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陵少年学步邯郸

燕赵地域素来是音乐歌舞之乡。当时,邯郸人舞蹈艺术之高超,而且又相当普及,成为当时风行的舞步。

比如,邯郸流行着一种“踮屣”的足部动作,穿着无跟小鞋轻轻踮起脚跟而用脚尖舞蹈。此外,邯郸还流行着一种姿势优美的舞步,行走起来轻松自如而且婀娜多姿,许多地方的人都慕名想来学习这种舞步,寿陵少年就是其中的一位。

相传,燕国寿陵地方有一位少年,叫寿陵少年。有一天,他在路上碰到几个人说说笑笑,只听得有人说邯郸人走路姿势非常优美。他一听,急忙走上前去,想打听个明白。

不料,那几个人看见他,一阵大笑之后扬长而去。

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究竟怎样美呢?他怎么也想象不出来。这成了他的心病。终于有一天,他瞒着家人,跑到遥远的邯郸学走路去了。

一到邯郸,寿陵少年仔细观察赵国都城内来来往往的人,观察他们的步伐、步法、摆手的姿势,甚至是身躯的摆动。他的观察不可谓不仔细,于是他开始模仿,他的模仿不能说不用心,可是他总是学得不像。

他很苦恼,于是他坐在城北的小桥边苦苦思索。看着如织的人群,寿陵少年迷茫了,为什么自己总是学不会他们那动人的姿态呢?或许是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已经习惯了自己走路的方式?他下定决心忘掉自己怎样走路,从新开始。

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功地忘掉了自己原先怎样走路,不过他却没有学会赵国人走路的样子。最终他只好“匍匐而归”,爬着回了燕国。

邯郸学步只是个寓言,未必真有其事,但从这个寓言中也可以看出当时邯郸人有着较高水平的舞蹈艺术。

战国末期,荀子所著的《乐论》从儒家思想的角度,对音乐的社会功能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概括。而且,荀子的《成相》篇更是直接反映了燕赵地区“成相”这种被称为的民间说唱艺术的兴盛。

西汉时期,燕赵音乐歌舞更趋兴盛。西汉中山人李延年是著名音乐家。他不但善歌,而且长于音乐创作,他的作曲水平很高,技法新颖高超,而且思维活跃,他曾为司马相如等文人所写的诗词配曲,又善于将旧曲翻新。

他利用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谱写“新声”二十八解,称为“横吹曲”,用于军中。这是我国历史文献上最早明确标有作者姓名及乐曲曲名,用外来音乐进行加工创作的音乐家。他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乐舞。

李延年把乐府所收集的大量民间乐歌进行加工整理,并编配新曲,广为流传,对当时民间乐舞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李延年对汉代音乐风格的形成及我国后来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汉武帝时,河间献王刘德与毛生等人又共同收集《周官》以及诸子百家论述音乐的文献,整理成《乐记》一书,对儒家的音乐理论作了系统的总结。汉成帝时,王禹任谒者,便将《乐记》献给朝廷。《乐记》一书后经刘向整理后,便成为了我国古代音乐理论的纲领。

魏晋北朝时期,由于民族大融合的影响,燕赵音乐歌舞又呈现出新的特色。早在鲜卑族进入中原以前,鲜卑部落首领就从曹魏和西晋政权那里得到了一批音伎和乐器。

西晋灭亡后,前赵刘聪和后赵石勒又获得了西晋的大量伶官和乐器。其后,几经辗转,这批伶官和乐器又被北魏政权所获得。于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音乐歌舞在燕赵地区开始并行兼用。

【旁注】

荀子 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司马相如 西汉大辞赋家。司马相如是我国文化史文学史上杰出的代表,是西汉盛世汉武帝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政治家。其代表作品为《子虚赋》。作品辞藻富丽,结构宏大,使他成为汉赋的代表作家,后人称之为赋圣和“辞宗”。他与卓文君的爱情故事也广为流传。

河间献王刘德 汉景帝刘启之第三子,封河间王,都乐城。史称刘德有雅材、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汉景帝时吴楚等七国之乱、内宫储位之争,使献王刘德感叹儒道衰微、道德沦丧,于是在封地河间国内收集佚书、修兴礼乐,以期通过汇集并研究儒家典籍来振兴儒学。

北魏孝文帝 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亲政后,进一步推行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阅读链接】

北魏初期,凡朝廷祭祀和聚会,都采用汉乐;而在宫廷中,鲜卑统治者则唱鲜卑歌曲《真人代歌》,时与丝竹合奏,以示不忘其本。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以后,随着民族大融合的逐渐实现,汉族音乐和少数民族音乐便融汇在一起,形成了新风格的燕赵音乐舞蹈。

《敕勒歌》、《踏谣娘》、《兰陵王破阵曲》等便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优秀燕赵音乐舞蹈的杰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