行到美洲,则是中国首先发明的指南针的作用。欧洲的海外扩张,将财富运回本土,奠定了作为近代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基础。如果说没有中国的发明,欧洲的近代社会就不会出现,也并非过言。与此相反的是,进入中国的外来文明是极为贫乏的,即使是明末清初输入的欧洲文明也没能动摇中国的社会。过去的中国,几乎一切东西都是在本国制造的,具有 5000 年历史的汉民族,几乎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创造了高度的文明。但是,自己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这一独特文明具有一种传统的强制力而妨碍了社会的变革。就此而言。欧洲实在是得天独厚的。”①

从更深层次上,薮内先生对比了古希腊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他认为自然哲学因文明形态的不同而完全不一样,“在中国,自然哲学的基础是阴阳说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五行说,用这二元论或五行说去说明自然现象”, 这与建之于欧氏几何学以定义与公理为基础的希腊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以顺应自然而生存作为理想的中国人,把从天中寻求自然原理作为基本信条,把天置于政治观念中心, “对捉摸不定的‘天’持绝对尊崇的中国人,不能确信自然规律的存在,因而也就不可能产生追求科学真理的激情。”①这与希腊民族最早确信自然界存在着规律,并努力去掌握这些规律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认为掌握自然规律是超越人的能力的,天的规律存之于神秘而不可思议的变化之中,这一思想被儒教吸收,作为一种传统的权威而长期居于统治地位。这种不相信人类有能力掌握自然规律的思想,成为科学发展的巨大障碍,它使得中国的科学不是从统一的规律出发去说明现象,而是停留在对现象的单纯记述上,虽然中国人承认自然的变化, “生生之谓易”,但用“易”那种神秘方法去把握自然变化, “理性精神就没有介入的余地了”。

他还发现,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总令人沉痛地感到传统势力的顽固。传统顽强地持续下来,意味着以此为基础的社会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固守于传统,常会导致于学术上的停滞不前。虽然科学还会有发展的余地, 但是技术却经常限于制作奇技淫巧的玩物,割断了与产业的联系,并进而分析了封建专制与科举制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束缚。

对于后一个问题,薮内先生指出,具有很高文明传统的中国的近代化道路,是相当残酷的, “在与西方文明的冲突中蒙受到列强的侵略而长期处于苦难之中”。他在《明清时代的科学技术史》一书中,进一步指出: “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对中国实行的殖民地化,是阻碍中国向近代道路发展的最大原因。”①

早在研究隋唐历法史时期,通过对《九执历》的分析,他发现在唐朝时已经传入了包括阿拉伯数字在内的印度数学及希腊的正弦函数,然而这些知

① 薮内清:《中国的科学文明》,岩波书店,1970 年版。

① 薮内清《中国的科学文明》,岩波书店,1970 年版。

② 薮内清《中国中世纪科学技术史研究》,角川书店,1967 年版。

① 薮内清、吉田光邦:《明清时代科学技术史》,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70 年版。

识并没有被中国学者所接受,由此深感“中国人对外来文化抵制的强烈程度”。在《中国的科学》一书中,薮内先生强调了文化转移与汇合的重要性, 而中国“在三方被山脉和沙漠隔开,与外部在地理上被隔绝的自然环境,妨碍了外来文化的传入”,同时, “高度发达的中华文明也对外来文明的进入发生障碍”。②

对清廷从早期开放到闭关,薮内先生分析其原因时指出:“中国刚刚接触欧洲文明,就中断了摄取它的机会,其原因既有保守派官僚的策动,也有基督教派本身的责任。”即使在“康乾盛世”,中西科学文化的差距也在拉大: “经过康熙、乾隆时代的长期和平,清朝的儒学达到极高水平。与之并行的天文学和数学,与明末清初传进的欧洲天文学和数学掺杂在一起,但研究中心很快转向了中国古代历算学方向,复古的色彩益加浓厚,在自然科学领域中,中国的孤立化倾向更为强烈了。在盛行对传统学问的研究中,与欧洲科学的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来愈大。”③薮内先生还比较了日本的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洋务运动,指出幻想以旧政治体制为基础,利用西方科学技术想达到富国强兵,是导致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薮内先生对中国近代科学技术落后原因的分析是全面而深刻的,是积数十年对中国科学文化研究的重要反思。

作为对薮内先生研究的补充,以下原因似乎也是不能忽视的。

中国的科学缺乏实验传统,更缺乏数学,因此很难发展成为精密的自然科学。虽然炼丹术经历过长期的试错法,作为其意外成果发明了火药,但是严密的科学实验是不存在的。用汉字书写的数字是无法进行象偏微分方程这类的数学运算的,数学的符号化在中国并不成功,因此限制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科学与技术研究更不可能用数学方式加以概括。

中国历代统治者不重视技术,认为技术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仅是作为“下里巴人”的工匠世代相传的技艺,加之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况更是缺乏促进技术发展改革的动力。技术在几千年中的发展是极为缓慢的,甚至在19 世纪还残存有不少石器时代的技术。

中国在封闭的地域中形成了一种超稳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结构,缺乏社会变革的动力。统一的中华帝国在几千年中,社会发展十分缓慢。农民起义胜利了,农民领袖当了皇帝就立即恢复旧制。开国皇帝由于来自农民,一开始总算个开明君主,到了在宫廷里培养起来的儿皇帝、孙皇帝、孙孙皇帝, 经常因施行苛政导致民不聊生,贫苦农民又揭杆而起,这样周而复始。农民起义胜利只是社会矛盾的暂时缓和,而不会使社会发生质的变化。即使外族入侵,一旦征服了汉族,也会迅速被汉化而维护旧制。

中国自隋代以来,文官当政、科举取仕,这样的统治集团根本不懂技术、不懂经济,他们擅长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学,精通的是“人事关系”,维护的是传统的旧文化体制。虽然在宋末、明末清初出现过资本主义萌芽,甚至有过上万人的工场手工业作坊,但在上述条件下是很难发展成可以与传统抗衡的政治力量的。

当西方开始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民族国家兴起以及大航海、地理大发现、全球殖民扩张、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几百年的变革时,中国仍处

② 薮内清 《中国的科学》,中央公论社,1975 年版。

③ 薮内清 《从科学史看中国文明》,NHK 广播出版协会,1982 年版。

于席卷世界的社会变革浪潮之外,结果到 19 世纪在物质文化、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各方面落到了西方后面。这种落后主要体现在西方的迅速崛起,社会处于加速发展之中,而中国仍处于延续已久的缓慢发展和稳定之中,使中西方间差距迅速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