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古时期——铸新淘旧
从五代十国至元代是我国历史上的近古时期。
这一时期的行政区划前期变化不大。五代十国在前后大致50年的时间里,历经频繁战乱,行政区划随战时疆域而划分。
宋、辽、西夏、金基本沿袭旧制或相互借鉴,难脱窠臼。此间最具创意的当属元代行省制的建立,这是我国行政区划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近古时期户口的编造和功能都有了进一步发展,户籍制度趋于成熟。比较突出的是户籍分类更加细化,户等的界定更加明晰,这在元代被运用到极致。
五代十国时期的行政区划
五代十国的疆域划分紧靠战略地形,使得行政区划具有天然形成的明显特点。
它上承高度文明的隋唐,下启封建文化政治高度统一的宋元明清,基本代表了我国几千年以来形成的文化集散,在一定程度上精确划分了我国的地域文化。
五代十国的疆域划分和行政区划,促成了具有统一文化形态、统一民族认同感的中华民族的融合,以至于在一个大的分裂时期之后,出现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大一统时期。
五代十国的疆域大抵分成五代与十国。五代诸朝的疆域大致是华北地区与关中地区,一度领有燕云十六州、河东、蜀地与淮北地区。
南方在后周时期到达长江沿岸,其他时期均在淮河流域徘徊。东方最远为山东沿海,西方与前后蜀地相接,北方除后唐之外,未超过河套平原。
五代时期,政治核心因为战乱与经济因素,由长安、洛阳过渡到开封。当时关中因战乱而荒废,较强的藩镇只有歧国李茂贞,而河陇地区也持续衰退,回鹘、吐蕃等外族纷纷割据河西走廊。
开封处于隋唐大运河中枢地位,负责转运河北、关中、江南与湖广地区的货物,是天下粮食、货物的转运站。当关中因战乱而荒废时,聚集天下财富的开封就成为五代的首选地位。
五代的战争大多以开封的宣武节度使与太原的河东节度使对峙为主。例如李克用的晋与后梁、后晋与后唐、后汉与占据中原的辽代、北汉与后周等都是如此。
十国与其他藩镇大多分布在五代的周围,如湖广、蜀地、甘肃、河东与河北等地区,用小地域形成自立的地盘。华中、华南地区经济强盛,所割据藩镇繁多,是十国势力范围。
五代十国的行政区划,继承了唐代后期的形式,即道或节度使、州或府、县三级行政区划。
节度使成为地方行政区划是由唐代中期才开始设置的,又称藩镇,主管地方军事、行政与财政,位高权重。“安史之乱”期间,唐成立许多地方节度使以围堵叛军。平乱后,唐朝廷也册封大量降将为地方节度使以安抚,以致他们拥兵自重,割据为王,形成唐末藩镇割据的局面。
五代时节度使的授任更为冗滥,有的节度使以亲王遥领,或以宰相遥领。其中,权重者称节度使,权轻者称防御使,“安史之乱”后的道,即是节度使的辖区。在当时,有异心的藩主往往举兵以图推翻中央,这也是五代十国时期动荡不安的起因。
由于节度使位高权重,五代有的以亲王遥领,如后唐末帝之子李重美遥领成德军节度使。也有以宰相遥领的,如后唐庄宗时以侍中、监修国史郭崇韬兼领成德军节度使。
五代还在某些地方设“军”,成为一级行政机构。“军”作为行政区划单位出现于五代中后期,目的是满足军事需要和保障重要资源供给,区划内存在常驻的武装部队是军设置的原因和特点。
衣锦军是五代时期设置最早的军,设于唐末907年,它的全称为安国衣锦军,设置于杭州临安县,是吴越王钱镠的故里。
衣锦军的设置过程,大体上反映了“军”从军事建制单位演变为行政区划单位的过程,对认识军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产生背景是有意义的。
钱镠与其他割据势力不同,他始终表示自己乐于臣服于唐王朝以及其后的历代中原王朝,因此唐王朝以及日后的后梁、后唐等朝政权,都十分看重占据吴越一地的钱氏家族。钱镠也希望能通过这种方式来抬高自身的地位,安国衣锦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崇德军是后梁在907年设置于辉州砀山县的建制。砀山为后梁朱全忠的故里,崇德军的设置也是出于对此地的保卫,以显示自己身份高贵。军使由朱氏家族的朱彦让担任。
