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父亲:毛氏家族淳朴而精明的传人
一、当兵,这位从未走出过山冲的汉子虽未捞到什么官职,却长了不少见识
毛贻昌,字顺生,号良弼,生于清同治九年(1870 年)十月十五日,是毛翼臣的独生子,毛太华第 19 代嫡孙。这位对毛泽东的性格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的父亲生在东茅塘,长在东茅塘,“圆房”成婚也在东茅塘。仅留下的一张照片上可看出他高大的身材,头上留有一条长长的发辫,面庞略为清瘦, 两眼深遂而有神,饱经风霜的面容,显示出他的质朴和精明。
还是在毛顺生 10 岁那年,父亲就为他从湘乡四都唐家圫娶来了一个比他年长三岁的童养媳——文氏。这大概是他父亲按照”女大三,抱金砖”的习俗惯例而为之吧!5 年后,即 1885 年正式“圆房成婚”。 1887 年,毛恩普
就把掌管家业的权交给了年仅 17 岁的儿子毛顺生,就是上屋场那 5 间半茅房
和两块柴山、 15 亩田的经营管理;祖父、父亲、母亲、妻子连同他自己 5 口人衣、食、住、行的料理;以及购田买房所欠下的几百两银子的债务。与其说父亲交给他的是掌管家业的“大权”,还不如说交给他的是一副沉重的生活担子。毛顺生就这样挑起了这副担子,在成就家业的道路上逼迫他过早地成熟了。
毛顺生成就家业之路,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专事农桑”阶段; “弃农从军”阶段和“亦商亦农”阶段。
农桑阶段是始于他接过家长之“印”后到毛泽东出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其间,毛顺生这位年轻的农夫,在闭塞的韶山冲里,其足迹除了岳父家唐家圫再未向外延伸,他起早睡晚地拼命种田、砍柴,每每从田间回来,还要察看一下谷仓上的锁锁得牢不牢;检查一下农具好不好;看看牛栏里的牛肚子吃得滚圆不滚圆;把从外面随手扯回的一把草往猪圈里一丢⋯⋯寒来暑往, 年复一年。然而,5 年过去了,6 年过去了,家境却丝毫没有好转,这使毛顺生感到气闷。更有甚者,不顺心的事接连发生——妻子为他连产下两个男婴都在襁褓中夭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对家族思想浓厚的毛顺生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只是到了第三个男婴毛泽东出世时,毛顺生才心中生喜, 因为毛家的香火总算有人接了。
就在毛顺生感到郁闷和无望的那些日子里,他苦索着如何改变家境。当时,时有与毛顺生命运相同的同龄人先后投奔曾氏创办的湘军,个人目的当然不是为了什么“打长毛”、“剿捻子”,大多是想讨个一官半职的,或能挣点银钱。因为那些平民出身却因入了湘军成为显贵的人对他们是个很大的诱惑。毛顺生耳闻目睹,在想了许多许多之后,这位血气方刚的青年农民毅然外出当兵去了。无疑他当的也是湘军。
对毛顺生当兵的具体时间,安营扎寨驻地,又到过何处何方,部队番号, 是否参与战事以及军饱待遇等详细情况,虽然渺无可考,但是根据有关史料可以推断得出如下几点定论:一是当兵是肯定无疑的,其动机完全是为生活所逼,为企望升个官爵或发财而为之,而不是所谓去“报效”祖国,为大清皇帝效力;二是当兵的时间至少在两年以上,而且没能捞到一官半职;三是到过一些商品经济发达的诸如湘潭、长沙之类的中小城市;四是严格的军营生活使他更为精明强干,变得既不信神,也不信邪。据传,有一次,毛顺生做生意回来。是时,天色朦胧,深山一派宁静,他独自在羊肠小道上走着。陡然间,一头猛虎从草木相间的丛林中窜出,几乎与毛顺生碰了个满怀。此
时此刻,毛顺生并没有受惊害怕之感,心里只是一怔而又很快地平静下来了。没想到受惊的却是那头老虎,它一怔便很快地翻身跃入林中,接着又是几声咆哮,之后就没影了;现在,已不好考证毛顺生是在哪年哪月退伍的,也不知道退伍的原因和带回多少银洋。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获得了一份特别的报偿——即萌生了商品经济思想。正因为如此,所以毛顺生回家之后,一改过去那种稻谷加稻草“单打一”的经营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一手种田,一手经商。摆在毛顺生面前的现实是,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大量“洋货”的涌进,一方面增加了对原材料、肉食、粮油的需要;另一方面,迫使家庭手工业破产后的农民出售部分农产品以换取必需的生产、生活资料;这就促进了中国农产品的商品化,而这种商品化,首先又表现在“商品粮”的增加上。于是全国各地形成了多处“粮油贸易中心”,湖南“长沙粮油贸易中心”就是其中的一处,地处南北交通要道的湘潭也自然成了洋货商品,粮食原料的集散之地,成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个市场。当时凡是从外国运进来的货物到了广州之后,就要先运到湘潭,再由湘潭运往内陆各地;中国外运出口的丝、茶、粮食等也往往先在湘潭集中装箱之后,再运到广州下水放洋。湘潭和广州之间商务活动十分繁盛,仅陆路肩货的苦力工人就在 10 万以上。这种商品化之风不知道什么时候也悄悄地吹进了这个穷乡僻壤的韶山冲。至毛顺生时代,仅“米店”、“肉食”、“南杂”之类的店铺门面就有 10 家之多, 毛顺生办起的“毛义顺堂”,不过只是其中颇有名气的一家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