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原和沙漠绿洲

从东北往西,便是内蒙古高原,这里海拔 1,000 余米,气候比较干旱, 大部分地区年降雨量只有 150~350 毫米。这里分布着各种草原土,如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等。这些土壤的共同特点是含石灰,多呈碱性反应,有机质含量较东北平原的黑土低。

内蒙古地势平坦而微有起伏,盛夏雨季,草原土上生长着肥美的牧草, 一望无际,是天然的好牧场。一般越往东,牧草越茂密,特别是呼伦贝尔湖畔,湖光草地,交相辉映,成群的牛羊放牧其间,别具特色。劳动人民便在那里开始了农田基本建设,引黄河的水灌溉,把干旱的草原土变成了农田, 素有“天下黄河富河套”之说。河套平原面积约 12,000 平方公里,地势平坦,渠道长达 6,000 余公里,灌溉水源充足,有利于发展农业,盛产小麦、燕麦,是内蒙古的主要产粮区,有“塞上谷仓”之称。

新疆全境和甘肃的河西走廊及其北部,是干旱地区。这里雨量稀少,特别是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在 50 毫米以下,不及长江流域的 5%。但这里的高山上长年积雪,举目远眺,银光闪闪,蜿蜒千里。每年夏天,山上冰雪融化,汇集成河,为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提供了灌溉水源。但因气候干旱,河流的水量有限,流程不远就消失于沙漠之中,或潜入地下,或注入低地湖泊, 未能充分利用。

这个地区有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高山,在山前地带,细土大多被风吹走,只剩下砾石,通常称为戈壁滩,离山远的地方则是沙漠。戈壁滩与沙漠之间,有质地较细的土壤,在地势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地方,多为灰漠土、灰棕漠土和棕漠土,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多为盐土。由于气候干旱,土壤水分强烈蒸发,盐土表层可形成 20~30 厘米厚的盐壳。盐分较轻的地方是大片的草甸土,有时还长有罗布麻和胡杨林。这里的土壤矿质养分丰富,有些还含有硝酸盐类,只要有水灌溉,进行冲洗,防止盐碱危害,便能生长好庄稼。

戈壁滩与沙漠之间的河流两岸,无盐碱或盐碱化程度轻的,可以引水灌溉,历来是古老的农业区,素有“绿洲”之称,土壤有绿洲潮土和绿洲灰土。经过长期灌溉和施肥,土壤肥力不断提高,除种植春小麦、棉花、玉米、豌豆、青稞、甜菜外,并有闻名全国的特产,如哈密的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梨和伊梨的苹果。

新疆各族人民在灰漠土和盐土上建造了许多新绿洲。他们在被历代探险家视为畏途的万古荒漠中,与干旱、风沙、盐碱作斗争,建设了许多水库和渠道,发展灌溉事业,并注意排水,大力治理盐碱,使昔月的荒原变成了良田。如塔里木河两岸和玛纳斯河一带,昔日黄沙茫茫,如今已是绿树参天, 条田连片,有的粮食亩产超千斤,皮棉亩产高达 200 余斤,群众满怀豪情地歌唱:“黄沙变成黑油沙,田肥地沃好庄稼,风吹入林高歌唱,只闻树声不见沙。”气候干旱,滴水贵如油的吐鲁番盆地,向来有“火洲”之称,由于建立了大批“坎儿井”,近年来又普遍采用机井灌溉,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甘肃境内的河西走廊,是从乌鞘岭经武威、张掖、酒泉而至敦煌,长达1,000 公里而宽不到 100 公里的狭长地带,由冲积洪积倾斜平原组成,海拔在 800~2,600 米之间。年降水量不到 200 毫米,地面水流稀少,只有少数

由祁连山雪水补给的河流。其土壤分布情况与新疆类似,在河流汇集处也有人工培育的绿洲潮土和绿洲灰土的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