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造成的土地退化

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的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当其进入的数量超过土壤自身净化能力而又缺乏有效的除污措施时,进入土壤的污染物就会发生累积,使土壤中的可溶性元素失去平衡,土壤的组成和结构发生不良变化,土壤肥力降低和危害作物生长。有些污染物可被植物吸收,并在植物中累积, 食用后对人体有不同程度的危害。有些污染物使土壤严重中毒,甚至可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能力。

土壤的污染物包括有机和无机两大类。不同的污染物性质、危害状况各

异。比如醛、酚、多环芳烃类等,大多在土壤中能较快地被土壤微生物分解, 一般不会在土壤中发生大量累积,可以依靠土壤自身的净化能力来解决。但一些高残留、化学性质稳定的有机农药、重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旦进入土壤,残留时间长,而且很难排除,对土壤、作物及人畜产生严重的危害, 严重时甚至绝产弃耕。如 1992 和 1993 年,河北省洋河流域的下游,由于工厂大量污染物排入河水,农民又用这种被污染了的水进行灌溉,造成上万亩水稻减产与绝产,使一些农民产生了弃耕另谋出路的倾向,影响很坏。

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可从大气降水(尤其是酸雨)、大气尘降、污灌、施用农药与肥料等途径进入土壤。一些没有采取除污措施的工厂,污染物直接进入土壤的事例也不少,且后果更为严重,甚至在很短时期内就会使土地完全丧失生产力。

污染对土地的危害,有些已被人们所认识,也有未被土地使用者引起重视的。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大量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大量进行污灌就不是长远之计,最终将导致土地的毁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