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如何阅读史料

历史材料在近几年的高考中出现较多,而且不仅仅出现在材料解析题中,而同渗透到问答题里。此类题型重在考察学生的能力。但从近年来的高考成绩看,学生的得分率并不高,而读不懂材料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只有读懂材料,才能解决问题,现就如何读史料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点体会。对历史材料,我认为首先要分清其所属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类型,从材

料的背景、表层和深层含意等方面去分析,去阅读。现仅举几个例子予以分析。

例 1:阅读下列史料:“1863 年 1 月 1 日起,凡在当地人民尚在反抗合众国的任何一州内,或一州的指明地区之内,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以上材料是林肯 1862 年 9 月 22 日发表的一份宣言)。请回答:

(l)此宣言的名称;

  1. 林肯发表此宣言的原因;

  2. 此宣言的发表有何意义?

分析:此段材料属文献性材料。从此材料的出现背景看,关键要素是: “1862 年 9 月 22 日(时间)”、“林肯(人物)”和“宣言(属性)”, 抓住这三要素,联系所学过的历史知识,就能知道此材料是美国南北战争中林肯发表的宣言的部分内容,再联系教材,林肯在美国内战中发表的宣言有两个:《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从材料的字面判断,属《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因此,其正确答案为:

  1.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 战争初期反方失利,人民要求废除奴隶制的呼声越来越高。

  3. 调动了广大奴隶的积极性,扭转了战局。

此类材料,一般来说注意材料的时间、国别、人物是背景理解的关键要素,表层字间意义的理解也是主要因素。

例 2: 阅 读 下 列 内 容 , 然 后 回 答 问 题 : “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

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 20 年,并且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的关键的开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语。

请回答:

  1. “危机加剧”是因为“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引起的吗?为什么?

  2. 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这一“目的”的实质是什么?

分析:此类材料属人物讲话类,理解这类材料的关键是从讲话人身份、地位、阶级立场等方面入手。此题的关键要素是“英国历史学家马士”,抓住这一点就不难看出阶级立场(站在英国资产阶级立场上),马士对鸦片战争起因的看法完全是错误的。答案是:

(l)不是。其主要原因是英国要坚持鸦片贸易,破坏中国禁烟运动。

(2)马士认为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要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其实质是侵略和掠夺中国。

例 3: 阅 读 下 列 材 料 : “高皇帝之子弟各有分地,今贼臣晁错擅适诸侯,削夺之地,以故反名

为西共诸错,复故地而罢。

(引吴王刘濞语)请回答:

  1. 此段材料反映了我国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 分析刘濞所言是否正确?

分析:此类材料属评价历史人物类,同时也属人物讲话类。因此对这类材料应先从材料背景去考虑评价人物的阶级立场,然后联系被评价人的有关活动与对他的评价作比较看是否有差异,最后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评价人物。此题的关键要素是刘濞(从背景上理解),而刘濞是“七国之乱”反叛首领,其言语必然为其反叛服务。从字面上看是把诛晁错作为其反叛借口。而晁错的主要活动从历史教材上看是“削藩”,可见刘濞对“晁错削藩”极为不满。但晁错的“削藩”建议是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措施,他不是贼,而是一位对历史有贡献的政治家。因此答案是:

  1. 反映了“七国之乱”。

  2. 刘濞之语不正确。

例 4:阅读下列材料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说:“我们没有永远的朋友, 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这是英国长期以来的外交思想,联系从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到 20 世纪

20 年代英法关系的变化及原因,说明英国对法国政策是如何体现这一思想的。

分析:此题属材料问答题。

从材料字面上看,材料反映了英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根本无正义与不正义的原则。同时,说是英国长期的外交思想,“长期”二字大有文章。

再联系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1804 年)到 20 世纪 20 年代(到 1929 年)

的时限,就能看出此题要求答出从 1804 年到 1929 年英国对法国采取了什么样反反复复的外交政策,是怎样维护英国自身利益的

此题难度较大,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史料的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记忆和归纳的概括能力,题目中的每一个字都不能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