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它泛指一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 以及工业社会自身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产业结构逐渐从以农业为主体转化为以工业为主体,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无论是产值还是就业人数都将超过第一产业,传统的工场手工业被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制大工业所取代。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Bell 1919—)将人类社会分为前工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现在更为流行的说法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工业社会开始于 18 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因此工业化亦应以此

为起点。自英国产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社会,此后的 200 余年的历史,即为工业化的历史。那些最先完成产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国家, 如西欧各国、美国、日本等,凭借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内经济结构的变化, 努力提高社会生产力,一直走在工业化的最前列。许多后进国则努力引进在这些最先实行工业化的国家里成熟起来的技术,加速本国产业结构的变革。虽然世界各国的国情极不相同,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进程完全和走在前面的国家一样,但是,各个国家的发展阶段却可以连结成为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链条,在不同的国家之间有其类似之处,这种类似之处的核心或基础, 即是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

近代以来的技术发展,大体经历了三次技术革命,因此自然地形成了近代技术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这三个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是沿着机械化、电气化、生产与管理的自动化方向变化的。

工业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学术语,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任何社会建制都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经济基础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社会生产,特别是社会生产的技术基础的变革。因此,近 200 余年工业化的进展完全可以对应于三次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对技术的影响,划分为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信息化)三个阶段,其时间与由三次技术革命而划分的近代技术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相对应或稍有滞后。

下面,对工业化的这三个阶段的特征简要分析。

工业化的第一阶段,大约从 18 世纪中叶到 19 世纪中叶,历时一百余年。这一时期,是近代技术体系的形成时期,其标志是机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 在生产的组织形式上则是工场手工业作坊向以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厂制的过渡。

  1. 世纪中叶后,由于电力技术革命的进展,使工业化进入了第二阶段, 即电气化阶段。这一阶段的技术与第一阶段以轻纺工业为中心的纺织机械、蒸汽机等技术不同,它是以重工业为中心,以电的广泛应用力特征的。在经济体制上,则出现了资本主义各国国内资本的垄断集中,以及国际上的帝国主义对世界市场的第二次瓜分。

工业化发展的第三阶段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特点是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管理过程的自动化。自动化虽然历史悠久,但在生产过程中真正成为一种趋势,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化第一、第二阶段的生产机械化和电气化,力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奠定了巩固的技术基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电子技术及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速进展,出现了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机器人及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系统,使自动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产品的需求趋势开始向多品种、小批量、高质量、高性能、低成本的方向发展,历来的大批量生产方式开始让位于柔性生产系统。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和辅助生产系统,以及办公自动化机械的大量应用,人的脑力劳动开始大为解脱,劳动生产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工业化的这三个阶段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它符合人类力图用最少的投入以取得最大产出这一基本生产要求。这三个阶段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得以发展的基础,没有机械化的进展,电气化就很难实行,因为电机、变压器等各种电力设施都是机械化生产的产物,而且机械化的程度也会影响到电气化的进展速度和水平;同样,没有较强的机械化和电气化为基础,自动化只能是一句空话,因为现代的自动化是离不开电的,也更需要各种机械设备的技巧和工艺上的合理。因此,这些都是工业化或一国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在那些机械化水平很低,缺电少电的地区是很难通过推广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控制手段来提高生产率的。

在工业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对各种社会建制的要求亦有不同,例如,从机械化到自动化的发展进程中,要求的人才索质是不同的、如果说在机械化阶段还不需要工人有多高文化水平的话,那么在自动化阶段则要求工人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发达国家“白领工人”相对于“蓝领工人”的不断增加现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此外,工业化的这三个阶段内容在现代又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促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