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历史镜头
陆 方前不久,在第十届电影百花奖的发奖大会上,我偶然看到了一段珍贵的
纪录影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自为第二届百花奖发奖的生动场面,真实地再现在眼前。意外的心灵撞击,使我禁不住热泪盈眶,又一次想起 25 年前, 就在北京政协礼堂⋯⋯同一个舞台上发生的激动人心的一页。
那是 1963 年的春天,我做为第二届百花奖最佳短纪录片《人民公敌蒋介石》的编辑,代表摄制组到政协礼堂去领奖。那时候,我还很年轻,听说周总理将亲自为我们发奖,心情特别激动,高兴得真想跳起来。由于我是第一次出席那样隆重的场面,在参加领奖的许多电影界老前辈和名导演、名演员面前,感到十分拘谨与胆怯。上台领奖时,我走在人后,心中还默默念叨着: “我是个军人,千万可别忘了向周总理敬礼呀!”台上,记者簇拥,人声鼎沸,镁光灯不停地闪烁,时间显得分外短促,使我几乎都没有看清周总理慈祥的笑脸。我怀着十分遗憾的心情顺着人流走进后台,恍惚间听到有人在喊: “请大家不要走散,到会议厅集合,周总理还要和大家一起照相留念。”这好消息顿时又使我振奋起来。
当周总理和陈毅副总理谈笑风生地走进会议厅时,张瑞芳同志(“李双双”的扮演者)、王苹同志(《槐树庄》的导演)都迎了上去。周总理热情地和大家握手,打招呼,忽然看到站在门边,人群后面的张良同志(《哥俩好》中的大虎、二虎的扮演者)和我,他走过来,拉起我们的手亲切而又风趣地说:“不,不,今天你们是主角,让我来当导演。我们要请年纪最大的杨小仲同志(戏曲片《三打白骨精》的导演)坐中间,瑞芳和王苹同志坐在他两边,⋯⋯我呢,就和解放军同志坐在一起。”他用温暖的手拉着张良和我,在他的两边坐下,又回头询问大家:“你们说这样好不好啊?我也是个解放军嘛!”在大家一片欢声笑语中,我紧张拘谨的情绪早已消失,而摄影师也就在大家情绪最好的瞬间,拍下了这张令人难忘的照片。
但是,更使我终生难忘的,还不仅是照片上可以看到的这些。就在这次发奖大会后不久,周恩来总理又接见了八一电影厂和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厂参加拍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摄影同志们。我虽然也是《自卫反击》那部纪录片的编辑之一,这次却未能前去。周总理在座谈会上问道:“八一厂编辑《人民公敌蒋介石》那部短片的女同志来了没有?在百花奖发奖的那天, 后来在联欢跳舞的时候,我没有找到她。我想告诉她,那部短片在紧密配合形势与任务方面(当时正是台湾国民党军队妄图袭扰东南沿海大陆的时候), 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教育作用;可是,影片在政治上还不够成熟。蒋介石这个人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参加过国共合作,后来发动了‘四一二’政变; 抗日战争时期又一次国共合作,后来又发动了皖南事变⋯⋯,我和他打过很多年交道嘛,要知道历史上的事情是复杂的,人也是很复杂的呀,影片表现得过于简单了。”当同志们事后把周总理的指示转告给我时,我又是多么激动啊!我没有想到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在百忙中竟然还记得这部短纪录片! 虽然我十分遗憾,错过了这样好的机会,没有能亲自聆听周总理精辟深邃的教诲,但是,周总理对年轻一代电影工作者无微不至的关怀,却使我镌刻在心间,永难忘怀!尽管岁月流逝,但是在后来的 25 年间,每当接受一项新的纪录片编辑任务,每当在工作中取得一点进步,或是又走上那类似的舞台去
领奖的时候,我都还会想起敬爱的周总理。他那亲切的教诲始终鞭策着我, 要努力学习、努力实践,力求使自己所从事的新闻纪录片的创作,能在政治上、艺术上逐渐成熟起来,既要能反映时代精神,紧密结合形势发展的需要, 又要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如今,这张照片我已珍藏了 25 年,每次看到它,都使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干;每次看到它,都引起我对敬爱的周总理的无尽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