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并济的井陉拉花

井陉位于河北西部与山西交界的太行山深处,素有“天下九塞,井陉其一”之说。井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悠久的历史孕育了井陉优秀的文化艺术。

井陉拉花是诸多民间艺术中的佼佼者,也是井陉人最喜爱的民间舞蹈,素有“井陉拉花遍地扭”俗语。

井陉拉花源于民间节日、庙会、庆典、拜神时的民间街头花会,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813年成书的《元和郡县志》就有记载。

关于井陉拉花的产生,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据说,在宋末元初时,井陉深山里有一个残忍无道的歹徒,占山为王,经常抢劫民财,残害百姓,每逢年关,都要下山抢男霸女,男的充当奴隶,为其守护山寨,女的供其淫乐。当地百姓恨之入骨,便想除掉这个恶贯满盈的山大王。

有一年春节,当地百姓选拔了一伙胆大心细、武艺高强的青年男女,装扮成卖艺的,如:村姑、花童、渔妇、田公、货郎等。

身着五颜六色的彩衣,手持精巧美丽的花伞、花扇、花瓶、花篮、霸王鞭等物件,暗中携带着各种兵器,佯装途经山亲,故意让强盗劫掠入山。

深夜,这些青年男女趁山大王寻欢作乐和给他献艺之机,与被抢劫去的民夫里应外合,放火烧了山寨,除掉了山大王,解救出许多被掠的黎民百姓。

自此以后,每逢年节,当地百姓都打起花伞,舞起彩扇,挑起花瓶、花篮,打起霸王鞭,结队欢舞,以示庆祝。

拉花的形成和发展,是游动文化和大山文化相互融合的结晶。在融合的过程中,他不仅承袭了其他舞蹈的特点,更主要是根据井陉特有的地域特征、风俗特征而发展形成了独有的舞风。

拉花是一种不受场地限制,即可街头、场院演出,也可登台献技,时间可长可短的群舞。

演出方式可分为两种,一种是行进中的演出,称为过街,这种表演因受行进的局限,仅能用一根鞭、二龙并进等简单的队形,无法追求舞蹈的完整性,但有因地制宜的特点,此一般在参加拉会和踩街时采用。

另一种为场地演出,其队形多变,能充分发挥演员的表演技能,而且演出完整。参加演出的演员,一般为6的倍数。

从表演形式上看,拉花可分为跷子拉花和地拉花两种。所谓跷子拉花,即扮演女角者,脚踩跷子进行表演,代表流派是固地拉花。

后来,跷子拉花还演化为一种犹如西方芭蕾舞中的立脚尖,以木削的“戳跷”捆绑于脚,而且戳跷穿以鞋袜遮盖,犹如古代妇女的“三寸金莲”。表演时,演员只有始终保持“立脚尖”姿态才能表演。

这种拉花中的女角虽为男扮女装,但因受“戳跷”的影响,使身体前倾、腆胸、塌腰、翘臀,移步娇媚,逼真地再现了古代妇女的神韵。

跷子拉花掌握难度大,经多时训练方能表演,俗有“冬练三冬、春练三春”之说,特别是脚绑戳跷的就更难。在井陉流传着一句“固地的拉花——一片功”的歇后语,就是对戳跷难度的形容。

清末时期,此类拉花进入鼎盛时期,被官方誉为井陉的四大迎神赛会形式之一。随着妇女放足以及群众审美观的改变,这种“拉花“逐渐衰落。有的如南平望拉花从跷上解放下来,演变为一种不同于地拉花的地跷拉花。

顾名思义,地拉花就是地上舞的拉花。由于这种拉花比跷子拉花没有杂技性,流传的也就较为广泛,特别是后来拉花人数的大幅度增加、演出场地的扩大,许多舞蹈动作和阵形变化需要跑动才能完成,地拉花也就被广泛继承。

井陉的南正、庄旺、南平望、长岗、庄子头、城关等拉花流派都属于地拉花。

拉花的传统化装、道具、服饰均与当地的民俗事项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所呈现的特点也就最具有地方性和民族性了。

梅开五福,竹报三多。旧时拉花男性角色的脸颊画有梅花,以寓五福的;也有的画菊花这样的吉祥之花的;有的额心至鼻头之间画蝎、蛇、蜈蚣、壁虎、蟾蜍等五毒中的形象,以希望能够以禳虫毒。

女角中的丑婆脸上以右眼眉旁经鼻梁向左斜至颧骨画一白色的斜线或点,以达到煞邪之目的。

拉花的道具多是流传在汉族民间舞蹈中通用的道具,如彩绢、彩扇、伞、鞭、太平板等。在此基础上各种拉花均根据自身的需要而增设。

如庄旺拉花货郎担,他表现的是货郎卖绒线的故事,就根据自己角色的需要而加入货郎鼓、货郎架。又如南平望拉花送美人,她表现的是护送美女入宫的故事,就加入化装匣以供美女梳洗打扮。但大多数的拉花中有着一种在其他民间舞蹈中不多见的道具——花瓶。

