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三年高考题谈高中物理总复习

一、不回避陈题,但又陈题出新

在近几年高考题中,都先后出现过曾经考过,或者是常见的优秀陈题,但在这些题的基础上又作了改编,使常规题出新意。例如 1994 年高

考第 1 题(如图 1 所示)就是一道关于竖直上抛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线的选择题。此题曾在 1980 年、1988 年考过,考查问题完全相同, 但 4 个选项中有 2 个被改变了。1994 年的 4 个选项见图 1。

1988 年的 4 个选项见图 2。

1980 年考查的是竖直上抛运动物体速度随时间 t 的变化关系,其 4 个选项见图 3。

又如 1994 年第 26 题是一道关于游标卡尺读数的问题。然而,这个

问题在 1981 年、 1986 年、 1993 年考过,但 1981 年、1986 年考查的是游标尺上有 10 个小刻度的读数,1993 年、1994 年考查的是游标尺上有 20 小刻度的读数。

**启示:**在高中物理总复习中,要注重常规习题,特别是那些优秀陈题的教学与训练,并善于陈题变新,加强一题多变教学,强化审题能力培养,防止死记硬背,克服机械模仿,减少偶然失误。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理解

在近三年高考题中,出现了一些利用物理概念的定义来解答的题目。旨在表明高考十分重视学生理解能力的考核,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灵活运用。

例如 1993 年高考第 17 题就是一道关于照明电路中白炽灯通电后, 电压随电流变化的关系图线题。只要学生对电阻定义式 R=U/I 理解透彻, 并结合“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便可作出正确判断。然而, 不少考生不能从图象中曲线斜率上去发现问题,导致判断困难,甚至判断错误。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对 R=U/I 的理解不深刻。

又如 1995 年高考第 11 题,是一个关于交流电有效值的考题。如果考生能真正理解交流电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来规定的,那么,他就能紧紧抓住电流发热计算公式 Q=FRt 来求解。但是,不少考生即使认识到本题中的交流电不是正弦交流电,也错误地导用正弦交流电有效值与最大值之间的关系,这明显地说明他们根本没有明确交流电有效值的定义。

**启示:**在高中物理总复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以求对基础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运用。事实上,理解能力是其他能力的基础,是高考考核的能力中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只有把物理知识和问题理解了,才谈得上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例如物理语言的转化、物理习题的审题、隐含条件的寻找等,都离不开“理解”能力。因此,我们要有意识地选编一些类似的问题对学生进行训练,并要渗透在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各部分之中。

三、一题多解,年年出现

近几年高考题中都出现了多种解法的考试题,如 1993 年高考第 31

题, 1994 年第 30 题, 1995 年第 29 题,还有 1989 年第 34 题,1990

年第 33 题,1991 年第 34 题,1992 年第 31 题等,都是少则可列出两种解法,多则可列出十多种解法的试题。这些优秀试题的出现,为考生提供了更多的成功地解答试题的机会和可能,真正地体现了“高考把对能力的考核放在首位”的命题原则。

**启示:**在高中物理总复习中,这就要求我们站在科学方法论的高度上研究题型,分类归纳,精选例题、习题,重在思维方法的培养,加强一题多解训练,力求以一当十,真正地开阔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维。

四、选择题减少,非选择题增加

1993 年、1994 年的选择题数目都由过去的 21 个减少为 19 个,而1995

年又减少为 18 个,但计算题却由过去的 3 个增加为 4 个。选择题分值比重由过去的 50%减少到去年的 45.3%,非选择题的分值比重由过去的 50% 增加到去年的 54.7%。

**启示:**在物理复习教学中,既要强化选择题教学,又要重视非选择题训练,还要强化解题过程书写的规范化训练。要求学生解题时做到: “认真分析,判断有据,推理严密,书写规范,语言顺畅,表达准确”。逐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准确的表达能力和细致的计算能力。

五、难、中、易试题的比例稳定

近几年高考题真正地体现了易、中、难比例,始终控制在 3∶5∶2 的比例上不变,完全符合考试说明中关于试题难度的控制标准。

**启示:**在高中物理总复习中,为了大面积地提高质量,让更多的人进入高考的最低控制线以内,就应着眼于高考题中 80%,即 120 分的中低档题。我们的做法是宁肯丢掉 30 分,也绝不放过 120 分。试想如果考生

能得到 120 分的 90%,就有 108 分,上大专线也就不成多大问题了。例如

1994 年的有效分是 105 分, 1995 年的有效分是 98 分,它们都没超过

108 分。

六、实验题量增加,题型多变

近几年高考实验题至少在 5 个以上,题型已不拘泥于过去的一两个大题,而是将实验内容渗透到选择与填空中去,既有单选题、多选题, 又有填空题、作图题、连线题。另一方面,考查的内容也不只是局限于过去的学生实验,还要考查演示实验,如 1994 年的第 13 题、1995 年的

第 6 题,既考一个完整的实验,又考某一个实验的部分内容或某个操作步骤,还考常用仪器的使用。总之,高考物理实验试题的物理情境、设问方式越来越新颖。

**启示:**在高中物理总复习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实验有力的迁移,增强应变能力。在教学中要像重视知识教学和解题训练那样去重视实验(包括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教学与复习。我们的做法是在新课教学中,在已完成好每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在复习教学中指出相应实验学习中应注意的方面,在单元练习中又编入足够数量的实验试题,在高考前搞一次开放实验,让每个学生都亲自再参与,亲自再动手,直到会做为止。

七、压轴题新颖灵活

具有指挥棒作用的高考题,不仅考虑到有利于中学教学的一面,而且已顾及到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的一面,因此每年的高考物理试题,特别是近几年高考试题的最后一题,都是综合性强,考查知识容量大,题

目新颖、灵活,能力要求较高的引人注目的高难度的压轴题。其主要特点是研究对象多,物理过程复杂,知识容量大,隐含条件深刻,解题方法多样,数学联系紧密,题型新。不仅如此,就是在客观题中也有一些构思新颖别致,设问灵活多变的小压轴题。如 1993 年的第 10 题、12 题、13 题、21 题,1994 年的第 11 题、13 题、16 题、27 题,1995 年的第 11 题、25 题等,都使不少考生煞费苦心也难以正确作答。倘若学生平时基础好、善于分析思考、能力强、技巧活,面对此类压轴题,也能遇题不惊,思路清晰,从容解答,取得好成绩的。

**启示:**在物理总复习中,完全没有必要去练习大量的难题、新题, 更不必去猜题、押题,而应着手教给学生对问题转化的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技巧,如类比法、等效法、整体法与隔离法、逆向思维法等。引导学生总结审题的科学方法,使学生养成善于审题,善于分析类比,善于从关键字词句中寻找解题突破口,善于一题多解、多联的良好习惯,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能力的提高。

(夏贻勤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