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有的武安平调落子

武安平调和武安落子虽说是独有的两个地方剧种,但经常在一起演出,习惯上合称武安平调落子。武安平调落子流传于河北省南部的邯郸、邢台,河南省北部的安阳、新乡及山西省东南部的长治等地区。

武安落子原名“莲花落”,清末由武安民间流行的“花唱”发展而来。在清代,武安等地民间花会中有说唱故事的落子,初为撂地摊演出,晚清时期逐渐搬上舞台。

清道光、咸丰年间,武安艺人喜顺,流落到山西黎城,适逢此县有个李锁柱,喜编戏文,两人合作,李喜顺遂将武安落子传入上党,形成了上党落子。

1864年,武安有位叫“假媳妇”的艺人去河南内黄县唱落子,与当地一位姓赵的艺人共同组班唱戏,后来发展成为内黄落子。

武安落子唱腔板式变化体,有慢板、高腔、娃子、悲腔、迷子等板式和腔调。早期伴奏乐器只有锣踏鼓,后陆续增添镲、钹、笛子、板胡、二胡、笙等。

武安落子曲调优美,宽厚洪亮,乡土气息浓厚。其唱腔有口语化说唱的特点,与当地方言结合紧密。

武安落子角色齐全,主要分小旦、青衣、小生、小丑、老生等行,但分工不甚严格,有些行当常可兼演。其表演不以武功和戏曲程式见长,而是将秧歌、高跷等民间舞蹈和生活动作融于戏中,边唱边做,载歌载舞,在叙事中抒情,幽默风趣,活泼自如。

武安落子有传统剧目140余出,代表性剧目有《借笛笛》、《吕蒙正赶斋》、《老少换妻》、《小过年》、《借当》、《蓝桥会》、《何文秀》、《王小赶脚》、《闹驴》、《跪花厅》、《闹书房》、《机房训子》、《大上吊》、《顶灯》、《安安送米》等。

武安平调属于梆子腔系,曲腔悠扬,旋律流畅,风格独特,有慢板、二八板、散板、流水板、栽板等板式。早期文场主要用二弦、轧琴、板胡等伴奏,后又增添了二胡、中胡、唢呐、笛子等。

武场除一般普通打击乐器外,另有大锣、大铙、大镲、战鼓,称为“四大扇“。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红生、小生、老生、配生、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大脸、二脸、三花脸、杂花脸等行当,合称“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其中以红生、小生、旦、大脸为主角的戏最多。

武安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剽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表演中的念白以武安话为基础,有的甚至完全使用武安方言,风格淳正朴实,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平调有传统剧目200多个,影响较大的有《三进帐》、《姚刚征南》、《董家岭》、《天河配》、《三上轿》、《桃花庵》、《朱彦荣吊孝》、《铡赵王》、《司马懿观山》、《敬德背鞭》、《扫洪州》、《奇男传》、《反冀州》、《审马荣》、《访姬昌》等。

武安平调落子影响深远,与宁海平调、通化落子、上党落子、内黄落子等声腔之间存在血缘关系。其主要乐器二弦、轧琴在全国绝无仅有,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旁注】

秧歌 是我国人们喜闻乐见、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主要流行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秧歌舞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一般由舞队扮成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边舞边走,随着鼓声节奏,善于变换各种队形,再加上舞姿丰富多彩,深受欢迎。

吕蒙 东汉末年名将。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我国古代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

青衣 我国戏曲中旦行的一种,因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褶子而俗称“青衣”。主要扮演庄重的青年、中年妇 女,表演特点是以唱功为主,动作幅度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韵白,唱功繁重。如《三击掌》中的王宝钏、《二进宫》中的李艳妃、《桑园会》中的罗敷女等。

司马懿 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

轧琴 又名“轧筝琴”,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拉弦乐器,大约在唐代出现,后流行于民间,清末以后少有应用。流行于河北邯郸以及豫北晋东南等地区,是地方戏曲武安平调的伴奏乐器。

【阅读链接】

武安平调有两种传说。一说明代时武安有两个落魄文人,分别创立了武安平调和开州平调;二说明末时,武安和村白某,西湖村曹某,在河南演唱怀调颇有名气,后回乡创办曹白两科班。

他们在怀调的基础上,吸收武安方言和民间歌曲,逐步形成了武安平调。武安平调基本定型约在150年前,即清代各种花部小戏盛行之时。平调角色行当齐全,有所谓“四梁八柱”或“四生四旦四花脸十二行”之说。

武安平调的武打自成一格,粗犷、豪放,带有彪悍的民间武术气概。艺人多为本县人,故以武安话为基础韵白,有的戏、有的人物甚至完全用武安方言,乡土气息浓厚,风格醇正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