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习题的归类研究

一、显性同类题

这类题的特点是物理模型相似,待求量相同,一看便知道遵循同一物理规律,有共同的解题方法。如下面三道题:

【例 1】如图 1 所示,长为 l 的导体棒原来不带电,现将一带电量为 q 的点电荷放在距棒左端 R 处,当到达静电平衡后,棒上的感应电荷

 l  2

在棒的中点Ο处的场强大小等于。  kq / R + 2

【例 2】一个带电量为 q 的点电荷与一个不带电的半径为 r 的实心球形导体相互位置如图 2 所示,在静电平衡时,球上的感应电荷在 C 点

 3  2

产生的场强大小是 。 kq/Ρ+ 4 r

【例 3】两点电荷 A 和 B。带电量分别为 q 和—q,相距为 R,若在两电荷连线中点处放一半径为 r 的不带电的金属球壳,如图 3 所示,则球壳上感应电荷在该中点处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8kq/R2

这三道题都是求感应电荷在导体内某点场强大小的,可属同一类。但这类题若从感应电荷着手去解对中学生是比较困难的,如能从“静电平衡”寻找突破口,找出解题的关键所在——导体棒或金属球内部场强为零,因而感应电荷在某点的场强与 q(或 q 和—q)在该点的场强等大而反向,则很容易求出结果。对这种同类题,我们可以通过解其中一道题而总结出解这一类题的方法和规律,从而达到解一题会一类,以少胜多的目的。

二、隐性同类题

这类题的物理情境各异,物理内容不尽相同,各物理模型中本质的共同的规律比较隐蔽,不易直接识别。如下面三道题:

【例 1】如图 4 所示,在光滑的桌面上放一质量为 M 的小车,在小车的平台上有一质量可忽略的弹簧,一端固定在平台上,另一端用质量为 m 的小球将弹簧压缩一定的距离后用细线捆住,用手将小车固定在桌

面上,然后烧断捆小球的细线,小球就被弹出,落在车上A点,OA=s,

如果小车不固定而烧断细线,球将落在何处?设小车足够长,球不致落

在车外。

【例 2】质量为 m 的子弹沿水平方向以速度0与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 M,厚度为 d 的木块发生正碰,

d

当木块固定不动时,子弹能射入 2 深度处停下,如果木块能自由滑

 M d

动,则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是多少?d' =

Μ + μ · 2

【例 3】一个质量为 m 的人在地面上立定跳远,最多可跳 L 米,假设

他立在质量为 M 的船头上,跳到河岸上(岸与船等高),则船头距河

岸的距离最大不能超过多少米? L' ≤ 2M 

 2M + m L

这三道题表达方式不同,情况不同,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任何联

系。但只要认真审题,仔细推敲,就不难洞察到它们本质上的共同点:

①都属“固定与不固定”问题;②系统在前后两种情况下的总能量均相同;③后一种情况都遵循动量守恒定律,抓住了这个本质,便能快速地同时解决三个问题。把这样的几道题目放在一起讨论,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题的敏捷性。

三、辩异识同巧解同类题

解答同类题的关键一是辩异识同,二是知识迁移。在解题时要善于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透过表面现象抓住本质因素。要将题中的物理现象与熟悉的同类物理模型相比较,分析异同,寻找出内在联系和相同之处,然后把熟悉的题目的解法或结论借鉴过来,这样往往可将问题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如下面两题。

【例 1】如图 5 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放置 A、B 两个物体,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其中 B 物体上固定着一只质量不计的弹簧并静止在水平面上,A 物体以速度 r0 逼近 B 物体,当 B

物体的速度v0

= 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最近?

m1 v 

1 + m2

【例 2】如图 6 所示,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的 A、B 两物体用一根轻弹簧相连,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力向左推 A 物体,压缩弹簧,已知外力做功 W,若突然撤去外力,则从 B 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过程中,

 m2 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值为

。  m + m W

1 2

从物理模型的相似性,容易看出这两题是同类的。虽然物理过程有异,但待求量的实质是相同的,因为当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小(或最大) 时,弹簧的压缩(或伸长)量最大,因而弹性势能亦最大。尽管如此, 学生对这样一个物理模型还是比较陌生的,且由于 A、B 两物体的运动情况较复杂,学生分析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特别是,究竟 A、B 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弹簧的弹性势能才达最大?学生更感棘手。若能联想到两物体作完全非弹性碰撞这一熟悉模型,并借鉴其结论:碰撞过程动能损的最大,碰后两物体以共同速度一起运动,则能引发灵感,启示解题思路: 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意味着 A 物体(也即 A、B 系统)的动能损失最大, 此时刻 A、B 物体应具有相同的速度。据此,这两道题便很容易得到解决。可见,这样巧思妙解,不必对 A、B 两物体的运动过程和作详细的分析。大大提高了解题的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借鉴,并非是生搬硬套,不分析题目的异同而作机械的套用。问题同熟知的另一同类问题联系起来,从比较生疏的物理现象联想到熟悉的物理情境,从而将熟悉的物理问题的分析方法、解题思路和技巧迁移到新的物理问题中,这样做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和提高解题的速度。

(郑荣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