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的藁城战鼓

藁城的历史悠久,早在公元前1400年,商代中期“朵氏”部落就在境内滹沱河、郦水、磁河等沿河地带劳作生息。旧时,寺庙极多,庙会频繁,庙会祭祀活动都要击鼓舞蹈。

藁城的民间花会历史久远,大多起源于当地的祭祀、庙会等民间活动。藁城民间花会有战鼓、架鼓、大鼓、扇鼓等多种表演形式,其中藁城战鼓是流传最为广泛和悠久的的民间艺术。

据说,藁城战鼓产生于1582年。

传说有一年,天连降暴雨,藁城城北的滹沱河水位暴涨。恰在这时,一头被贬到人间的神牛为发泄不满,乱顶乱撞,用犄角乱拱河堤,如河堤被毁则洪水泛滥,万亩良田和众多村庄会被洪水吞没,黎民百姓将流离失所。

王母娘娘知道后,就派大将尉迟敬德下界降服神牛。尉迟敬德先用神鞭打断神牛的左角,牛改用右角拱坷堤,敬德接着打断其右角。牛脾气大发,干脆用嘴拱,决口越来越大,敬德不得不用尽全身力气拦腰一鞭将神牛打死。

死牛落入滚滚的河水中,尸体正好堵住了大堤的决口,顿时凶猛不羁的洪水乖乖地沿堤向东流去。河两岸的良田、村庄、百姓得救了。大水过后,老百姓把牛皮剥下挂在大树上拍打以解愤恨。后来大树枯死,人们就把树干锯成木板,用木板联结围成中空的圆柱体,蒙上牛皮,继续敲打。

清朝末年,藁城战鼓队参加天津皇会演出时,轰动了京津,被誉为“天下第一鼓”。

藁城战鼓与其他鼓乐大不一样,藁城战鼓以大鼓,大饶、锣、水镲为伴奏乐,钹既是舞具又是兼伴奏男性群体舞蹈艺术,各派系表演套路不等,每套都有原始名讳。

表演舞蹈打击乐风格各流派互不相同,反映着击鼓人的爱好、向往与追求。其舞姿风格独特,剽悍壮烈,气势磅礴,激人奋进,具有浓重的燕赵古风。

战鼓演出形式分“走队”和“扎场”。走队通常是会头举旗在前,鼓跋居中,大鼓车压后,在车上站立3人,击鼓者在鼓后,大钹分立左右,边行边击。会头发出指令便停止行进,做扎场表演。

扎场有多种形式。一种是舞饶者站立成一圈,大鼓、大钹在圈外,舞者相对而舞,大鼓、大钹敲击助威。另一种是舞者站成两队或4队,大鼓、大钹站在一端,此时的舞动整齐、统一。再一种是大鼓、大锣在中央,舞钹者分四面或八方,在大鼓声中,以各种姿态敲击、舞蹈。

还有一种水平很高的表演,舞者站立在4个方位,相距20米。舞动起来不时将钹向对方抛去,又相互接住,叫做“撇钹”。

此时,大钹在空中似金盘飞舞,相当壮观。因舞者大都有武功,舞动起来矫健中有稳重,显现出刚柔相济的神韵,所以藁城战鼓又有“武林战鼓”之誉。

战鼓表演者一律扮成武士。以舞具和乐器分别命名为:跋手、鼓手和钹手,身穿改良夸衣彩裤,足蹬虎头战靴,头裹红巾。唯拔手头上插一面脾。

战鼓套路有“大添油”、“二添捆”、“大得胜”、“小得胜”、“十面埋伏”、“猴钻圈”、“霸王一条鞭”等。

【旁注】

滹沱河 一条古老的河,历史久远,名称多异。战国时称“呼沦水”,秦称“厚池河”,东汉称“滹沱河”,海河水系的主要河流之一,发源于山西省繁峙县泰戏山孤山村一带。

庙会 又称“庙市”或“节场”,汉族民间宗教及岁时风俗,也是我国集市贸易形式之一,其形成与发展和地庙的宗教活动有关,在寺庙的节日或规定的日期举行,多设在庙内及其附近,故名。

王母娘娘 传说中的女神。也称“金母”、“瑶池金母”、“瑶池圣母”、“西王母”。原是掌管灾疫和刑罚的大神,后于流传过程中逐渐女性化与温和化,而成为慈祥的女神。相传王母住在昆仑仙岛,王母的瑶池蟠桃园,园里种有蟠桃,食之可长生不老。

天津皇会 最初叫“娘娘会”,是为庆祝海神天后娘娘生日农历三月二十三而举办的迎神赛会。自清代开始,每年这一天到来时,虔诚信仰天后娘娘的农商官绅都要举办迎神赛会,以求驱灾赐福。这实际是一次民间表演技艺的会演。

【阅读链接】

在本村参加祭祀叫“打蘸”,到外村赶会叫“闯蘸”。战鼓也是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而春节是战鼓最活跃时期。

一般农历腊月二十三之后,各村便开始整顿队伍、抽暇练习。除夕之夜,人们有“熬五更”的习俗,村村敲起大鼓,通夜不停。

这一夜,只要听到有鼓声,本村便不能停止敲击,以防驱邪不尽,反招灾祸,直至听不到鼓声,各家鞭炮齐鸣,方可停止。

初一开始在本村表演。初五之后,村与村之间相邀互访表演,直至农历二月初二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