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大鼓享誉京畿

大鼓也叫大鼓书,由一人击鼓、板演唱,一至数人用三弦等乐器伴奏。

清初形成于燕赵和齐鲁地区,清末盛行于我国北方及长江、珠江流域的部分地区,有木板大鼓、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东北大鼓、湖北大鼓、太原大鼓、广西大鼓、长沙大鼓、淮南大鼓、苏北大鼓等30余种。

其中,流行于燕赵地域的大鼓有木板大鼓、西河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乐亭大鼓、梅花大鼓等。

木板大鼓是流布于河北大部分地区的一种曲艺鼓书形式,又名小口大鼓、清口大鼓、梅花调、老木板子、老北口木板、怯大鼓、鼓碰弦儿、弦子鼓儿、木板西河调、憋死牛等。

木板大鼓的演唱形式,一人左手持木板,右手持鼓楗,站立说唱中轮番敲击木板和书鼓,使其与说唱相配合,另有人持三弦专司伴奏。

木板大鼓书音乐结构完整,三种不同节奏的板式分别为头板、二板、三板,板速有较大幅度的伸缩。从风格上讲,其唱腔浑厚粗犷,有时似说似唱、似叙似述,地方气息浓郁,句尾声调较重,多为背宫腔。

西河大鼓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西河大鼓的前身,是清代中叶流行于河北中部的弦子书和木板大鼓。弦子书以小三弦伴奏,演员自弹自唱;木板大鼓没有弦索伴奏,演员自击简板和书鼓说唱。

后来,这两种曲艺艺人拼档演出,形成以鼓板小三弦伴奏的形式。高阳木板大鼓艺人马三峰在木板大鼓、弦子书唱腔的基础上,吸收戏曲、民歌的曲调。

舍木板改用铁犁铧片,舍小三弦采用大三弦,在唱腔唱法上也做了改进与创新,使这一曲种在艺术上日趋成熟。

西河大鼓原名“河间大鼓”、“梅花调”。在天津演出时被称为“西河调”,因为艺人全都出自大清河和子牙河流域,而天津人通称大清河和子牙河为“西河”或“下西河”。后来,著名艺人赵玉峰等人把它正式命名为西河大鼓。

西河大鼓的唱腔音乐,是以冀中语音的自然声韵为基础,吸取某些民歌小调的音乐语汇发展而成的。

在音乐结构形式上,约有30余种依附于主曲的乐曲和乐句的唱腔,分别归纳在三眼一板的头板一眼一板的二板和有板无眼的三板等三种板式中,在速度上都可作大幅度的伸缩。

有的还派生出多种变格唱法,唱腔和谐流畅,生动活泼,似说似唱,易唱易懂。属于头板的唱腔有起板紧五句慢四句一马三涧快头板等。

二板的唱腔有起板流水板双高海底捞月反腔蚍蜉上山梆子穗十三咳等;三板唱腔有散板紧流水窜板尾腔等。

西河大鼓的基本曲调大体上体现在流水板中,二板起板是流水板的中把唱和下把唱的伸展,头板起板是流水板的发展变化,其他大多数唱腔也都与这几个唱腔有着一定关联。

西河大鼓传统曲目有中、长篇150余部,小段、书帽370余篇。《杨家将》、《呼家将》、《闹天宫》、《小姑贤》等曲目影响较广,流行于河北、京、津、山东、河南以及东北、西北的部分地区。

京韵大鼓产生于清末,是由艺人胡十、宋五、霍明亮等人在木板大鼓和清音子弟书的基础上加以改革后逐渐形成的。其后,经著名艺人刘宝全、张小轩、白云鹏等进一步改造加工,形成了京韵大鼓的三大流派。

京韵大鼓主要演唱短篇,只唱不说。主要唱腔有起板、平腔、垛板、快板等,唱词基本为7字句。传统曲目有105段,《长坂坡》、《战长沙》、《黛玉焚稿》、《闹江州》等曲目影响较大。主要流行在京、津、河北及东北、华东的部分地区。