笔竿胡作为一种不在手中的道具,而是戴在男角的嘴唇上,可谓独具匠心,它通过上唇的撅起,带动笔竿滚动,从而夸张地表现出吹胡瞪眼的滑稽相。在跷子拉花的傻小子手中,手持红萝卜或莲花蕾之类的道具,这些道具的应用很明显为古代生殖崇拜的遗俗。

地拉花的服饰大同小异,多沿用清代服饰,男的头戴瓜壳帽,上身穿偏襟长衫,前后下摆用针线撩起,罩坎肩,下身穿灯笼裤,腿扎绑带,腕扎扣袖,脚登云鞋,腰系彩绸,腰间且掖着两个绣工精美的钱袋。

女角中的丑婆,大包头,扎绸子结花垂于右耳旁,上身穿偏襟大衫,腰系罗裙,腰扎彩绸,右肩斜背一包袱。

其他女角,梳一根长辫垂于脑后,头上插花,身穿不过膝的偏襟长衫,罩镶边坎肩,下穿彩裤着彩鞋,腰扎彩绸,各角色均按所扮演老、中、青、少的年龄特征,在色彩上有所变化,即:青少要色彩鲜艳些,老中色彩需浅淡些。

井陉拉花的音乐为独立乐种,既有河北吹歌的韵味,又有寺庙音乐、宫廷音乐的色彩,刚而不野、柔而不靡、华而不浮、悲而不泣,与拉花舞蹈的深沉、含蓄、刚健、豪迈风格交相辉映,乐舞融合,浑然一体。

传统拉花音乐多为宫、徵调式,其次还有商、羽调式,节奏偏慢,大多为4/4拍,特色伴奏乐器有掌锣等。

拉花的乐器有大管、小管、膜笛、笙、龙头二胡、三弦、四股弦、敲琴、云锣、小镗子、小镲、扁鼓,乐队双管制达20人,后来多为单件乐器仅9人组成乐队。

管子是拉花音乐中的灵魂,起领奏作用,在乐曲中时奏时停。那种淳朴、粗犷、浑厚、略带悲怆的音色,如泣如诉地将人带入往时井陉人民深重灾难之中,恰与舞蹈融为一体。

小管的高亢,膜笛的滑音、颤音和花点与大管互相呼应,捧笙以三度、五度和弦将乐曲珠联璧合。云锣以其清脆悦耳的问答式的轮奏,复调旋律与大管配合。

小镗子、小镲按花点击拍,严密的分工,紧密的配合,令人毫无齐奏乏味之感。管、笙、笛、云锣是拉花音乐中必不可少的主奏乐器,构成拉花特有的艺术魅力以及浓郁的乡土气息。

拉花的乐曲由曲牌和民歌组成。它的曲牌约有10多首,如“万年欢”、“春夏秋冬”、“爬山虎”、“小儿番”、“粉红莲”、“雁南飞”、“摸”、“八板”等曲牌,“八板”这个曲牌被各村拉花普遍使用,艺人称“踩着八板扭拉花”。

井陉拉花虽属秧歌范畴,但又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以“抖肩”、“翻腕”、“扭臂”、“吸腿”、“撇脚”等动作为主要舞蹈语汇,形成刚柔并济、粗犷含蓄的独特艺术风格。舞姿健美、舒展大方、屈伸大度、抑扬迅变,善于表现悲壮、眷恋、爱情、行进的情绪。

【旁注】

井陉 历史名地,一则天下险塞,再则兵家必争。早在50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冶河下游的东元村就已有古人类生息。至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境内已有人类原始居民聚居。据对胡家滩、吕家、段庄、马村等地发现的陶器、石器等物考证,为新石器时代文物。

霸王鞭 俗称“连厢”、“花棍”、“金钱棍”等。民间艺人卖唱时的乐器兼舞具。以竹竿,两头开缝,穿以铜钱,演出时持杆,以两端随舞碰击身、膝或肘发声,伴歌舞。

云锣 出现于唐代,元代开始大为流行,是汉、藏、蒙古、满、纳西、白、彝等族使用的敲击体鸣乐器。古名云辙,又名云璈,民间又称“九音锣”。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

【阅读链接】

关于井陉拉花名称的由来,有这样一个传说:

该村有一名叫杨名举的人,明朝万历时在河南任西华县县令,任满路过牡丹胜地洛阳时,将数簇牡丹带回,在以本村老君庙内以“花王”敬神。从此每到花开季节,总吸引许多男男女女前往观看。

为纪念牡丹在井陉扎根这件喜事,一些民间艺人将其编为舞蹈。因当时交通不方便,在近千千米的路途中,牡丹花的迁移只能用人力拉运,故取名为“拉花”。

这样演员就出现了身背花、头插花、脸画花、肩挑花的无处不花的装束和与拉有密切关系的前倾、落步、撇脚的舞步姿态。

艺人仍持有“有了牡丹花,就有了拉花”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