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课堂教学的新设计

一、实验装置的设计

目前,初中没有条件做气垫导轨实验,一般做斜面小车实验,效果不甚理想。主要原因有:(1)斜面与平面相接处不平滑,出现跳坎、造成大幅度减速、停顿或倾斜。(2)平面上辅不同的材料与底板接触不紧密, 材料表面有皱褶,阻力不均,造成倾斜。

改进方法:(1)如右图:两板截面做成两个对接的平三角。(2)在平面和斜面相接处装活动钢夹。(3)在平板边装平夹,将毛巾或棉布展开后嵌在夹里,且夹略高于滑道。

二、教法的设计

在教法上改用:自学为主、点拨为辅、实验贯穿,为帮助学生自学, 要拟出高质量的提纲,提纲的优劣决定本课的成败。

我拟的提纲是:(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揭示了谁与谁的关系?什么关系?(2)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根源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3)三次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小车三次从同一高度下滑,意味着什么?(4)利用观察的事实及推理,设计表格,归纳出结论?(5)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只凭经验得出的吗?他采用了什么方法?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学生根据提纲要求,通过阅读即可初步达到教学目的。再将事先录好的实验录像带播放,加以深化。这样做的好处是:(1)确保实验成功。(2)可在必要的地方停顿。(3)增加实验可见度。(4)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并可根据录像逐题讲解提纲中的问题。

三、德育的自然渗透

批判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是这节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向学生强调, 看待事物不能只凭片面经验,并向学生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当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推想,设计并填写了以下表格时,就已经成功地采用了“理想化模型”的方法。

运动表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玻璃

理想平面

光滑程度

不光滑

较光滑

光滑

很光滑

特别光滑

阻力大小

很大

较大

很小

等于 0

运动距离

较远

很远

无穷远

速度变化

较快

很慢

不变( V 恒定)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总结,使学生学会了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从而使问题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董丽萍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