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概念教学例证选择

一、例证的选择

所谓例证是指物理概念教学中所列举的物理事实,包括日常生活生产实际、自然界中物理现象、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亲自动手所做的实验等。初中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例证是他们学习和掌握概念的基础, 然而,一个物理概念的建立往往是分阶段进行的,不同阶段教学任务各异,例证的选择也应有所区别。

1.引入概念的例证选择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应使学生领会学习新概念的客观性和必要性,要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把他们的思维活动引向形成概念的正轨,这就要求所选择的例证新奇、生动、有趣、有疑。例如,为了引入“参照物”概念,教学中可举这样一个例证:一天,周师傅去火车站接一位物理爱好者。一见面,这位物理爱好者就说,“我很高兴,北京终于来到了我面前!”而周师傅却不以为然地说:“应该是你终于来到了北京。”于是老朋友之间便争辩开了,究竟谁说得对?让学生去充分讨论、评断。选择这样的例证导入“参照物”概念,引入自然,顺理成章,学生对为什么物理学中要有“参照物”概念感受深刻,并且,学生思维的火花也由此“引燃”。这就为下一步形成“参照物”的概念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2.形成概念的例证选择

概念产生于感性认识,但又高于感性认识。概念的形成过程就是认识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过程。概念引入后,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选择一些程序性较强的例证,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摒弃事物特殊的、次要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属性。例如,在形成“密度”概念的教学中,我们可演示如下一组实验:

实验一称出相同体积的铝块和铁块的质量,并比较它们的质量大小。

实验二分别称出不同的体积(V、2V 等)的铝块质量,研究它的质量跟体积之间的关系,算出并比较每次实验中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m/V,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实验三分别称出不同的体积(V、2V 等)的铁块的质量, 研究它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算出并比较每次实验中质量与对应的体积之比值 m/V,并跟实验二中 m/V 的比值进行对比,找出其规律性的东西。

通过上述三个例证的展现,学生很容易悟出,相同体积的不同物质的质量不同;同一物质的比值 m/V 相同;不同物质的比值 m/V 不同,进而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出“密度”概念,这时已是水到渠成了。

  1. 运用概念的例证选择

在概念形成的初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不全面、不深刻,甚至还存在某些错误的认识,对运用概念分析,解决有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也不熟悉。因此在概念初步建立起来后要及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运用概念。一方面要精心设计一些切合学生实际且又能完成教学任务的变式练习,另一方面要针对学生易出现的错误,有目的地选择一些典型例证, 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学生对概念认识的准确率。例如,在“密度”概念的

应用中,学生往往容易用纯数学观点去看待公式ρ=m/V 中各量之间的关系,误认为ρ与 m 成正比,与 V 成反比。针对这种错误认识,我们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知识与密度概念进行类比。例如到商店去购买某种铅笔,很显然,购买的支数越多付款就越多,但无论买多少支,所付的款数与支数之比(即单价)却保持不变,单价与购买的支数和所付的总款数均无关,这就是铅笔价值的反映。与铅笔单价相类比,很容易使学生知道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虽然可由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来求得,但它与质量和体积均无关系。

  1. 深化概念的例证选择

新课教学中,由于受学生认识水平、教学计划及课程编排等诸方面因素的限制,许多物理概念不可能一下讲深讲透,而是逐层加深,不断扩展的。因此,在复习课上教师应选择一些对比性好且具有贯通作用的例证,把一些具有内在联系的知识串起来,使学生对所学概念有较全面的认识,从而形成知识体系。

如“浮力”一章的复习课中,我们可选择这样的实验:首先将一长方体石蜡块用力按入盛水的容器中,放手后让学生观察现象(设问:石蜡块为何会上浮?)。然后将石蜡块放在一平底玻璃器皿的底部,使之紧密接触,用玻璃捧压着蜡块,缓缓地注水于器皿中,使蜡块全部浸没在水中,拿开玻璃棒,让学生观察蜡块是否上浮(设问:在这种情况下, 石蜡块为何在水中不上浮呢?)。再用玻璃棒轻轻拨动蜡块让水浸入蜡块底部,令学生观察蜡块是否上浮。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学生就会知道:①浮力是力,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的作用。②浮力方向是竖直向上的。③压力差是产生浮力的原因。④阿基米德定律仅反映了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未揭示出浮力的实质等等。

二、选择例证的原则

每一个物理概念都包含着大量的物理事实,在教学中强调重视感性认识,但选择例证并非“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应从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水平与生活环境实际出发,作出恰当选择。若不注意选择,例证即使再多,也只可能是堆零碎不全、甚至是错误的材料,很难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因此,选择例证切忌随心所欲,信手拈来,应遵循某些原则。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主要应遵循如下几条基本原则:1.科学性原则即所选择的例证必须真实可靠,正确无误,并且是形成科学概念所必需的。

  1. 典型性原则即所选择的例证具有代表性,能够顾全到不同角度、方面和方式,完整、准确地阐释事物的本质属性,同时也要具备趣味性和启发性。

  2. 直觉性原则即所选择的例证应是初中生凭自己的感官亲身感知或凭他们的感觉经验所能认同的,因为初中学生主要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抽象思维与想象能力水平比较低。实践证明:“看得见,摸得着” 的例证才便于他们接受、理解。

  3. 悖常原则即所选择的例证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形成的非科学观念相冲突,从而修正他们原有的认知结构,完成顺应过程。初中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前,一直生活在物理世界,并在自发地进行学习,但他们受感知范围及认识水平的限制,使之往往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而错

误地将非本质的东西作为本质的东西,形成一些与科学知识不一致的日常观念。教师选择例证就不能无视“学前概念”影响,只有所选择的例证具有悖常性,使学生克服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才能真正达到同化科学知识的目的。

  1. 层进原则即在同时选择几个例证时,根据初中学生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例证选择与安排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浅入深,层层相扣, 逐渐逼近概念的本质,以致使学生对概念形成完整深刻的认识。

(刘发科欧忠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