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典型习题的使用

在高中物理总复习阶段,掌握不好很容易陷入题海之中。近几年高考题目,出自课本的或由课本变形而来的题目占到 50%左右。如何用好课本,提高复习效率是教与学中需要认真解决的问题。现着重阐述用好课本的典型习题做到精讲精练,提高学生归纳总结能力的做法。

一、引入、讨论

高中物理《选修本》第 129 页第 5 题。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有一辆平板车,一个人站在这辆平板车上,用一个大锤敲打车的左端(图 1)。在锤的连续敲打下,这辆车能持续地向右驶去吗?说明你回答的理由。

**分析:**人和车是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理,他们所受的外力之和为零, 总动量守恒。由于人和车的初动量为零,如果车在锤的连续敲打下能持续地向右驶去,那么人和车的总动量就不为零。这违背了动量守恒定律, 因此是不可能的,所以这辆平板车不能持续地向右驶去。

需要说明的细节问题。在人举锤过程中车向右行驶,当锤停在空中时,车也停止运动;当锤摆下过程中,车向左运动;当锤敲车之后,锤和车均停止运动。即上述整个过程中车只能晃动,而不能持续向右运动, 因为时刻动量守恒。

二、变化、归类

问题 1:若人手中无锤,人在车上行走结果又如何?答:仍不能使车持续运动。当人走时车会向反方向运动,当人停止运动时车也停止运动。

问题 2:在问题 1 中,人的运动速度与车的运动速度有什么关系? 答:由于动量定恒,系统初动量为零,速度与它们的质量成反比。

问题 3:若人以一定的速度冲上小车,并停在车上,结果又怎样? 答:人和车相互作用,动量守恒。当人停在车上后,人将与车以一

定的速度匀速运动,速度方向与人上车之前速度同向。(如 1993 年高考

试卷第 24 题)

问题 4:在问题 3 中,若冲上小车的是一质量为 m 有木块,它的速度为 v1。车与木块的摩擦系数为μ,木块从小车的一端冲向另一端,刚好停在另一端点。车长为 l,小车质量为 M(图 2)。则在这个过程中小车的位移为多大(不计木块的大小)?

解:设小车的位移为 s,木块停在小车上之后,它们的共同速度为 v2。

对车由动能定理得fs = Mv2/2—0 ①

f=μmgq ②

木块与车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 mv1=(M+m)v2 ③

联立①②③得 s=Mmv2/2μg(M+m) 2

问题 5:在问题 4 中,木块和小车的动能守恒吗?

答:动能不守恒。因为它们之间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之和为负值, 即-f(l+s)+fs=−fl。此负功的数量即为系统动能转化为内能的数量

(如 1992 年高考试卷第 31 题)。

问题 6:若原题中欲使小车持续运动应采取什么办法?

答:可将人手中的锤向左边扔出,此即为反冲运动的代表。常见题

型有打炮,从船中向外扔货物等(如 1987 年高考试题第五题)。

(马占林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