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近代技术体系与许多欠发达国家一样,包括传统技术和引进技术两部分,传统技术发展迟缓,并不断受到引进技术的渗透和改造而失去其本来面目。

19 世纪 60 年代的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有计划的引进西方先

进技术。自 1861 年曾国藩创安庆军械局生产枪炮后不久,洋务运动即由早期

①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上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年版,第 16 页。

② 《大清德宗实录》第 476 卷,第 9 页。

的单纯军火生产,转向了兼顾民用技术方面,洋务运动领导人物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转变。李鸿章提出的“臣以为古今之国势必先富而后强,尤以必富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就是这一转变的代表性言论。这样,从 19 世纪 70

年代到 90 年代,以“官督商办”或“官商合办”的形式,开办了与民生有关的采矿、冶金、交通、纺织、通讯等方面的企业。在这些企业中,大都引进了当时西方的先进技术,并请“洋匠”负责主持。其技术引进的方式大体为:

全套设备引进。例如, 1893 年,上海租界工商局以 6.61 万两白银买进了新申电气公司的全套设备,兴建了裴伦路发电厂。

买进机床,自己加工制造。如曾国藩反对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购买外国舰船的建议,派容闳到美国购买机器,在上海创设江南制造局,雇洋匠制造舰船,而后用这些机床又生产枪炮、机车、农机等。

允许外国人在华办企业。例如青岛四方车辆厂为德国人所创办,上海鸿源纺织公司为美商创办。1840 年至 1893 年,外商在中国设立船厂有 67 家,

至甲午战争前,外商在中国投资总额为 1424 万美元。

在传统企业中引进西方技术,聘请外国专家指导传统企业的改造。基隆煤矿是请英国矿师翟萨指导勘探的,汉冶萍公司请德国技师赖伦为总工程师,开采锰矿,用西方技术在萍乡采煤。

华侨归国创办企业。张裕葡萄酒厂系华侨张弼在烟台创建的,维昌缫丝厂系侨商陈启源在海南创办的。

这些企业的创办,对中国近代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从工业化的角度,可以将洋务运动看作是中国工业化和近代化的起点。对于洋务运动最终失败的原因,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归结为三点:(1)既无政策上的配合,又没有统一的原则;(2)省级官员调来调去,新建的公司因失去新接任的官员支持而失败;(3)重商业轻工业只图个人的短期效益。洋务运动的开展,各类企业在中国的创立,使西方许多应用性的技术传

入中国。辛亥革命前,已建成 9 000 多公里的铁路,京沈、京汉、津浦等几条主要铁路干线均已通车;汉冶萍公司的钢铁冶炼技术在当时世界上是相当先进的。此外,机械制造、造船、印刷、化工、纺织以及一些与民生直接有关的如火柴、皮革、机米、机磨、自来水、煤气、电报等技术,在 19 世纪末

以前即已传入中国。到 20 世纪 30 年代,蒸汽机(1876 年)、电动机(1923 年)、内燃机(1910 年)等动力机械;车床(1877 年)、铣床(1920 年), 刨床(1925 年)等机床;自动织布机(1923 年)、轧棉机(1877 年)、织袜机(1923 年)等纺织机械;造纸机(1926 年)、卷烟机(1901 年)、印刷机(1900 年)等轻工机械均已国产化。①

还值得提及的是,近代两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和近代教育在中国的兴起。

清末有两次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的高潮,一次是洋务运动中向欧美,一次是 20 世纪初向日本。19 世纪 70 年代,在李鸿章、曾国藩、容闳等人的努力下,派出 120 名青少年赴美学习。1881 年赴美留学使团被撤消后,开始向西欧派留学生。戊戌变法失败后,清政府为维持其统治不得不作出些改革姿态, 他们以日本为楷模,仿照日本方式实施改革,20 世纪前,掀起去日本留学的风潮,到 1905 年,赴日留学生在万人以上,请进来的日本教习有 500 多人。

① 括号中的年份为国产化年份。

随着西方先进技术的引进,传统教育体制受到严峻冲击。早在 1862 年, 总理衙门己创办了一所新型学校——京师同文馆,培养外交、翻译人才。1864 年又创办上海同文馆及广州同文馆,开设近代科学技术方面的课程。

1867 年开办培养工程技术人员的福州船政学堂。但当时教育主体仍是科学

制,直到 1901 年,清政府才开始了以废除科举制、创办西式学堂、鼓励出国留学为内容的教育改革。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为时已晚,加之教育本身的滞后效应,严重地影响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进程。

日俄战争(1905 年)中日本的胜利,刺激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展开了回收利权运动。设立了银行团,收回了一些为外国资本垄断的工矿业,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是这些工业因缺乏中国科学的基础,加之封建割据思想在地方势力中的蔓延,一切以维持眼前既得利益为出发点,缺乏全国性的动员,既没有能形成促进新技术发展的市场机制,更缺乏应有的法制以杜绝不法人物借新旧体制交替之机出现的混乱局面而大肆贪赃枉法,因此中国早期工业化是十分艰难的,发展速度及规模也是相当有限的。

鉴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象中国这样的欠发达国家依靠技术引进进行的早期工业化,以下问题是值得注意的。

近代技术引进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一国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以及所处国际环境因素的相互制约。政治的统一,在国民中具有号召力、凝聚力的政府,国家主要领导、决策人物的革新意识、决心与素质是主导性因素;政治、经济改革的方略与措施的得当与否,国民的文化素质是基础性因素。近代,由于资本主义国际市场的形成,迫使各国的经济、科学技术纳入

到统一的国际社会之中,任何国家想采取闭关自守、与世隔绝的方略以维持传统式的“太平”生活方式,已成为不可能。外界形势迫使各民族国家为了本民族的独立、国家的发展,都只能不断地进行“改革”与“开放”。 “改革”是使现存的体制适应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开放”则是注重与世界先进文化、科学技术的交流,二者是相辅相承的。

封建社会的自给自足和封闭性,勿需技术的不断改进,只要求能生产出满足温饱生活的初级技术。这种技术是“静态的”。近代技术为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具有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特点,这种不断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以生产“物美价廉”产品的技术,理应是“动态的”。将动态技术引进到静态技术的生长环境中,不改变原有环境新技术是不能生长发展的。同时, 这种动态技术的发展,还会造就新的“生长环境”,从而迫使人们观念更新、文化模式演变,以致产生出大量的“反常”现象。这样就要求政府应采取主动措施,不断“深化”改革,扬弃传统文化使之“转用”到新文化模式上来。

成功的技术引进决不是单纯的“模仿”,当然早期的模仿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关键在于适时地依据本国条件进行转化,使之符合本国国情,并尽力发挥其应有的社会功能。引进的同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的方略。这方面教训是深刻的。清政府假洋人之手想达富国强兵目的,最终导致引狼入室、干涉内政的败局。日本明治政权在近代技术引进中,坚持独立路线,以洋人为辅,注重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取得了近代技术引进的应有成果。外国新技术的大量引进,必然会使传统的社会秩序和道德发生变化。为

保证新技术在本国的顺利发展,必须随时有力地抵制和克服非正常因素的干扰。清末洋务运动中,由于缺乏应有的国策指导和克服时弊的法律,不少办洋务的地方官员不是把开办新企业作为民族振兴的措施,而是把这些企业作

为自己捞取钱财的来源,这不但浪费了国家的资金、贻误了时机,而且贪官污吏的横行也严重地破坏了国家的总体战略,这不能不看作是洋务运动失败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