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久居山冲的毛氏家族在几近与世隔绝的数百年里, 遂形成了自己的小王国,并有了自己的“法典”

此后,朝代之更替,世道之变异,对于韶山冲的居民——毛氏家族影响并不大;他们差不多如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中的人们一样:“乃不知有秦汉。”这里的人们,专心地开发着自然,自然也保护着他们,在很长一段时期

无须与外界交往,基本上可以自给自足。到了满清统治中国的时候,他们也悄悄地在兴建一个“国中之国”——这个小小的“王国”是几乎完全不为外人所知,而且是完全汉族式的。直到清朝建立很久,毛氏族人才不得不也留起了长辫子——但他们的生活方式与内在精神,依然是彻头彻尾的汉族形式。他们甚至在某些方面已回复到他们的鼻祖——周人的时代。

明显的例证便是韶山毛氏家族建立了严密的家族结构。

毛氏家族初到韶山,与两千多年前周文王第八子郑初到毛国时有些相似,但也有很多的不同。

毛伯郑受王侄周成王所封,一开始,地位便相当显赫——他是一份采邑的主人,那个地方又处于中原的心脏地带,距京畿很近;一切,都可以说是坐享其成。

毛清一、毛清四,则是经过战争骚乱奔波万里而至韶山,颇有“隐居” 的意味,而且,这不是士大夫式的隐居,而是农民的“隐居”。

毛伯郑得周武王所赐之地,似乎便已十分安然,故而在历史上未留下任何业绩,其家族内部结构当然也无从考证。

韶山毛氏家族,发展到明朝中后期和清初时,其家族内部结构便已形成。尤其到了清乾隆以后,更从理论上确定了这种结构。我们试分析如下:

韶山毛氏是以毛太华为始祖的,这实际是他们的始迁祖,当然,毛太华以上,也奉毛让,毛休为祖,更往上溯,则至毛亨、毛伯郑。毛太华妻为王氏;下面有 8 个儿子,8 个儿子中只有两个随父入湘(王氏可能带着另 6 个儿子留居云南),因而也只有这两个儿子名字可考,即毛清一,毛清四;清一,清四又生了若干儿子。《中湘韶山毛氏族谱》(二修)齿录载:

一派

始祖:太华,始妣:王氏。二派

华公子二:长,清一,配昌氏。次,清四,配段氏。三派

清一子二:长,有恭,配金氏。次,有信,配易氏。清四子三:长,有伦,配杨氏。次,有智,配李氏。三,有诚,配胡氏。

四派

有恭子三:长,震,配彭氏次,铎三,瓒有信子四:长,瑺次,鉴三, 铭四,海有伦子一:翔有智子一:深

从 4 派开始,韶山毛氏分成震、鉴、瑺、深、石五、久居山冲的毛氏家族在几近与世隔绝的数百年里, 遂形成了自己的小王国,并有了自己的“法典” - 图15 大房,房下各有子

孙。5 房中,前 4 房以人名命名,第 5 房以地命名(即毛命传一支),且前四房为毛太华嫡系后代,石五、久居山冲的毛氏家族在几近与世隔绝的数百年里, 遂形成了自己的小王国,并有了自己的“法典” - 图2房则是毛命传的后代。

为何韶山毛氏仅分为 5 房?毛清一,毛清四的孙子共有 9 个,但惟有毛震、毛鉴、毛深、毛瑺留居韶山,其他都星散各地,到处流离,没能形成固定的家族,结果为时代之大海淹没而无所闻(如毛有伦的儿子,即毛清四的

长孙毛翔,即奔波于长沙,死后“葬长沙府城南门外皇坛岭”)。震、鉴、瑺、深定居韶山,通过共同的营构才形成稳固的毛氏家族。而其中,瑺房人丁稀少,到后来也渐渐无据可查。至于石 五、久居山冲的毛氏家族在几近与世隔绝的数百年里, 遂形成了自己的小王国,并有了自己的“法典” - 图3房与韶山冲毛氏关系较为疏远, 修族谱时,差点忘记了它,事实上,它后代也稀疏,难成体系。

如此,到毛泽东出生时,韶山毛氏家族最主要的就是震、鉴、深三房了。三房中,以毛太华长子毛清一的长孙(即毛太华的曾孙,毛有恭的长子)毛震后代最为繁盛;毛震公及后代世居韶山冲最幽深的地方——今滴水洞外。毛泽东就是毛震的第 17 代孙,如果从毛太华算起,则为第 20 代孙。

其次是毛清一次子毛有信生的第二个儿子毛鉴。他和他的后代居于韶山冲中部那块平地的边缘,即今毛泽东纪念馆一带。这里距震公居地有七八里地。

毛深的居地在韶山冲冲口,即毛氏家族从湘乡最初到达的地方——铁陂,这里其实已不能纳入韶山冲的范围。毛深一房显然远不如震、鉴兴盛, 这大概是由该处的地理条件决定的。

震、鉴、深三公后代,依次往下排列,从他们以下的第 3 代开始按“派系诗”取名,从而达到“一丝不乱”。其派系诗是:

立显荣朝士,文方运际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

可以肯定,当初毛伯郑统治毛国,除遵循周礼、周法之外,自己也有一套国法。

郑在韶山的后代,也建立了他们的“法典”,这就是“族谱”。

这“法典”,初创于清乾隆了巳年(1737 年), 1738 年完成。制订这部“法典”的为首者是毛尔达、毛彝生。可惜毛氏家族第一次修订的“法典” 韶山现已失传,使我们无从知道它的全部内容。

