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八档会的天桥中幡

北京天桥是一个历史悠久、驰名中外、繁华热闹的平民市场。清康熙年间,天桥出现了市场的雏形,清末天桥市场快速发展,各种曲艺杂耍遍布其中。尤以中幡、摔跤等表演最受游客欢迎。

幡是旗的一种,尺寸有大小之别。中幡是装饰华丽、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耍中幡、舞中幡是我国民族民间传统杂技项目,北京天桥中幡表演最为有名。

中幡起源于晋代皇家表演项目,是既具有仪仗特色又用于比赛力量的一种旗帜。耍中幡是在行军或打猎休息期间,旗手们为给皇上解闷,挥舞耍动大旗以博皇上欢心,鼓舞三军斗志。

幡旗形制壮丽,标题清晰,常常用于仪仗活动。旗手耍弄幡旗,能尽显武勇与智慧,因此中幡曾是清代朝佛、庆典等走会活动的必备项目。走会中各个团体都有自己的标旗,竞相演练耍幡高招绝技,逐渐形成颇具特色的杂技节目。

清代乾隆年间,将原龙旗杆上加上伞,耍起来更是好看。后来加伞的大旗杆被皇宫用做迎接外交使者的仪仗队,显得更加威武庄重,故又名“大执事”。皇宫里每年耍大执事,庆祝重要庆典。

乾隆年间中幡会属于镶黄旗佐领管辖,属内八档花会之一,受过皇封,盛极一时。

幡按大小分为硕幡、中幡和小幡三类。硕幡一般比较重也比较高,一般要在12米以上;中幡一般在9米左右,多数表演者选用的都是中幡,所以耍中幡这一叫法也就传开了;而小幡则只有三四米,一般是在小的场地表演,比如剧场、茶馆等。

早期的耍中幡有“幢幡”、“担幡”的叫法,在清朝中期北海公园到了冬天还有“担幡滑冰”的表演。中幡的主干是一根长10米多的竹竿,竿顶悬挂一面0.5米宽、5.5米长的长条锦旗,旗的正面绣有祝福语句和吉祥图案,反面有时绣上表演团体的名称,因此又称“标旗”。

中幡净重十五六千克,它下粗上细,由两根竹竿拼成,竹竿的大小、柔韧性也有讲究。一筒中幡要加工成成品大约要4年时间,其制作加工程序目前仍属祖传,拒不外泄。

从技艺角度来说,中幡包括手法和腿法,不仅练的是人的胆量、力量和技巧,还需要文武兼备,此外中国式摔跤、气功等技艺也是练习中幡的基础。

中幡分为单练、双人对练和集体练,动作有50多个。表演者或顶幡上额,或伸臂托塔,惊险动作连绵不断,但始终幡不离身,竿不落地。10余米高、几十千克重的中幡在表演者的手中、肩上、脑门、下巴、项背等处上下飞舞、交替腾挪。

中幡表演时,艺人们将竿子竖起托在手中,舞出许多花样,其表演动作样式各有形象的名称。将竿子抛起用脑门接住为霸王举鼎,单腿支撑地面用单手托住竹竿为金鸡独立,此外还有龙抬头、老虎撅尾、封侯挂印、苏秦背剑、太公钓鱼、擎一柱等样式。

中幡表演要求稳、准、快,手眼配合一致。在表演时,表演者用手掌、手背、肩膀、额头、下颚等部位分别完成举、顶、牙剑、脑剑、单山等动作,不断晃动、抛起、落下。中幡表演,以扔得高,立得稳为准则。表演中,幡面彩绸迎风招展,幡顶铜铃“叮咚”作响。

在几代人的努力下,天桥中幡已经成为一个集惊险与壮观于一身的系统性表演项目,包含着头、肩、肘、手、跨、膝、脚等7套演练技巧近百种套路;而且凭其精湛的技艺、滑稽的表演,成为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代表项目。

【旁注】

北京天桥 因明清两代皇帝祭天坛时必经之路而命名天桥。其范围包括正阳门大街,经东西珠市口而南,迄天坛坛门之西北,永定门之北地区。后来逐渐形成具有“京味”特色的天桥市场。

走会 一种传统的民间歌舞表演,主要集中在春节至灯节前后,在北京也称“香会”,后来改称“花会”。走会的主要表演形式有:开路、秧歌、五虎棍、旱船、中幡、小车会、高跷、杠箱、狮子、十番、太平鼓等。

镶黄旗 清代八旗之一,因旗色为黄色镶红边而得名,镶黄旗是上三旗之一,旗内无王,由皇帝所亲统。镶黄旗有八大老姓,分别是:瓜尔佳氏、钮祜禄氏、舒穆禄氏、叶赫那拉氏、辉发那拉氏、乌拉那拉氏、郭罗络氏、伊尔根觉罗氏。

内八档花会 清代每逢佳节庆典中由各部官员为皇家呈现的表演活动,为礼部的中幡、兵部的杠箱、掌仪司的狮子、刑部的五虎棍、吏部的双石、工部的石锁、太子府的花坛,以及户部的秧歌八大花会表演。

苏秦背剑 武术定式,常见于历史小说、评书、演义中的一种招式,指以器械置于背部格挡对手从背后的袭击。传说战国时,名纵横家苏秦游说六国合纵抗秦时,背后斜跨长剑用于防身,因此而得名。

【阅读链接】

对中幡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要属“王小辫”。当时全国各地都有中幡表演,但是表演形式各不相同。

至清代末年,天桥老艺人王小辫从宫中耍执事的哥哥处学得此艺,并将大执事改名“中幡”,变成卖艺性质的表演传入民间。后来又收“宝三”宝善林为徒,将一身绝技传与宝三。

八旗子弟为谋生计纷纷到天桥市场卖艺,其中由沈三沈友三、宝三宝善林、张狗子张文山等率众表演的中幡、摔跤是撂地表演中最红火、最火爆、最受欢迎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