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之魂——草原拾英
大漠南北的草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活动的舞台,蒙古、匈奴、鲜卑、突厥、柔然、满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在这个广阔的草原上繁衍生息,他们创造了丰富而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其中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集大成者,是草原文化的卓越代表。
蒙古自称青蒙古,是青色的圆天,青色的永恒的天的意思,这种思想意识渗透到蒙古文化的发生和发展的全部过程中。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蒙古族在自身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先进文化,逐渐创造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形态。
文化内涵丰富的民间图案
蒙古族图案在民间广为流传,是最有生命力的美的形式,是蒙古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绝大部分蒙古族图案都有着悠久的历史。
图案一词,蒙古族语统称为“贺乌嘎拉吉”。因为盘羊的犄角卷曲好看,所以一般类似犄角形卷曲纹样称为“乌嘎拉吉”,而其他类型纹样称为“贺”。
随着日用工艺品和图案艺术的发展,蒙古族人把一切器物的造型设计和各种纹样都称为图案了。所以图案,在蒙古族人看来就是一切器物的造型和一切器物的装饰的平面设计图。
图案在蒙古族人生活中占据重要角色,蒙古族人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各种用具都或多或少和图案有着密切的联系。
蒙古族的生活是十分丰富的。作为反映生活、美化生活的图案来说也是十分丰富的。从蒙古族图案看,美好的幻想,艺术夸张及生活的真实描写,是蒙古族图案的主要特征。在幻想和夸张中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因而纹样奇异动人,具有浓厚的情趣。
蒙古族人民在创作图案时在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既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又不去照抄生活。这里有思想性和幻想的广阔天地,它总是通过夸张和幻想,创造那种虽不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却具有现实意义的形象。比如经常见到的狮子、龙、凤等各种动物图案常常添加卷草纹,形成极为生动的各种图案。
蒙古族劳动人民经过长期比较,挑选、创造并保留了符合自己生活情趣的各种图案。这些图案都有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从这些图案中能够看到蒙古社会各个时代的风俗演变。
蒙古地区的各种用品由于地区、材料、制作方法的不同而形式也不同,绘制在这些用品上面的图案也迥然不同,比如在纯牧区的锡林郭勒盟,群众喜欢穿马靴和布里阿耳靴,而半农半牧区的哲盟、兴安盟、昭盟等地则喜欢穿马海靴。这种马海布靴上布满了图案,其造型和设计纹样显然和纯牧区不同。
由于半农半牧区农业的发展,各种花卉较多,当地的牧民们常用花做为装饰纹样。而在锡林郭勒盟等地区,则多采用卷草纹、各种盘长纹、云纹等传统图案。
蒙古族图案艺术,可分为两大类:
一为自然纹样,其中花草纹有丹、梅、杏花、牡丹、海棠、芍药花草纹等;动物纹有蝴蝶、蝙蝠、鹿、马、羊、牛、骆驼、狮子、老虎、大象纹样等,另有山、水、火、云之类纹样。
二为吉祥纹样,如福、禄、寿、喜、盘长、八结、方胜、龙、凤、法螺、佛手、宝莲、宝相花等。其中不少纹样同其他民族,特别是同汉族和藏族纹样关系密切,但在运用纹样时却显蒙古族特色。
蒙古族喜欢组合运用纹样,如盘长纹延伸再加卷草的云头纹,缠绕不断,变化丰富多彩。技法多以几何形卷草纹为主,利用曲直线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感情,将直曲矛盾的不同形式相结合,达到和谐统一。
蒙古装饰图案喜欢用点的表现方法,这和其具体制作工艺有密切关系,比如牧区的绣花毡、马海靴子等用比较规则的不同疏密的排列点组成图案。这种点的表现方法,对丰富纹样的作用很大。
通过运用点的大小、疏密、轻重、虚实等各种不同的处理,可以获得不同的效果。点的方法很多,有粗点、细点、有规则点和不规则点,有圆点和其他各种形状的点。
在绣花毡和靴子上的点都是些虚点,集合起来形成虚线、虚面或衬托其他一些浮纹、主体图案。有时这些点也最能显示众多、聚散的现象。
此外点有活跃感,比如在骆驼鞍的密集的点状底纹上,常常用几种艳丽的彩布较大的点装饰,具有活泼球体滚跳的联想。有时这些点给人以星星等闪烁的形象感。同等大小的点会给人们以串珠的联想等。
