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之魂——燕赵拾英

在漫长的历史转变中,各朝各代都在燕赵地域留下了的不可磨灭的痕迹,也导致了燕赵文化与关东文化、齐鲁文化、草原文化、中原文化等发生碰撞。但是,燕赵文化与外来各种文化始终存在着密切接触、频繁交流、相互吸取、主动调适的现象。

各种文化的融合,使得燕赵文化在绘画、剪纸、雕刻、工艺等方面呈现出了不同的品位。

独秀群芳的武强年画

武强南临衡水,北通京津,东接沧州;始于夏商时期,正式建制于两汉。悠久的历史为武强留下了灿若星河的古代文化。

据考证,武强木版年画产生于宋末元初,明清两代最为鼎盛。相传,明永乐年间,山西省洪桐县艺人到此以后,促进了这一艺术形式的发展。

起初是民间画家亲笔画,逐渐发展成刻版印刷,以至全部套版印刷。那时人烟稠密的武强南关,便是“家家点染,户户丹青“,形成了我国北方最大的木版年画产地之一。

武强年画发展至清康煕、嘉庆年间,社会安定,各业繁荣,为年画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环境。

这时,武强年画的生产以县城南关为中心,辐射周围近70个村庄,可谓村村点染,户户丹青,很多农民以年画为副业,多数农忙务农,农闲印画。

每年中秋节后,各地画商云集武强。没到这个时候,武强南关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各客店都人满为患,热闹非凡,使这里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年画集散中心。

当时,出现的著名画店有“天玉和”、“万兴恒”、“宁泰”、“泰兴”四大家,之后相继出现了“祥顺”、“德隆”、“东大兴”、“义盛昌”、“新义成”、“吉庆斋”、“同兴”、“大福兴”等八大家。各村小作坊难以数计。

这些大的画店都是长年生产,皆为前店后坊的经营模式,临街开门售货,后院为雕版、印刷作坊。出样子有专门画师,有些画师专门受聘于某作坊,有的在家专门从事画稿等作坊上门求画样子。

历史上著名的画师有段老朋、阎老墨、韩春堂、赵大亨等。有的画店长期雇工五六十人,几十台刷画案子,最大的“宁泰”长年雇工300多人,在武强的南关有画案100多台。

至清后期,最为兴盛的是双兴顺、正兴和、乾兴、福兴德、德义祥、德祥,还有八大家中的同兴、新义成,加在一起,被称为“新八家”。

仍以南关为中心,设有“画业公议会”,“新义成”掌柜王访臣和“吉庆斋”掌柜李强斋先后为会长。协调画业事宜,统一熬制颜色,规定市场价格、保证生产质量、市场稳定,使武强画业生产一度趋于规范化生产、经营。

色又鲜,纸又白,年画打从武强来,南桃北柳论画庄,农家年画数武强。

武强年画是在农耕社会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农民艺术,是农民思维与物质观念的产物,它的题材、内容、艺术形式都是为适应农民和农村居住特点而产生的。浓厚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是武强年画最突出的特色。

从天至地,从古至今,从幻想至现实,武强年画丰富多彩的题材美不胜收。

早期武强年画以神画为主,有“十分年画七分神”之说。随后,武强年画的内容不断丰富,可以分为驱凶辟邪、祈福迎祥、戏曲传说、喜庆装饰、生活风俗五大门类,成为农耕社会民间艺术的百科全书。

武强年画形式多样,分门别类,“量体裁衣”,如门画、中堂、对联、条屏、贡笺、窗画、灶画、月光、炕围、桌围、云子、开条、斗方、灯方、扇面、绣样儿、张哒、册页、西洋镜、博戏图等,还有单幅、对幅和多幅连环画等。形式多样满足了人们的多种需求。

构图饱满首先是适应木版印制工艺的要求。因为木版年画全靠手工印刷,画版上若有大片空间,便会塌纸沾污画面,因此,艺人总是尽量把画稿画得圆圆满满,几无空闲,在无法补起的空间上,也是添加一些与主题相关、象征吉祥、发财之类的图案。

或者在大片空地上加刻独立的“垫版符号”,这种丰满的画面有助于造成一种充实感,一种热闹气氛。也表达出人们希望生活圆圆满满的美好愿望。

武强年画在人物造型上大都是五短身材,夸张的头部重点表现眼睛,目语心声。注重表现不同人物的品格和气质,讲究“武将要威风煞气,文官要舒展大气,美女要窈窕秀气,童子要活泼稚气”。

艺人笔下的动物更是大胆夸张头部的刻绘,有“十斤狮子九斤头”之说。

武强年画在绘稿上用线简练,线刻大刀阔斧,粗犷奔放,挺拔疏落,高度概括,以阳刻为主,兼施阴刻,运用黑白对比的手法,发挥刀味木趣的效果,呈现出古朴稚拙的艺术风格。

也有一些作品阴阳结合、刚柔并济,以粗犷有力的线条区分大的轮廓结构,以委婉顿挫的线条勾勒细部装饰,通篇看去整体感强,既大气磅礴又精制细腻。

武强年画印刷以红、黄、蓝三原色和黑白为基调,色彩鲜艳、对比强烈。通常神品为红、黄、蓝三套色,戏出花卉类则增加一个品红。

因黄、蓝重叠可压出绿,黄和粉红重叠可压出橘红,粉红与蓝重叠可压出紫,这样,三套色版可印出红、黄、蓝、绿、紫5种颜色,四套色版可印出红、粉、黄、蓝、绿、桔、紫7种颜色,收到丰富的色彩效果。

武强年画主题突出,结构严谨,画面清晰,线条粗犷,人物形象健美,举止体态传神,堪与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相媲美,是我国年画中一支绚丽多彩的花朵。

【旁注】

洪洞县 地处山西省南部。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自然风光雄伟绮丽,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物古迹星罗棋布,人文资源古老独特,民俗风情绚丽多彩,有“华人老家”的美誉。

中秋节 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处于秋季之中和八月之中,故民间称为“中秋”,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

连环画 又称连环图画、连环图、小人书、小书、公仔书等。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题材广泛,内容多样。广义的连环画可以拓展到文人画的卷轴、庙堂的壁画、民间的花纸年画、小说戏曲中的“全相”、建筑中木雕和砖刻。

【阅读链接】

武强年画伴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历史,映照出燕赵文化的踪迹。武强年画一般在春节前上市,以满足人们贴年画的民俗需要。

内容主要有六神图像,即天、地、灶、仓、财神及弼马温,为敬神活动所用,以祈求来年幸福康泰;祝福祈祥图,如《吉庆有余》、《刘海戏金蟾》等;镇妖辟邪图,如《钟馗》、《门神》等;反映世俗风情的,教人勤劳善良,修养品德的,如《女十忙》、《男十忙》、《渔乐图》、《打围郎》等,表现了男耕女织、捕鱼打猎的农耕社会民俗;有讽刺不良品行的,如《爱钱钻钱眼》、《扶上杆儿掇梯子》等。

一些神话传说、历史人物、戏曲故事也进入武强年画的题材内容,如《三国演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蛇传》、《嫦娥奔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