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粒子

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在追寻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问题,由此使科学思维与哲学思维相结合,在古希腊、中国 古代及古印度均出现了探讨世界本原的学问——自然哲学。19 世纪初,英国化学家道尔顿(J. Dalton 1766— 1844)创立了近代原子论,此后近 100 年间,在科学界都认为组成物质的不可再分的基本粒子是原子。19 世纪末由于电子的发现、放射性的发现动摇了这一学说。20 世纪初,科学家对原子结构、原子核结构的研究,揭示出原子本身亦有复杂结构,或者说原子也是由更小的粒子组成的。30 年代前,科学界普遍认为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这三种粒子再加上光子,共有四种基本粒子。30 年代后,随着实验技术的不断提高,又发现了各种新的粒子,使人们认识的基本粒子数量、种类不断增加,由此形成了研究微观世界各种粒子性质、运动规律的新学科——高能物理。

1929 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P.A.M.Dirac 1902— )建立相对论电子波动方程时,发现除了有两个解对应于已知的电子正能态外,还有两个对应于电子负能态的解,进一步研究后于 1931 年提出应当存在“反电子” 并指出与质子相对应还应当有“反质子”存在。1932 年,美国物理学家安德森(C.D.Anderson 1905—)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这种反电子,命名为“正电子”。次年,法国物理学家齐保德(J.Thibaud 1901—1960)和约里奥·居里夫妇发现正负电子相遇会共同湮灭而产生光子的现象。正电子的发现揭示出微观物质世界具有对称性, 1955 年后又发现了反质子和反中子,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

1931 年,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W. Pauli 1900—1958)在研究β衰变的能量守恒过程时,认为有少量能量被不知名的粒子带走,费米于 1933 年提

出β衰变理论,他将这不知名的粒子命名为中微子,并认为在β衰变中中子转变为质子、电子和中微子,质子在适当条件下也会转变为中子、正电子和中微子。由于中微子与其他粒子的作用极为微弱,一直到 1955 年才被实验所探知,并发现了反中微子。这样,在自然界中除了已知的电磁力、万有引力外,又发现了粒子间的弱相互作用力。

1932 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W. K. Heisen berg 1901—1976)为了说明质子与中子结合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交换力的概念。他认为质子与中子间因不断交换 1 个电子,才使二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1934 年,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1907—1981)发展了这一思想,认为所交换的不是电子而是“介子”,介子是传递核力的媒介粒子,其质量介于电子与质子之间,大约是电子的 200 倍,创立了介子场论,由此预言了自然界第四种力,即强相互作用力的存在。

1937 年安德森等人在宇宙射线中发现了类似汤川预言的介子后,介子理

论引起了科学界的重视, 1947 年汤川预言的介子被发现。

到 1947 年,已知的基本粒子有光子(r),电子及反电子(e,e+ ),

质子及反质子( p,p),中子及反中子(n,n) ,中微子及反中微子( νμ ,

νμ ),传递核力的介子(π + ,π0,π )及宇宙射线介子及反介子(μ + ,μ )。

基本粒子 - 图1由于同步加速器、泡箱及雾室技术的发展。自 1947 年后又发现了许多新粒子,一类比质子、中子重,称为超子(∧、∑、 、Ω),一类比π介子重,称为 K 介子及其反粒子,它们产生的快但衰变慢,所以又叫做奇异粒子。

各种基本粒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中遵循一定的对称性

(字称)和守恒规律。这些粒子在电磁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下,字称守恒, 在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杨振宁、李政道于 1956 年提出)

基本粒子是否存在结构,许多科学家对此进行了多年探讨。1964 年美国的盖尔曼(M. Gellmann 1929— )发现只要引入三种基础粒子就可以对基本粒子的组成作统一解释。他认为所有参与强相互作用的粒子(质子、电子、超子)都是由u、d、s、及其反粒子u、d、s组成的。他将u、d、s

称为“夸克”。夸克带分数电荷,分别为 2/3e,—1/3e,1/3e。这一模型称为“夸克模型”。

60~70 年代,许多实验都证明夸克是存在的,但至今尚未能探测到自由夸克。对此,有人认为夸克将永远被囚禁在强子之中,称为夸克幽禁,也有人认为现有的高能加速器的能量不足以产生出自由夸克。

70 年代初,有人提出描述强相互作用的新理论——量子色动力学。这种理论认为与电磁场相对应的是胶子场,电磁场的作用量子是光子,胶子场的作用量子是胶子,胶子与电子的静止质量都为 0,光子不带电荷但胶子带有色荷,有 8 种不同色荷的胶子把夸克牢牢地粘合在一起。介子由一个夸克和反夸克组成,正反夸克颜色互相抵消;重子由红、绿、蓝三色夸克组合,合为无色。因此夸克虽然带色,但介子、重子无色,并把人们看不到带色的自由夸克和胶子称为色禁闭。1979 年丁肇中小组的实验首次提供了找到胶子存在的证据。

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正在不断深入,由于粒子加速器是研究基本粒子的强有力的手段,加速器的发展极为迅速。1976 年,由欧洲核研究中心在瑞士、法国边界建成的世界上最大的加速器,直径为 2.2 公里,磁铁重 1.1 万

吨,励磁功率达 1.3 万伏安。它的建成为人类进一步研究基本粒子提供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