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唱功见长的评剧

评剧是我国北方地区的一种地方戏,流行于河北和东三省,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

在19世纪末,河北唐山一带的贫苦农民于农闲时以唱莲花落谋生,1890年前后就逐渐出现了专业的莲花落艺人。莲花落即称“落子”,是一种长期流行在民间的说唱艺术。评剧就是在莲花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后,东北二人转传进关内,加入莲花落班社一同演出。

莲花落艺人迅速地吸收了这种艺术,接受了它的“拉场戏”这一表演形式,将“对口”的唱、白拆开,将故事分成场次,并改原来第三人称的叙述为第一人称的表演。

在音乐方面也吸收了二人转的唱腔,如喇叭牌子、文咳咳、武咳咳等,使尾音缩短,行腔放慢。乐器方面增加了河北梆子的大弦、笛子、唢呐、锣鼓、梆子等,但锣鼓点未变,竹板仍然保存。

此阶段在评剧发展过程中称为“拆出”。拆出时期的剧目主要是来自唱本子和子弟书曲目,并将《小姑贤》、《借女吊孝》、《蓝桥会》、《刘金定观星》等拆出演唱,从而推动了对口莲花落向戏曲方面的发展。

在1894年前后,莲花落老艺人成兆才、佛动心、东发亮等又带着“对口”和“拆出”剧目进入天津。但不久,天津当局以“有伤风化,永予力禁”的禁令,将这些班社全部逐出,艺人们被迫返回乡里。

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金菊花等人重整班社,带着莲花落子《开店》,拆出戏《乌龙院》、《鬼扯腿》,闯入“北平禁地”,并一度唱红,从此定名为“平腔梆子戏”。1908年,成兆才、张化文等人另组庆春班社,第二次进入唐山。

当时,唐山是冀东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京剧、梆子在戏剧界很有地位。初到唐山的平腔梆子戏艺人,不得不先学几出河北梆子戏,如《杀庙》、《武家坡》、《桑园会》等,以站稳脚跟。

这种艺术上的交流,促进了平腔戏艺术的革新,并产生了专职编剧,如成兆才一生编写了近百个剧本,有《开店》\《占花魁》等。乐队去掉竹板,改用鼓和梆子按拍,增加了板胡和笛子,并采用河北梆子锣鼓经。同时吸收皮影、乐亭大鼓、京剧等的唱腔、过门和身段,从而提高了艺术表现力。

此时的平腔戏演唱因用真声,高弦低唱,故而得名“平戏”,至此评剧作为一个剧种已基本形成。

1912年,唐山小山西坡的王永富、王凤亭父子筹建永盛茶园,为评剧的第一个剧场。该剧场可容纳近千观众,因其在唐山地区,故剧种又称“唐山落子”。

后来,北京改称北平,京剧也随之称为平剧。以成兆才为首的“平剧”此时已经发展到了天津等地,和由京剧改称的平剧成对之势。于是就定名为“评剧”,寓“评古论今”之意。

早期评剧只有男、女角色之分,后发展为生、旦、丑的“三小戏”。以后又受梆子和京剧的影响,逐渐发展为青衣、花旦、彩旦、小生、小丑、老生、花脸等行当。其表演艺术虽吸收了梆子、京剧的身段、程式,一度出现京剧化的倾向,但仍保持着民间活泼、自由、生活气息浓郁的特点。

在唱、做、念、打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上,评剧的唱功最为突出,早期的男旦演员月明珠和女演员李金顺等,都曾以唱功称绝一时。

奉天落子时期,又产生了著名评剧声腔革新家白玉霜。她大胆运用低腔,发展了评剧的中音唱法,形成“白派”。与白玉霜同时,刘翠霞创造了高亢脆亮的“刘派”唱法,爱莲君创造了“爱派”的疙瘩腔唱法。此外,还有在北京与白玉霜相对峙的喜彩莲创造了华丽而清新的“喜派”唱法。

评剧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它的形式活泼、自由,最善于表现当代人民生活,因此城市和乡村都有大量观众。

评剧唱腔是板腔体,有慢板,二六板,垛板和散板等多种板式。后来,评剧音乐、唱腔、表演的革新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改变了男角唱腔过于贫乏的弊病,男声唱腔有了新的创造。

【旁注】

文咳咳 过去有人称这个曲牌也叫《上北楼》、《小阴天》,曲调优美、流畅、婉转动听,善于抒情叙事。曲体结构基本为上、下两个乐句,使旋律形成“商、宫、羽、徵”的落音趋势。板式变化分为中板、慢板、快板,及中间的垛句等。

成兆才 艺名“东来顺”。我国近代杰出的剧作家,北方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评剧创始人。成兆才集编剧、导演、演员于一身。成兆才为民间艺术奋斗了一生,至少留下了102部剧本,他的剧作构思大胆、奔放、复杂多变,内容切中时弊,能够引起观众共鸣。

生 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扮演男性人物。历代戏曲都有这一行当,根据所扮演人物年龄、身份的不同,又划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分支,表演上各有特点。

旦 戏曲表演行当的主要类型之一,女角色之统称。早在宋杂剧时已有“装旦”这一角色。宋元南戏和北杂剧形成后仍沿用旦的名称,运用上又略有不同。

【阅读链接】

评剧的另一支派西路评剧,是20世纪初由西路莲落花演变而来,初名“北京蹦蹦”,后改称西路评剧。

1893年,以莲花落艺人小生来凤仪金叶子、花旦韩九令、彩旦人人乐、青衣柳叶红为主的班社,首先进入北京演出。后有河北香河的青衣王淀佐、须生侯德山,蓟州的花旦挑帘红等相继进入北京,为西路评剧的创始人。

西路评剧进京后,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调、哈哈腔等地方剧种的剧目、音乐和舞蹈,初具小戏形式,常与河北梆子同台演出,名为“两下锅”。西路评剧以河北民歌为基础,唱腔高,甩腔长,多用“依哟嗬,依呀哈”为装饰音和衬字,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唱腔和唱法。

西路评剧兴起时,以“打地摊”或在茶园演出为主要形式。1912年左右,在艺术上有了提高,曾去上海演出。著名演员挑帘红即为当时赴沪演出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