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勤俭继世的楷模——与毛家同中有异的毛泽东外祖家

毛泽东童年时经常住在外祖家,因而外祖家的成员对毛泽东的成长起着很大作用。

毛泽东外祖家姓文,世居湘乡大坪乡唐家圫,距韶山冲仅 10 多里。毛泽东母亲嫁前叫文七妹。

关于文姓的起源,据《风俗通》记载:“周文王支庶,以谥为氏。”这就是说,文姓,得自于周武王追赠其父的谥号“文王”之“文”字。可见, 毛、文两家有着一个共同的始祖。

有趣的是,韶山一带的文氏家族与毛氏家族一样,原也世居于江西。北宋大观元年(1107 年),文辉璋落籍于湘乡长田坪(比毛姓早 274 年来到湘乡)。明成化十六年(1480 年),文辉璋的后裔迁居高冲(在今湘乡白田区) 双井湾,因为大坪与高冲为邻,所以,现韶山市大坪乡的文姓都来自高冲。

更为有趣的是,毛泽东的家境与外祖家,又有着惊人相似之处——都是先人从极度贫困的凄惨生活中,通过勤劳、节俭,精于操持,才慢慢好起来的,成为远近闻名的大户人家,并且都在本世纪二十年代先后中落下去。

文作霖是毛泽东的外曾祖父,即文七妹的祖父。外曾祖母贺氏十四岁嫁到文家时,上有高堂,又没有什么田产,靠佃种人家的地养家糊口,“君窘甚”,“拮据艰虞,殆难言状”,5 年以后高堂大人去世,小两口“先鸡鸣而起,后斗转而休”,辛勤地佃种人家的几亩水田,苦度时日,由于不堪生活的重压,当文作霖 27 岁这一年,即 1797 年 9 月 19 日,便过早地匆匆辞世。当时,其大儿子绵芳才 10 岁,略晓人事的他跪在父亲灵前失声痛哭,3 岁的绵薰望着僵硬的父亲乱哭乱叫,在贺氏的怀里,还抱着一个才 10 个月的婴儿绵姜,另外,还有连名字也没有的小女孩。

年轻丧夫,这是人生的一大不幸,然而,贺氏并没有被失去丈夫的巨大悲痛和落在身上的重担压垮。本来,在她嫁到文家时,由于公公年迈,婆婆早已去世,丈夫终日在外辛劳,她早就揽起全部的家务了。而现在,她成了全家里里外外的“一把手”。她精明能干、勤俭持家,节衣缩食到了几近苛刻程度。丈夫谢世后,她仍艰难地佃种着原来的那几亩薄田,并先让大儿子替人家放牛,每年只图攒得几担谷的收入,大儿子稍大以后,她就安排他改打月工,让二儿子接替大儿子看牛,后来三儿子也大了,便让他接替二儿子的活儿,又让二儿子打月工,大儿子做长工。在 3 个儿子都年轻力壮后,她

便安排他们贩田耕作,每年竟也有 30 多担稻谷的血汗收入。

贺氏的节俭持家传遍戚里,遐迩闻名,她深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绝不浪费每一粒粮食,她一看到猪吃完食后,嘴巴上沾着一粒米饭,也要用水把它洗下,牢记乡间“好吃当小赌”的古训,规定家里每天只准吃两顿饭, 从来不吃晚饭,并且,在农闲季节,只能吃上一顿硬饭,一顿只喝稀饭。“三年烂饭买匹马”,慢慢地,家里略有节余,3 个儿媳也先后娶进来,但她的节俭之风,未有丝毫放松。

当时,男人们在外打工,媳妇们在操持家务之余,全都替人用摇纺车纺纱织麻,从中攒点棉花布头,作为工钱,贺氏有了孙子以后,媳妇们更加辛劳,既要抚儿育女,又要纺纱织布,还要做家务,而婆婆尽管疼爱她的儿子、儿媳,但从不让他们有稍多的歇息,她规定她们每天得纺多少纱,织多少布, 如不能完成,则要遭到责备,儿媳们的劳累可想而知。婆婆每天吃两餐的习

惯并不因她的家境稍为好转而改变,这样,儿媳们颇有些受不了,尤其是夏天的日子又长,她们忍受不了辛劳之后饥饿的折磨,于是,有一天,儿媳们商量,在每天煮饭时,稍微多煮一点,瞒着婆婆和丈夫,悄悄地藏在一只水桶里,并在上面搞好伪装,待到每天晚上洗衣服或纺纱织布时,以做活为掩护,每人偷偷地吃上几口。

这样的日子倒也平静地过了一段时间,但是,一个纯偶然的“事件”被丈夫发现了。

文家养了一只狗,一天,这只狗引来了另一只狗,两只狗在屋内打起架来,“不小心”将藏饭的水桶打翻了,不巧正被从田间归来的大儿子碰上, 他颇感到奇怪:“水桶里怎么会有这些饭呢?”在他的再三盘问之下,媳妇们只好如实相告。

体贴妻子的绵芳只好硬着头皮将这事禀告母亲,并请母亲开恩:“现在条件好些了,晚餐的粮食已不成问题,您老看,是不是现在起每天吃三餐呢? 这样,吃饱了,也好多干活啊!”

贺老夫人善解人意,她欣然同意,这才改变了已坚持 30 年的老例规。就是靠这样的辛勤劳作和节衣缩食,文家日积月累,后来居然购得些田

地,并买下了唐家托房屋一栋。贺氏刚嫁到文家时,全家年收谷仅数石,到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已经发展到 20 多口人,拥有房屋 90 多间,田地 140 亩的大户人家。

贺氏的二儿子文绵黛就是毛泽东的外祖父。贺氏影响了文家几代人,她带领这个大家庭不但创造了一笔在当地颇有名声的家产,而且留给后人一片赞誉。

与勤劳和节俭一样,她的乐善好施同样远近闻名,为乡间所称道。在文氏富起来之后,少不了有些乡邻戚友为生计所迫前来借债,其中有的家道中落,无力偿还,贺老夫人总是予以体谅,把他们请来,茶饭相待,并且当场焚毁借券,永不追还。遇到年荒谷贵,贺氏倡议举家食粥,节省下来的稻米, 则送给那些饥肠寸断的穷人,“凡此落落大端,直烈丈夫所为,岂鄙吝一流所可同日语哉?”

由此可见,贺氏的孙女,也即毛泽东的母亲以及毛泽东本人与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1921 年毛泽东从长沙回到韶山,教育全家弟妹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国家,动员他们毁家兴邦,离开韶山前,也把与他家有经济往来的乡亲请来,把自己欠人家的债一一如数奉还,而别人欠他们的债,则宣布一概作废,并要当众把债条烧毁。其中有一个人怀着感激的心情,笑着对他说:“润之先生,感谢你的大恩大德,不要我们还债了。但是,请你用墨笔在借约上圈了再烧,免得我们死后,到阴间还要还给你父亲哩!”毛泽东爽朗地笑道:“银子都不要了,划几个圈还不更易。”随即将几张借约圈了圈然后付之一炬。

清光绪八年七月初六,即公元 1882 年 8 月 19 日,贺老夫人“无病而终”,

享寿 88 岁,儿孙们感念她的功德,请来道士,择吉地,选吉日,不惜山高路远,重金买下风水先生选中的吉地——毛泽东故居东北面不足一公里远的龙眼塘,将贺氏厚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