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扬言决战失败就”自杀”
在中共中央军委研究淮海战役的同时,蒋介石也没有闲着,也在思考着如何与解放军进行中原大决战。
济南战役后。蒋介石意识到,在济南已处于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若及早撤退,不仅可以使 7 万蒋军不致束手就歼,还可增强徐州的力量。他在同美军顾问团团长巴大维会晤时,表示要加强战略战术研究,“借使在济南所犯的错误不致重复”。蒋介石倒也不失有点自知之明。但是,或许是他的忘性大大,或许是政治上的需求决定他在军事上不可能有明智之举。就在他说过这话之后不久,东北的国民党军精锐之师,又由于他的撤守不定而陷入绝境, 临到徐州战起,蒋介石依然拿不定主意。
蒋介石的犹豫不决给参谋总长顾祝同带来无穷的麻烦和责难。对下面一会说在徐州打,一会说在江淮打,一会说坚守,一会又说不一定死守。弄得下面莫衷一是,火气冲天,明知不怨顾祝同,但还是骂他是个“吃干饭的!”
直到 11 月 5 日,也就是淮海大战爆发的前一天,顾祝同受蒋介石的指派, 到徐州与刘峙等人商量作战方案时,仍然是带着撤守淮河与守徐州的两个方案,征求意见。经过一番唇枪舌剑的争论,大部分的兵团司令官“以为时机已晚,敌前撤退,最为不利”,“不如依托徐州拼一阵子”。蒋介石才定下了徐、淮决战的方案。
蒋介石的打算是:徐、淮决战按“一点两线”配备,以徐州为核心,以徐东的陇海线和徐南的津浦线为两段,以邱清泉、黄百韬、李弥、孙元良四个兵团为主力,再以冯治安、刘汝明、李延年等绥靖区部队配合,在宽 300
里、深 200 里的丁字一横的陇海和丁字一竖的津浦线上,构成防御体系,与“共军”首先进行防御,而后进行决战。
蒋介石的战略是确定了,可是却无人挂帅。蒋介石希望由白崇禧来负责, 然而白崇禧与李宗仁同属桂系,并非蒋介石的嫡系黄埔系。在蒋军接连失败之际,白崇禧一心盼着蒋介石早日下台,好由“副总统”李宗仁取而代之, 故坚决推托,以致蒋介石已按捺不住,骂他是“落井下石,见死不救!”而顾祝同等人又担心白崇禧兵权大重,不好对付。
在此情况之下,蒋介石只得下决心亲自指挥徐、淮决战。他说:“抽调两总,指挥徐、淮决战,由我亲自负责!党国存亡,就在徐、淮一战!如果这次作战失败,长江不保,南京陷落,在我撤出南京时,我就到中山陵自尽,
你们谁也别拦我!”
与敌人分崩离析的局面恰好相反,我党我军和解放区人民表现出坚如磐石般的团结,在淮海战场,这种团结表现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