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是韩信,决不打背水战

8 月 26 日晚上,强渡汝河后的刘、邓大军风驰电掣般地来到淮河边上。淮河急流湍湍、波光激滋地横亘在面前。只有渡过淮河,才能进入大别山。

然而,当刘伯承、邓小平来到待渡地点时,先头部队仅仅找到几只小船, 这对于要过河的千军万马来说,根本无济于事。不要说渡一个纵队或者一个旅,连指挥部也渡不过去。

情况万分紧急。刘伯承分析战场形势,“天亮前如果我们不能顺利渡过

河去,背后敌人重兵一到,我们只得背水一战,或遭敌人半渡之击,这是多么危险的情势!”

先头部队也有难处。我军进军十分神速,刚打过汝河,连夜就赶到了淮河边,先头部队即使生出三头六臂,准备工作也是来不及的。所以刘、邓并没有深责先头部队的指挥员,而是把严重的形势告诉他们,并严肃地命令说: “要抓紧抢渡,多派人去找船!整顿渡点纪律,注意保持秩序!”

凌晨两点,刘伯承、邓小平在淮河边的一家农民屋里召开了大军渡淮指挥部会议。

参谋长李达报告情况说:“敌人四十八师、三师、五十八师、七师、十师、六十五师、五十二师和骑一旅,其先头部队共 19 个旅,正在我们背后追

赶,敌人十五师的先头部队,距我后卫部队五十四团,只有 30 多里路,用不着等到天亮,即可能打响。”

此时,左路军三纵和右路军一纵均已渡过淮河,隔在淮河北岸的是大军指挥部所率的二、六纵队中路军。二、六纵队合力作战也只有 6 个旅的兵力,

要对付敌人 19 个旅,又是敌众我寡,我军势孤力单,何况前面有淮河阻拦, 情况确实万分危急。

邓小平经过深恩熟虑,他果断明智地分析着情况:“情况十分紧急,时间已不等人!敌人想逼我们背水而战,哪有那么容易!我们不是韩信,决不打背水战!因为被人陷于死地,生不生便由不得自己!我们不是符融,敌人休想击我半渡!”讲到这里,邓小平稍稍提高了声调,十分明确他说:“我意请伯承同志提前渡河,掌握已经渡河的部队,实行展开;李达同志留在这里,继续组织渡河,能渡多少,就渡多少;我负责断后!”

邓小平的话虽不多,但言简而意赅。刘伯承毫不犹疑,用手臂在空中一挥,“好,就这么办!”他指示大家,“政治委员说了,这就是命令!分头去办,立即执行!”

战略步骤一经决定,人们飞也似地离开这座独立农舍,各自投入各人分工的岗位。

刘伯承胆大心细,非常注重实践。天亮时,他发现河水并不很深,流速也甚缓,他立即叫人用竹竿探测,在水浅的地方插上标杆。于是,一条弯弯曲曲的浅水道终于探测出来。

刘、邓的千军万马就这样靠徒涉闯过了南征途中的最后一关。

或许正因为刘、邓大军渡淮河渡得奇妙,所以在当地留下了很多传说: 有人说,当年有一位姓刘名邓的大能人,指挥着千军万马要过淮河,没有船, 这可怎么过?刘邓不慌不忙,从腰里掏出一个红绸包,包里包的是分水珠, 只见刘邓手掐分水珠,淮水自然分成两堵墙,千军万马人脚不沾泥,马不湿蹄,就过了淮河;又有人说,刘邓带着大军来到淮河边上,没船没桥,都不要紧,只见刘邓用字中马鞭一划,淮河上出现一座七彩桥,刘邓大军是踏着七彩桥过的淮河:还有人说,是一阵狂风,把刘邓大军吹过淮河的⋯⋯

传说并非事实。不过有趣的是,当我军队尾刚刚涉过淮河,刚刚拔掉那些标杆时,敌人的 19 个旅就赶到了淮河边。当敌人指挥官得知我军是徒步涉水渡河时,立即命令他的部队渡河,涉水追击。由于不知深浅,贸然下水, 结果连敌人的尖兵也葬身河底。我军刚过河不久,上游洪峰下来,敌人 19 个旅,齐刷刷地摆在淮河北岸,既想造桥,又想修船,很忙活了一阵,半个多月也没过去淮河。

就这样,在刘怕承、邓小平的指挥下,晋冀鲁豫野战军经过 20 天的连续急行军,战胜了蒋军的多次追堵,克服了重重障碍,终于抢在敌人前面,进入了大别山,胜利地完成了千里跃进的战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