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婴舍子智救赵氏孤儿

颛顼之后造父为周穆王养马。

传说,造父在桃林一带得到8匹骏马,调训好后献给周穆王。周穆王配备了上好的马车,让造父为他驾驶,经常外出打猎、游玩。

有一次西行至昆仑山,见到西王母,乐而忘归。而正在这时,听到徐国徐偃王造反的消息,周穆王非常着急。

在此关键时刻,造父驾车日驰千里,使周穆王迅速返回了镐京,及时发兵打败了徐偃王,平定了叛乱。

由于造父立了大功,周穆王便把赵城赐给他。自此以后,造父族就称为赵氏,为赵国始族。

后来,造父六世孙奄父之子叔带因不满周幽王的昏庸,离开周王,侍奉晋文侯。从此,赵氏便在晋国落脚,渐成望族。

赵氏迁晋国六世而至赵衰。赵衰曾跟随公子重耳逃亡,后来重耳成为一代霸主晋文公,赵衰于是权重位高。

后来,赵衰之子正卿赵盾执掌晋国朝政,就连当时的国君晋灵公都惧怕他。晋灵公年幼顽劣,宠信奸臣屠岸贾。

屠岸贾为己谋利,于是与晋灵公串通一气,屡次刺杀赵盾,未遂。后赵盾逃匿,但是还未出国境,赵盾的族弟赵穿弑灵公于桃园,赵盾得以继续掌权。赵盾拥立公子黑臀,是为晋成公。晋成公即位后,完全委国政于赵盾。

屠岸贾失势,心里暗中记恨赵氏,但又惧于赵盾的权威,不敢作乱。赵盾死后,屠岸贾又得宠于晋成公之子晋景公。

屠岸贾认为时机成熟,就告诉诸将:“当年赵穿弑灵公,赵盾虽然不知道,但是仍是贼首。以臣子弑君主,而他的子孙在朝堂,那还怎么惩罚罪恶之人呢?请诛杀赵氏!”

曾为赵氏家臣的韩厥却反驳道:“灵公遇到贼人,赵盾正在逃亡,我们的先君以赵盾没有罪,所以并不诛杀。如今你们要诛杀他的后代,这是违反先君的意思而乱开杀戒。”

屠岸贾不听,决意要下手。

韩厥心急之下,亲自到赵氏的宫室下宫要求赵盾之子赵朔赶紧逃亡。

赵朔不愿意,说道:“如果你不让赵氏绝嗣,赵朔死而无憾。”

韩厥答应了,回去便称病不出。

赵朔与夫人赵庄姬做生离死别,并告诉赵庄姬:“如果生男子,他就叫赵武,当为赵氏复仇;如果生女子,她就叫文嬴,赵氏宗庙就该灭亡!”。

屠岸贾不请示国君而私自带领诸将攻打赵氏于下宫,屠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尽灭赵宗。赵庄姬是晋成公的姐姐,已经怀有赵朔的孩子,逃到晋宗室的宫殿藏了起来。

赵朔的门客公孙杵臼见到挚友程婴,问他为什么没有殉难,程婴说:“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

两人心意相通,遂为救援赵氏后代结成生死之交。

不久,赵庄姬分娩,生下一个男孩。

屠岸贾听说了,带人到宫中来搜索,没有找到赵氏母子的藏身之处。

赵氏母子逃脱了这次劫难后,程婴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

公孙杵臼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

程婴回答:“死容易,育孤当然难。”

公孙杵臼说:“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

恰好程婴家中也有一个正在襁褓中的婴儿,程婴含泪采取了调包之计,将自己的孩子抱上,与公孙杵臼一齐逃到了永济境内的首阳山中。让妻子带着赵氏孤儿朝另一个方向逃去。

屠岸贾闻之,率师来追。程婴无奈只好从山中出来说:“我程婴不能拥立赵氏孤儿,谁能给我千两金子,我告诉赵氏孤儿的下落。”

诸将非常高兴,答应了程婴的条件,出动军队随程婴去找公孙杵臼。

公孙杵臼骂道:“程婴,你这个小人!当年下宫之难没能随主公而死,与我共谋藏匿赵氏孤儿,如今又出卖我。即使不能扶立少主,又怎么忍心出卖我们?”