德清军是后晋于941年设于旧澶州之顿丘的建制。澶州是由北向南进军的主道之一。后晋建国依仗契丹之力并向契丹称臣,成德节度使安重荣耻为契丹之臣,对契丹使者的态度多有不敬,且上书斥责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
石敬瑭因此对他多有不满,担心他手中所握的重兵。为防止安重荣谋反,故而在此设军,以防北来之兵。石敬瑭还在黄河南边的胡梁渡设大通军。
定远军是后周于955年设于景州的建制。景州地域狭小,但此地为交通要冲,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发生过多场激战。因而后周设军于此。后周还于汉阳县置汉阳军,于凤州之固镇置雄胜军等。
在五代所设的行政区划单位内,采用了“军使兼知县事”或“知县兼军使”的做法,使这类单位的地方长官与军事长官的职责由一人承担。这也是以“军”命名这类行政区划单位的原因。
五代的第二行政区为州,州设刺史,第三行政区县则设县令。部分州因首都地位或地势重要而升级为府。例如五代在汴州设有东京开封府,长安设有西京京兆府,魏州设有大名府,有些重要的府在宋代形成五京制。
十国与各地藩镇也在其首都或重要州设府,如吴国的扬州江都府,南唐的升州金陵府与洪州南昌府,楚国的潭州长沙府,南汉的广州兴王府,北汉的太原府,前蜀与后蜀的成都府与兴元府,荆南的江陵府等。
十国还在军事要地设大都督府,如后梁在宋州和福州均设大都督府。后唐在全国设十大都督府。
十国州县的数量,因为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与人口增加而增加。据宋太宗赵炅时的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五代十国时期全国新置59个县,绝大部分是在南方,如蜀置5县,吴越设5县,闽增设13县,南唐新置26县。
总之,五代十国时期的疆域划分和行政区划设置,是在势力分裂和融合的过程中进行和完成的。分裂时期出现的种种经验教训都被日后的统一国家逐一吸收,各个民族也在天下一家的氛围中相互融合,共同进步。
[旁注]
李茂贞(856年~924年),原名宋文通,字正臣,深州博野,今河北蠡县人。唐末藩镇军阀,五代时期岐王。曾经开岐王府,妻称皇后,各种仪示都跟皇帝一样。后向后唐称臣,封秦王。
李克用(856年~908年),别号“李鸦儿”。因一目失明,又号“独眼龙”。沙陀部人。唐末将领。其父朱邪赤心,唐懿宗赐姓名李国昌,李克用早年随父出兵镇压庞勋起义,常冲锋陷阵,军中称之为“飞虎子”。
郭崇韬 字安时,代州人。最初为唐代昭义节度使李克修亲信,为河东教练使,李克修死,改追随李克用,以廉洁干练著称。922年,李存勖称帝,任兵部尚书、枢密使。
钱镠(850年~932年),字具美,浙江杭州临安人。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创立人。在位期间,曾征民工修建钱塘江海塘,又在太湖流域,普造堰闸,以时蓄洪,不畏旱涝,并建立水网圩区的维修制度,有利于这一地区的农业经济。
安重荣 小字铁胡,五代朔州人。臂力过人,善骑射,早年是后晋成德军节度使,通晓文吏事务。石敬瑭向契丹称臣,自称儿皇帝,重荣笑他“诎中国以事外蕃”,并起兵声讨,最后兵败,被杜重威斩杀。
宋太宗赵炅(939年~997年),本名赵匡义,因讳其兄长赵匡胤名,即位时改名赵炅。北宋第二位皇帝。治政有为,不善武功,曾经两度伐辽失败。
[阅读链接]
五代时期吴越国创建者钱镠身经百战,先后与刘汉宏等地方主要军阀作战,最终建立了巩固的地方政权。
882年7月,占据浙东的义胜军节度使刘汉宏发兵西进,欲并吞浙西。钱镠率八都军在钱塘江边御敌。由于出奇制胜,加上利用江上夜雾遮掩,钱镠突袭敌营,获得首胜。
后来,钱镠在萧山西陵一带与刘汉宏十万大军决战,最后击溃刘军,刘本人易装成屠户逃跑。这一次西陵大捷,是钱镠取得的第一次重大战果。从此,钱镠将西陵改名为西兴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