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了,你还外行!”
谢 晋新中国成立以后,百废待兴,党和政府对各行各业充实干部,加强领导。
当时主管电影工作的是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夏衍同志。夏公是电影界的前辈, 当然是懂行的。而具体抓电影创作、生产等工作的是刚从中南局调来当电影局副局长的陈荒煤同志。他是搞评论、文学工作的,对电影生产规律,确实不很内行。他上任之后,努力做了不少工作,但自己总觉得对这一业务不是很熟悉的。有次在国务院向周总理汇报工作时,讲到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许是出于谦逊,或是作自我批评,更是对领导表示愧意,说自己本是搞文学的, 对电影是外行,以致有些工作没做好,因为一连讲了几次“外行”的词儿, 周总理就插话问:“荒煤,你调到电影界有几年了?”荒煤同志回答说:“三年了。”总理马上严肃地说。“三年了,你还外行!”
总理这句带有感叹色彩的批评,给荒煤同志很大的刺激,对他以后的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从此,他不敢再说自己是外行,而是专心钻进电影业务中去。以后几年,他在抓创作时,无论是提意见,指导生产,安排计划都较符合电影工作的规律,大家也喜欢和他谈创作,谈业务,听他作报告。他真正成为具有较高威信的“内行”了。在我拍了《红色娘子军》以后,有次在火车上跟他同在一个车厢,他谈起了总理的这句话,事隔几年,仍很感慨又很遗憾。他说:虽然搞电影工作七八年了,比较熟悉了,你们送来的剧本, 看了,也谈了,但我没有像夏衍同志那样能看分镜头剧本,夏公可以在分镜头剧木上批注详细的具体的诸如镜头作用、长短等意见,我就不能,只能笼统的谈一些意见和看法。接着又很诚挚地说:哪一年有点空,把工作安排一下,到你的摄制组去蹲点,专心待一段时间,看你们是怎样分镜头,怎样具体拍摄的。很遗憾,他的这个愿望因历史的原因没有实现。
在掌握社会主义电影的创作、生产方面,我们确实走过不少弯路。由于当年领导电影生产的同志不断摸索,总结经验,终于逐步掌握了电影生产的规律。但一次又一次的政治运动,“左”的路线,在文艺界刮起了一阵又一阵的风暴,在“文革”前,夏衍、陈荒煤被诬为“夏、陈文艺黑线”的代表, 终于被迫离开了电影界。
时隔几十年,当我想起周总理的这句话“三年了,你还外行”,仍感触很深。我认为,总理这句话不仅是对主管某一项业务的干部提出严格要求, 任何事物,任何工作都有它的规律,熟悉了,掌握了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我们知道周恩来同志是政治家也是军事家,对各项工作有丰富的经验和广博的知识,但在担任总理以后,也有许多方面是新的事物。正是由于他善于由外行变内行,才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把中国治理得有条不紊,博得人民群众的爱戴。在他看来,党和政府派你来到这个岗位,领导这门工作,你就应该从“外行”尽快地作调查研究,接近群众,刻苦学习,摸清规律,变成一个内行。你不能老是拿外行来搪塞,好象我是外行,工作没做好是应该的。当时荒煤同志如果刚调任三个月、半年,说“我是外行”情有可原,不致挨批。可是已经三年了。从他自己来说可能以为时间不长,而在总理看来,三年就不算短了,你还没有掌握工作规律,自称“外行”,就不可原谅了。周总理 30 多年前说的这一句话,在今天仍然对我们有启迪,我们主管各项工作的干部应该从“外行”尽快变成“内行”。搞科学有科学的规律,搞商业有
商业的规律,商业的规律不同于文艺的现律,即使在文艺领域中,音乐有音乐的规律,电影有电影的规律。当然,我们不要求领导干部的水平达到导演、摄影师的专业水平,但应该要求尊重各个行业的规律!今天在纪念周总理时, 温故知新,重提“三年了,你还外行”这句话,我认为仍有现实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