然后,公孙杵臼抱着婴儿大呼:“赵氏孤儿有什么罪啊?求你们让他活命,只杀我公孙杵臼就可以了……”

诸将不干,将婴儿与公孙杵臼一并杀死。

之后,程婴背着卖友的恶名,忍辱偷生,把真正的赵氏孤儿带到了山里,隐姓埋名,抚养他成人。

15年后,有一天,晋景公生了病,一占卜,得知是赵氏的后代们在从中作祟。

晋景公问韩厥,于是韩厥劝诫晋景公:“赵氏的后代在晋国绝嗣的那不是赵氏家族吗?中衍之后,都是嬴姓族人……如今我们的君主却独灭赵氏,国人都很痛心。只希望国君能够处理它。”

晋景公问道:“赵氏还有后世子孙吗?”

韩厥俱实以告。

于是,晋景公与韩厥谋立赵孤,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其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攻杀屠岸贾,诛其全族。

等到赵武行弱冠礼,程婴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之情。赵武啼泣顿首劝阻,终不济事,程婴还是自杀了。

自此以后,侠义之风在赵地就成了一种传统风尚。

赵国的文化源出三晋,而晋国正是我国古代法家智慧与武勇任侠风尚的发源地。而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程婴舍己为人、忠实于友谊的精神,恰恰是对武勇任侠的最好注释。

【旁注】

颛顼 上古传说中“五帝”之一,称高阳氏。相传为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居于帝丘。10岁佐帝帝少昊,12岁而冠,20登帝位。在位78年。

周穆王 姬姓,名满,昭王之子,周王朝第五位帝王。他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富于传奇色彩的帝王之一,世称“穆天子”,关于他的传说,层出不穷,最著名的则是《穆天子传》。

晋文侯(公元前805年~公元前746年),姬姓,名仇,晋穆侯费王之子,曲沃桓叔之兄,公元前780年至公元前746年在位。晋文侯是西周末年到春秋早期晋国的第十一任统治者,是晋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君主。

正卿 春秋时部分诸侯国的执政大臣兼军事最高指挥官,上卿兼执政卿于一身,如楚之令尹,鲁之东门襄仲,权力仅次于国君。也有部分诸侯因政体不同,未设正卿一职,如郑以罕虎当国,公孙侨为政,即子皮为上卿,而子产为执政卿。

韩厥 春秋中期晋国卿大夫,始为赵氏家臣,后位列八卿之一,至晋悼公时,升任晋国执政,战国时期韩国的先祖。一生侍奉晋灵公、晋成公、晋景公、晋厉公、晋悼公五朝,是优秀而又稳健的政治家,公忠体国的贤臣,英勇善战的骁将。

国君 指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具备国家雏形以后对最高统治者的称谓。夏、商、周称“后”、“王”,战国开始称“皇”、“帝”,秦朝开始称“皇帝”。皇帝的正妻称为“皇后”,皇帝的母亲称为“皇太后”。

占卜“占”意为观察,“卜”是以火灼龟壳,认为就其出现的裂纹形状,可以预测吉凶福祸。占卜所需的物质材料分两类,一类是显示卜兆及刻辞用的载体,即龟甲、兽骨等;另一类是整治甲骨及刻辞用的工具,有锯、凿、钻、刻刀等。

【阅读链接】

宋王室自认是春秋晋国赵氏的后裔,因而对保存赵孤的程婴、公孙杵臼等多次加以追封。南渡之际,徽、钦两帝被掳,赵宋王朝风雨飘摇,“存赵孤”更被赋予了强烈的现实政治意义。

宋室覆亡之后,人们仍把一些忠臣义士、遗民故老反元复宋的行动直接与历史上程婴、公孙杵臼等人保存赵孤的行为相联系。如文天祥曾写诗赞扬抗元忠臣家铉翁:“程婴存赵真公志,奈有忠良壮此行。”

元世祖至元年间,元江南释教总统杨琏真珈发掘南宋六代皇帝的陵墓,弃骨草莽,唐珏等人暗中收拾遗骨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