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让漆身吞炭谋刺毋恤

赵武之孙赵鞅在位43年,主政24年,不仅为晋国“铸刑鼎”,还以战略的眼光向北展拓疆域,建立了以晋阳为中心的赵氏根据地,又打破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挑选了有才能有胆识的庶子赵毋恤,即赵襄子为继承人。

晋阳城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初期都城,是赵氏建立国家的根本。

赵鞅死后,晋国正卿由智伯瑶取而代之。智伯为晋国正卿后,竭力发展自家势力,很快成为知、韩、魏、赵四卿中权力最大、实力最强的晋卿。权力的膨胀,助长了智家削弱韩、魏、赵三家势力,独吞晋国之心。

公元前455年,智伯假借晋侯之命,巧以恢复晋国霸业为由,向韩、魏、赵三卿各家索取领地一百里。韩康子、魏桓子明知这是智伯意在强大自己,削弱别家,但不敢与之争锋,委曲求全如数交出。

而年轻气盛的赵襄子却不愿俯首帖耳任智氏摆布。

于是,在公元前454年,智伯联合魏、韩对赵氏发动晋阳之战。赵襄子遵其父“晋国有难,而无以尹铎为少,无以晋阳为远,必以为归”的遗训,退守晋阳,以其“城郭之完,府库足用,仓廪实”以待。

三方联军攻打晋阳,岁余不能拔,以至引晋水灌晋阳。联军围晋阳3年,“城不浸者三版,城中悬釜而炊,易子而食”,晋阳城仍巍然屹立,使赵终于赢得时间。

赵襄子派人向魏、韩陈说利害,魏、韩因而与赵氏联合反攻智氏,智伯被赵襄子擒杀,智氏从此衰落。

智伯被杀,门客豫让逃到山里,发誓要为智伯报仇,行刺赵襄子。他先是改换姓名,化装为罪人,怀揣匕首,混到赵襄子的宫室中打扫厕所。

赵襄子上厕所时,忽然心动不安,令人搜查,抓获了豫让。左右随从要将他杀死,赵襄子说:“智瑶已死无后人,而此人还要为他报仇,真是一个义士,我小心躲避他好了。”于是便释放了豫让。

过了不久,豫让为了便于行事,顺利实现报仇的意图,不惜把漆涂在身上,使皮肤烂得像癞疮,吞下炭火使自己的声音变成嘶哑,他乔装打扮使自己的相貌不可辨认,沿街讨饭,就连他的妻子也不认识他了。

豫让在路上遇见他的朋友并被辨认出来,他的朋友说:“你不是豫让吗?”

回答说:“是我。”

朋友流着眼泪说:“凭着您的才能,委身侍奉赵襄子,他一定会亲近宠爱您。亲近宠爱您,您再干您所想干的事,难道不是很容易吗!”

豫让说:“托身侍奉人家以后,又要杀掉他,这是怀着异心侍奉他的君主啊。我知道选择这样的做法是非常困难的,可是我之所以选择这样的做法,就是要使天下后世的那些怀着异心侍奉国君的臣子感到惭愧。”

豫让摸准了赵襄子要出来的时间和路线。在赵襄子要外出的一天,提前埋伏于一座桥下。赵襄子过桥的时候,马突然受惊,猜测有人行刺,很可能又是豫让。手下人去打探,果然不差。

赵襄子责问豫让:“您不是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吗?智伯把他们都消灭了,而您不替他们报仇,反而托身为智伯的家臣。智伯已经死了,您为什么单单如此急切地为他报仇呢?”

豫让说:“我将告诉您这个缘故。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给我衣,我饥而不给我食物,经常给我与上千人一样的待遇,是把我当做普通大众了。当普通大众那样对待我的人,我也当普通大众那样为他做事。到了智氏这里就不一样了,出门让我坐车,进门给我足够的供养,大庭广众,必然对我施以礼节,这是以国士来待我呀。以国士待我者,我也以国士的水准为他办事。”

赵襄子很受感动,但又觉得不能再把豫让放掉,就下令让兵士把他围住。

豫让知道生还无望,无法完成刺杀赵襄子的誓愿了,就请求赵襄子:“我听说明主不掩人之美,而忠臣有死名之义。过去你宽赦我,天下没有不称赞的。今天我罪当处死,只请求把你的衣服用剑砍几下,以满足我为智伯报仇的愿望,我便死而无憾了。”

赵襄子满足了他这个要求,派人拿着自己的衣裳给豫让。豫让拔出宝剑多次跳起来击刺它,仰天大呼:“吾可以下报智伯矣!”遂伏剑自杀。

豫让身死的那一天,整个赵国的侠士都为他痛哭流涕。

豫让为智伯报仇,是因为智伯重视他,尊重他,给了他尊严,所以,他要舍命为智伯复仇,用生命捍卫智伯的尊严。他是一个未能成功的刺客,但这个失败的过程却成就了他的人格。

豫让行刺赵襄子,舍生忘死,备尝艰辛,虽未成功,却用生命报答了智伯的知遇之恩。他为知己献身的精神令人感佩,是燕赵慷慨悲歌之士的代表人物之一。

【旁注】

赵鞅 史书中多称之赵简子,也称赵简主。春秋后期晋国卿大夫,六卿之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与其子赵襄子赵无恤并称“简襄之烈”。

晋阳之战 春秋、战国之际,晋国内部4个强卿大族智、赵、韩、魏之间为争夺统治权益,兼并对手而进行的一场战争。它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因为在这场战争后,逐渐形成了“三家分晋”的历史新局面,史家多将此视为揭开战国历史帷幕的重要标志。

【阅读链接】

邢台西20余千米,有一村庄叫太子井村,在该村的河滩上,有一眼石井,青石铺的井台,条石砌的井帮,井深5丈有余。

民间传说,这就是赵襄子当时留下的井。赵襄子是晋国正卿赵简子的太子,封地在邢。

一年夏天,他带人马来此处打猎,人困马乏,但这里荒山秃岭,异常干旱,到处找不到一点水,赵襄子只好对天长叹。正好这时西北天空乌云滚滚而来,电闪雷鸣下了一阵暴雨。人马饱饮一番,齐颂太子有灵。

这时有人祈求太子为民赐水,他便向河滩射了一箭,说箭落处即有水。当地民众集资挖井,耗粮数千担,历时几年,经过千辛万苦,才掘成了这眼“淋漓日夜,获水数十担”的“太子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