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内脑外脑时不我待

联丰厂开张以后,一片兴旺景象,产品源源出去,客户纷纷进来,把个蒋梦兰乐得什么似的。

客户来到联丰厂,免不了带着好奇的心理,去看看这个,摸摸那个,想知道“敲敲打打造大塔”的村办小厂究竟有什么秘密。

一天,几个订货的客人在酒足饭饱以后,信步来到车间参观,东摸摸, 西看看,顺便偷点拳头,摸点行情。哪知一与几个青年职工交口,便问出了破绽。

要知道这些采购员、供销员,看上去油嘴滑舌,其实大都是一些行家里手,见多识广,知道什么叫参数、性能、工艺、规格。

“这是什么牌子的聚脂?” “大概是上海货。” “那个框架的铁皮该用几毫米?” “可能是半个手指头厚。” “请问在潮湿的天气干燥多少时间?”

“呵!啊!那要去问厂长、问技术员。”几个青工被问得张口结舌,闹了一个大红脸。

青工当场出洋相,使蒋梦兰急出了一身冷汗。开始是埋怨职工不争气, 后来一想责怪的应是自己: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时不我待。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政策似春风化雨。前几年冷却塔厂无非寥寥几家,可谓“只此一家别无分设”,如今眼睛一眨,懒孵鸡娘变鸭,冷却塔厂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你还能“皇帝女儿不愁嫁”?

蒋梦兰意识到:市场的竞争其实就是技术的竞争。要想求生存,争发展, 必须培养人才,提高技术能力。

蒋梦兰从长计议:要解决技术问题,我们已走了“三梯登高”之路,尝到了甜头,但总不能老是依赖外力的支援,我们更要培养自己的技术力量, 提高本身的整体素质。

于是他就走了“造血增氧,孵鸡生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