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期——裂土分茅
夏、商、周、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上古时期。
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夏、商、周代采取中央王朝与各部落联盟分土而治的方式;春秋中期以后,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各诸侯国对疆土采取分层划区进行管理。
这一时期的户籍制度最初处于萌芽阶段,至春秋战国时期,户籍则与兵籍、赋籍、地籍联结在一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和兵役的依据。
夏代地理及行政
夏代是我国传统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中原世袭制朝代。
夏代一般被认为是多个部落联盟形式的国家,君主与诸侯分而治之。夏代国家处于萌芽阶段,政治辐射一般不出都邑腹地,都邑之外通过氏族制的封邦建国以及通婚结盟达成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夏代尚未形成由单一的中央政权划分的行政区。
夏代是部落城邦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过渡期,因此没有明确的疆域。大致的疆域是西至河南省西部、山西省南部,东至河南省、山东省和河北省三省交界处,南至湖北省北部,北至河北省南部。
这个区域的地理中心是今偃师、登封、新密、禹州一带。当时夏的势力延伸至黄河南北,甚至长江流域。
夏代早期,夏族主要在山西中南部的河内地区活动,沿汾水、河水向东南方向迁徙,晚期至河南中部伊河和洛河流域。
远古时期尚未有明确的都城概念。社会处于半畜牧游猎、半农耕定居的阶段。夏代部族民随同首领以及族中壮丁迁移,耗尽当地的资源后便迁移他地,不常驻一处。夏代后的居地称作“大邑”或“夏邑”,这是国家首都的原始概念。
据文献记载,夏代族首领先后定居大夏、夏墟、高密、阳城、阳翟、晋阳、平阳、冀、安邑、夏邑、斟鄩、帝丘、纶、原、老丘、西河、河南这些地方。
在原始社会,人们按氏族、部落进行生产和生活,根本不需要行政区划,也没有地域区划的概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逐步出现了私有制,产生了阶级,形成了国家。
为了进行有效管理,需要对占有的区域进行分区分级,于是有了形成各种各样行政区划的可能性。但是,并不是产生国家的同时也必然出现行政区划。
夏族与其他部落城邦的关系很多就像是宗主国与朝贡国一样。但又有些方国是受夏朝廷分封的,就如同诸侯国,所以仅能以势力范围来表示其影响力。
方国是由原始氏族部落转化形成的小型国家。这些邦国位于王城之外,不受夏王朝直接管辖。一些方国只是大的部族,另有一些较大的方国已经建立了国家组织,规模甚至大于夏。诸侯国是天子对其家族、功臣给予的封地。
无论是“方国”,还是“诸侯国”,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国家,与夏王朝之间都只是松散的臣属关系。
夏代的数支姒姓部落与夏后氏中央王室在血缘上有宗法关系,政治上有分封关系,经济上有贡赋关系,大致构成夏王朝的核心领土范围。
有穷氏曾经代夏的政权。夏王姒太康在有穷氏首领后羿叛乱下失国后,姒少康曾投奔有仍氏、有虞氏,在那里承当牧正和庖正。牧正为牧官之长,负责掌管畜牧,庖正为庖人之长,负责掌管饮食。
有仍氏又名有任氏,居于山东济宁微山湖畔,是太昊、少昊的后裔。有仍与夏后来往密切,之间有通婚现象,姒相的妻子缗就来自有仍氏。太康失国时,姒相被寒浞杀害前,妻子缗已怀孕,她避居故乡有仍并生下姒少康。姒少康复国后,封有仍族人于任国。
有虞氏是我国古代五帝之一的舜帝部落名称。活动于豫西北、晋南古汾水流域。舜年老时,认为的儿子商均不贤不肖,所以禅位于禹。
禹曾经让位于商均,但民众纷纷拥护禹而不理睬商均,于是禹继承了帝位,将商均分封于河南虞城附近。禹去世后,他的儿子启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后来建立了夏。
启成为我国历史上由“禅让制”变为“世袭制”的第一人。
有扈氏为夏之同姓部落。当时启在接受帝位时,有扈不服,反对启的统治,结果在甘之战中失败,其部众被罚贬为牧奴,世代从事畜牧。
斟灌氏和斟鄩氏统称“二斟”,与夏后同为姒姓,是夏代早期重要的亲夏氏族。两氏族在夏后氏的东南迁徙过程中与之融合,夏代晚期斟鄩之地更成为夏后的都邑,偃师二里头遗址可能就是斟鄩。
有缗氏为少昊的另一支后裔,是夏晚期东方的强大方国。夏桀在有仍召开盟会,有缗首领因不满桀的统治,愤慨归国,结果被夏桀所灭。
有莘氏是帝喾高辛氏的后裔,是夏王启时的支子封国。夏商之际,在伊尹的帮助下,有莘氏与商汤在北亳结盟,商汤还从有莘氏娶妃。
《山海经》之海外四经记录了夏后氏周边的许多方国“国”名。
[旁注]
夏族 指世居中原以西部落民族的称呼。夏族与华族并列,后合称华夏族,这些都是一种文明划分的方式。华族指世居中原以东部落民族的称呼。
夏后氏 为我国第一个世袭王朝夏代的氏称,夏代王族以国为氏,为夏后氏,简称夏。先秦时代姓、氏含义不同,夏后氏为姒姓。中华民族最早的称呼华夏,也是起源于夏后。
后羿 又称“夷羿”,是夏代东夷族有穷氏首领、有穷国国君,他也是一个射术高超的英雄。夏王仲康死后,其子相继位。不久,后羿驱逐了相,自己当了国王,是为夏代第六任帝王,后被家臣寒浞所杀。
姒少康 是我国夏代第六任君主。据说寒浞派人杀了相后,相的妃子后缗逃到娘家有仍氏,生下少康。少康长大后。夏的遗臣靡立少康为天子,还都阳夏。少康在位时夏代比较强盛,史称“少康中兴”。
舜帝 是我国传说历史中的人物,是五帝之一。名重华;生于姚墟,故姚姓,冀州人,都城在蒲阪,即山西省永济。舜为四部落联盟首领,以受尧的“禅让”而称帝于天下,其国号为“有虞”。帝舜、大舜、虞帝舜、舜帝皆虞舜之帝王号,故后世以舜简称之。
二里头遗址 位于河南偃师,于1959年发现,遗址距今相当于我国历史上的夏、商时期,属探索我国夏代文化的重要遗址。这一发现为研究我国历史早期国家的出现及其特点,提供了最原始的研究资料。
[阅读链接]
夏禹执政时期,国家日益富庶,九州所贡之金年年积多。夏禹想起从前黄帝轩辕氏功成铸鼎,鼎成仙去,就命大臣施黯铸九鼎。过了两年,九鼎铸成。
这九鼎即冀州鼎、兖州鼎、青州鼎、徐州鼎、扬州鼎、荆州鼎、豫州鼎、梁州鼎、雍州鼎。鼎上铸着各州的山川名物、禽异兽。
九鼎象征着九州,其中豫州鼎为中央大鼎,豫州即为中央枢纽。大禹把九鼎集中到夏王朝都城阳城,各方诸侯朝见时要向九鼎顶礼膜拜。从此之后,九鼎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礼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