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工业化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进行的,可以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用近代技术装备起来的大工业,采取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即生产资料生产的政策,在较短时间内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物质技术基础。由于社会主义革命一般是在较为落后的国家中完成的,而且社会性质不允许掠夺殖民地和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因此在工业化的资金方面只能依靠国内生产的积累。在初期资金不够充足的情况下,资源也只能立足本国。

前苏联是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典型,其政府采取的工业化方针,是通过国家有计划有意识地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并对农业实行强制性的集体化,以此筹集资金发展工业。同时,通过农业集体化还可以将多余的农村劳动力转向工业。自 1929 年到 1932 年末,有 2/3 的农民参加了集体农庄,工业劳动力年平均增长率达 9.4%。

但是,由于政府采取了压抑农业发展工业的政策,因此造成了工农业发展的不平衡,自 1928 年到 1955 年间,工业生产增长了 20 倍,而农业生产仅

增长了 1.5 倍;工业部门本身也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消费资料生产发展缓

慢,严重地影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生的东欧及中国、朝鲜、越南等社会主义国家都模仿了前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优先发展重化工业,而对消费资料的生产和农业均有忽视。

这些国家在实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儿十年中,忽视或者完全排斥了市场经济,仅从事于单一的计划经济,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出现了人民日常生活品极为缺乏的所谓的“短缺经济”现象,生产缺乏动力和活力,体制僵化而无力自拔。20 世纪 80 年代后,前苏联及东欧各国放弃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而中国则依据本国的具体国情,制定并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致力于寻求具有本国特色的工业化路线,经济开始长足发展。

由于许多社会主义国家是由落后的农业国直接经过革命夺取国家政权进入社会主义的,并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上建成的社会主义,因此,在从事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过程中,封建主义残余、落后的经济结构和技术,以及小生产的观念直接制约着工业化的方向和速度。

许多欠发达国家工业化的模式则是介于二者之间,一些国家获得独立后,采取了由国家统一规划的工业化政策,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以本国资源换取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来加速本国的工业化。

近代以来,任何国家都在努力实行社会生产的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 以发展社会生产力。这是工业社会的基本趋势,是不因社会制度而转移的。与工业化相适应的经济体制是市场经济,这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历史前提之一。市场经济要求在法制指导下的自由竞争,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国家的干预、规范是必要的。各发达工业国的国家干预正在加强,也就是说, 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其计划性,只是方式不同而已,例如日本、韩国、印度均制定过一些发展经济和技术的五年计划、十年规划等。

无论是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还是优先发展消费资料的生产,最终要求生产资料的生产和消费资料的生产的平衡,否则将影响工业化的进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本主义工业化由于是私人资本发动的,政府干预较少, 因此其经济的平衡全靠市场的反馈调节,企业较有活力,发展速度一般是较高的。传统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由于实行集权制的指令计划经济,往往统的过死而且违背经济发展的规律,容易造成体制及管理上的僵化,而不能及时地调节国民经济的平衡;特别是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往往受到压抑,领导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也直接影响到计划的正确与否,因此只有不断地进行体制改革,变保守为开放、努力引进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才可以避免这些弊病而顺利地进行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