光绪辛巳年(1881 年),即在毛泽东出生前的 12 年,毛氏家族再次修订族谱。

韶山“毛氏王国”制订的这第二部“法典”,是在第一部基础上加以完善的;意义深远,它制订时,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已经 11 岁,因此,这一部“法典”将深远地影响毛顺生,乃至支配他的一生,而毛顺生,又将以其来规范他的儿子。

1911 年,毛氏“王国”又第三次修订族谱,但这部“法典”成于宣统皇帝溥仪下台的这一年,又是毛泽东离别他的故乡与背叛他的家族的第二年。至于毛氏四修族谱,则成于 1941 年(民国 30 年),其时,毛泽东早已

远离故乡,他正在毛氏家族最早的故土——周人的发祥地陕北,指挥着抗日战争,他的名字,不单早已为中国各地所知,而且由斯诺等人介绍给世界。故此,四修的族谱也极为恭肃而又十分小心地将毛泽东录了进去,并说他是: “闳中肆外,国尔忘家”。

修谱,并非韶山毛氏始,远在南北朝时代,即毛氏家族尚居住黄河流域的时候,门阀制度盛行,时人特重门第,讲究出身,于是谱学繁荣;若更上溯,则自孔孟儒学产生始,因为中国族谱(或家谱)实则是儒家思想在家族范围内的具体运用和形象体现,所以,谱属于“儒书”。此后,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主导思想。唐太宗对儒、佛等兼收并蓄,他的一切方针、政策却是“儒”的;宋代理学大盛,儒家思想遂达到至高无上,并由理学家们在理论上大加阐释,从而更深入到社会生活领域;至满清时,儒学及汉文化

被加以吸收,儒家正统思想更加根深蒂固。毛氏《族谱》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制订的。

据《韶山毛氏族谱》载,当韶山毛姓修谱时,恰有江西“宗人”寻来。这一方面说明韶山毛氏族谱肯定参照了江西吉水毛氏族谱,比如编排方法, 指导思想等,甚而韶山毛氏,正是在翻阅了江西宗人所持之谱后有所启发, 萌生修谱念头的。

韶山毛氏与江西毛氏同宗,江西毛氏又与江浙毛氏同宗,他们都来自黄河中游,故此,清代大学者毛奇龄称“西河”(见《辞源》),而韶山毛氏族谱,扉页也赫然标注“西河堂家藏”。所谓“西河”是指黄河南北流向一段,即陕西东北部;它又是“西河郡”的简称,“西河郡”便是毛姓的起源地。

韶山毛氏《族谱》,正是以上述思想贯串始终的。它不但在《源流记》中对此反复说明,而且在《序》、《跋》里也多次提到——这一切,明确地说明:之所以要修订族谱,就是为了使族人不忘祖宗,不忘祖籍,不忘数千年来所历艰辛;也就是为了加强族人的团结,造成一种以族为中心的凝聚力, 在此基础上,就是为了使族人明白上下、长幼、尊卑——这正是孔子所传“周礼”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中之重要一环。毛氏《族谱》最根本的东西便在于此。试看毛氏派系诗,便能清晰地认识此点。

毛珊公以前,因为毛氏四处流浪,来到韶山后,首先面临的又是如何开发这一片荒地以求生存的问题,所以其它便一时顾不上。很长一段时间里, 儒家的尊卑观念在人们心中似乎较为淡薄,至少还未在形式上得到明确,大家埋头于垦荒种田,哪还顾得这些?所以,在毛珊公及以前,族长之类的人物大概是不存在的。毛珊公以后就不同了,毛氏族人碰到一起,则须小心为妙,若是陌生者,必得先弄清其辈份,然后斟酌语气,长者有长者语气,幼者有幼者语气,长者尊,幼者卑,卑万不可冒犯尊。何以为冒犯?有儒家教诲在,孔孟说的即是标准。长幼、尊卑又不一定是按年龄大小——纵使一个3 岁毛孩,其辈份可能比一个 60 老翁还大,若比老翁大一辈,老翁则须叫他叔父,大两辈,则须叫他“叔公”——这并非天方夜谭,有派系诗为据。派系诗分“原订派系”(见前文)和“续订派系”。

毛氏家族二修族谱时,唯恐“原订派系”不够用,又“续订派系”: 孝友传家本,忠良报国光。

启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

派系诗在形式上的意义是,它不是随意编造的,只要从字面上一分析, 我们将发现,派系诗中的字眼,都是极讲究的,实在是从“儒学字典”中精选出来的,例如:立:含有建功立业之意。显:名声显赫,光宗耀祖。荣: 荣耀。朝:朝圣。士:读书取仕。又如孝、友、本、忠、良、敦、圣、学、风、雅⋯⋯无不深寓儒学意味。若将毛氏家族前后所订的两首派系诗译成白话则更明朗:

“先辈创下了显赫的功业,其伟绩荣耀朝廷及世家,诸子孙文可龙飞凤舞,武能运筹帷幄,内外一片祥和,祖宗恩德,甘霖雨露,泽润四方,传之久远——我毛氏家族将世代继承,繁荣昌盛!

孝顺父母,友善族人,本是传家之本;忠心报国,善良做人,那才光荣之至。人生之初,多读圣贤之书,才能在来日风流儒雅,名传青史!”比较起来,续订派系比原订派系的“儒味”要淡一些。这倒是颇有趣——毛氏家

族发展到毛泽东,他将毛氏家族中的一切清规戒律统统破除了,所以他以后的子孙,至少从“代”字派起,几乎再也没人按派系诗取名了,自然,续订派系也就失去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