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学物理概念教学研究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

概念教学的一般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观察与实验:这是形成概念的起点,教师可选择一些学生生活经

验中与形成概念有密切关系的物理现象加以描述,可设计一些简单而又能说明问题的实验和一些典型的实验进行演示,也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些实验,还可以运用板画、图片、幻灯、电影、电视、微机等手段去展示一些相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这一阶段所要达到的目的,是为形成概念积累一些必要的感性认识。

  1. 抽象思维:这是由感性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将获得的感性认识,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摒弃现象和过程中那些表面的、偶然的、次要的等非本质的东西,突出反映现象和过程的本质的属性。为定义概念作好准备。

  2. 概念的定义:这是将已经获得的关于反映现象和过程的本质属性用简明而准确的语言形式和数学公式表述的阶段。看起来这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可是,要使学生能够选用较好的表述形式,清晰地给出概念的定义,仍然存在一个教学过程,而不应该设想为教师在此作出一个简单的“小结”就完了。在定义中,相近物理概念的比较,概念体系的种属关系,也是定义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要避免出现定义上的逻辑错误等。

  3. 阐明概念的意义:阐明物理概念的意义,实质上就是指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给出了定义,并不等于学生已经明确概念的意义。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形成概念而设计的观察和实验有相当的局限性,如不引导学生扩展对概念的认识的深广度就有可能造成对概念理解的片面性,对掌握概念和运用概念是很不利的。

  4. 在应用中巩固概念:巩固概念不单是指记忆概念的定义,单纯的记忆是没有意义的,应当引导学生将概念用于分析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在不同的问题中,概念的内涵会从不同方面得到反映,概念的外延也会从不同角度得到确定。在这个过程中将会构成一幅清晰的概念图象,并长期地保留在脑海中。以上叙述的是概念教学的一段过程,但并不要求每一个概念的教学过程都要遵循上述模式,按五个步骤一步一步地进行下去。实际上,有的概念,在中学物理中是不加定义而被直接引用的;有的概念在分析物理现象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很少被用到;有的概念并无直接的实验基础;有的概念,特别是有些物理量的定义牵涉到另外一些物理量的测量上的困难,因而概念教学过程的设计有相当的灵活性。(乔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