乐亭大鼓也叫“乐亭调”,于清朝中叶产生于乐亭地区。它是在竹板书及木板大鼓的基础上,吸收乐亭民歌、影戏调的曲调唱腔而逐步形成的。清末,乐亭大鼓艺人温铁板温荣又吸收梨花大鼓的演出形式,用左手击铁板,右手击鼓,使乐亭大鼓的演出形式趋于定型。

乐亭大鼓的唱腔十分丰富,要求字正、腔圆、韵足、味浓,气氛真实、色彩鲜明、气口得当、鼓板合宜。乐亭大鼓的唱腔,自成体系,独具一格。

固定的唱腔是九腔十八调,有的抒情,有的激昂,有的悲沉,有的诙谐,用这些唱腔来表现不同的场景、意境、情感和情绪。

九腔十八调的主要唱腔有四大口、八大句、四平、切口、双板、紧流水、慢流水、中流水、背牌子、凄凉调、撤单程、慢起程、昆曲尾子、蚂咋蹬脚等。

演员在演唱中,根据剧情变化灵活运用这些唱腔,而且大口一般都运用在鼓句上。总之,唱腔优美、丰富是乐亭大鼓的一大特点。

乐亭大鼓因流行地区不同而分为三派:流入天津的又叫“铁板大鼓”;流入北京的因改用扬琴伴奏而叫“单琴大鼓”,后改名“北京琴书”;流行在唐山地区的又叫“唐山大鼓”。

乐亭大鼓有中、长篇说唱和短篇唱段两种形式。《杨家将演义》、《呼家将》、《包公案》、《大闹天宫》、《拷红》是其优秀传统曲目。

梅花大鼓也叫“梅花调”、“清口大鼓”。清末起源于北京,流行于华北各地。由一人自击鼓板演唱,两三人用三弦、琵琶、四胡等乐器伴奏。唱词基本是7字句。长于在叙事中抒情。优秀传统曲目有《探晴雯》、《劝黛玉》、《摔镜架》、《目莲救母》等。

梨花大鼓早期叫“犁铧大鼓”,因演唱者手持犁铧片伴奏而得名,后用月牙铜板伴奏。

梨花大鼓起源于清光绪年间,主要流传于河北南部。梨花大鼓风格朴实,运字行腔声情并茂,唱腔丰富多变,素有腔多字少七十二哼哼之称。

曲调高亢,说、唱、道、白兼备,叙事抒情交融,以说为主,唱为辅,有慢板、紧板、匀板,句式有10字韵、7字韵等。多诉说民间疾苦和农家故事。主要传统书目有《海公案》、《响马传》、《刘大哥劝老婆》、等。

【旁注】

东北大鼓 约形成于清代中期,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持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

马三峰 西河大鼓主要创始人。原名马大河,河北省高阳县人。马三峰自幼学唱木板大鼓,久负盛名。演唱泼辣奔放,风趣横生,人们戏赠绰号“马三疯子”。他不但擅长说书,还通音律,能操琴,并爱唱“坐腔戏”。

清音子弟书 是清代的一种曲艺形式。因其创始于八旗子弟并为八旗子弟所擅场,故名“子弟书”。子弟书有东调和西调两个流派。东调又称东韵。西调又称西韵。后来又分化出一种“石派书”,又叫“石韵书”,为石玉昆所创,以“巧腔”取胜。再后又有郭栋,创“南城调”。

【阅读链接】

乐亭大鼓的剧目很多,有传统剧目,有现代剧目。有长篇、中篇和短篇。还有一种微型剧目,乐亭大鼓叫“书帽儿”,多则10多分钟,少则几分钟,长篇大鼓能连续说唱一两个月,中篇能说唱十天八天,短篇的则说唱一个晚上,约两个小时。

现在保存下来和有据可查的中长篇书词有200多部,短篇和书帽儿就更多了。

长篇的传统剧有《隋唐演义》、《杨家将》、《岳飞传》等,中篇传统剧有《瓦岗寨》、《回杯记》、《呼延庆》等。长篇的现代剧目主要是《烈火金刚》、《桐柏英雄》、《平原枪声》等;中篇的现代剧目主要有《夺印》、《火烧中家潭》等。

这些剧目大多是根据古代现代文学作品由作者进行再创作的,更多融入了乐亭的地方语言,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鼓剧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