蒙古族图案中直线的用线是常见的。用长短不同,粗细不同、疏密不同的直线,作种种变化,形成了极好的图案,还用不同的折线,采取粗细、重叠、颠倒的方法画成各种交叉图案,常见到的回纹和哈那式交叉图案和盘长图案等。
在蒙古族图案中最多见的是卷草曲线和云头纹之间的相交、相连的曲线,比如犄纹和卷草纹等。另外,还常常采用直线和曲线互相交叉,粗线和细线互相配合的形式,形成对比。
龙凤图案在蒙古族中应用得十分广泛,从元朝的箭筒等装饰上看,都有很精细的龙的图案。元集宁路遗址出土的“剔花瓷罐”上面绘有凤凰牡丹。内蒙古凉城县双台子沟元代遗址挖出的遗物中,也有“双龙纹铜镜”等。
蒙古族人民认为龙是美好事物的代表,是天上的神物,人们喜爱它,因而在鞍桥上、箱子上、护书夹板、蒙古刀、银豌、建筑彩画、荷包、针扎等上面都用龙的图案来装饰。哲盟库伦旗出土的元代“青花玉壶春瓶”,上面绘有十分美观生动的凤的图案。
蒙古族图案的组织形式分为三类:一是连续纹样的组织;二是适合纹样的组织;三是单独纹样的组织。
连续纹样,是用一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或左右连接,或向4个方向无限伸展,使它连续成大面积的图案,它的形式有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两类。这种连续纹样可以循环反复以至无穷。
二方连续是蒙古族图案中的一种组织方法,是一个纹样基本单位能向左右或上下连续,形成带子一般的图案。这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的联想有关,并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中总结出来的。蒙古族的二方连续图案经常用在衣帽的边饰,各种器皿的花边美化等。
二方连续主要分为两种格式:一是上下连续的,叫做纵式连续。一是左右连续的,叫做横式连续。无论是纵式或横式,都要先考虑一个基本单位,这个单位的连续的基本结构。二方连续可以衬托主题之用,而且还具有独立装饰的效果。
四方连续是蒙古图案中的一种组织方法,是一个纹样单位能向四周重复地连续纹样和延伸扩展的图案。也叫四方连续纹样,是由一个基本单位纹样向上下左右四方循环连续而成。
蒙古族经常用万形四方连续和水纹、火纹以及各种几何形四方连续。一般喜用散点构成方法连接。经常在绣花毡、鞍具、建筑的天花板等处用四方连续图案。
适合纹样,蒙古语称为“套贺仁吉太贺乌嘎拉吉”。是把一枝花或云纹等恰到好处地安排在一个外形内,这一外形有明确的轮廓,比如圆形、葫芦形、杏花形、桃形、方胜形、云纹形等。
适合纹样中有边缘纹样、角隅纹样、中心适合纹样等,其中最基本的一类形式是以边缘纹样、角隅纹样、中心适合纹样等综合在一起运用的形式。在运用这种形式时其边缘纹样、角隅纹样、中心纹样,它们所占的部位、面积,大小比例适度。
单独纹样从组织形式上看,是与周围环境没有连续,重复的一种独立性的个体单位。它是利用一个单位或几个单位配置在一定范围之内,并适应某种装饰形体的组织形式。
单独纹样的应用范围是多方面的,在日常生活中,到处可以运用这种纹样来装饰。单独纹样有规则和不规则两种组织形式,不规则形式比较自由、灵活,规则形式由于外形约束而变化受到限制。
蒙古族民间图案是蒙古族本原文化的活化石,是劳动群众创造的民间文化艺术,是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母体,是原始社会到原生文化的传承延续,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是蒙古族文化最有内涵且源远流长的文化形态之一,具有人类文化学、美学、艺术学等多种学科的文化价值。
[旁注]
马海靴 蒙古族传统皮靴。流行于内蒙古等地。靴头尖而上翘,靴体宽大,以便在靴内套裹腿毡、棉袜、毡袜、包脚布等,裹腿毡露出靴筒外约两寸。靴面不同部位,以贴花、缝缀、刺绣等工艺装饰各种花纹、图案,穿着舒适保暖。
盘长纹 盘长又称吉祥结,原为佛教法器之一。因为绳结的形状连绵不断,没有开头和结尾,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含有长久永恒之意。佛教常用装饰在佛的胸前,表示威力强大。有时寺庙殿堂的屋檐也有装饰。
宝相花 我国传统装饰纹样之一,又称“宝仙花”、“宝花花”。盛行于隋唐时期。是一种寓有“宝”、“仙”之意的装饰图案。以象征富贵的牡丹、纯洁的荷花、坚贞的菊花为主题,常在花蕊部位装饰些小圆圈象征珠宝,在花朵边沿附加小花、小叶,象征丰满繁盛,有多种样式。
卷草纹 我国传统图案之一,多取忍冬、荷花、兰花、牡丹等花草,经处理后作“S”形波状曲线排列,构成二方连续图案,花草造型多曲卷圆润。因盛行于唐代,因此又叫唐草纹。
回纹 我国传统的一种纹样,被民间称为“富贵不断头”。它是由古代陶器和青铜器上的雷纹衍化来的几何纹样,因为它是由横竖短线折绕组成的方形或圆形的回环状花纹,形如“回”字,所以称作回纹。
云头纹 我国传统的一种纹样,又称“如意云”,其形状犹似下垂的如意,是一种典型的云纹瓷器装饰纹样。因多装饰在瓶、罐、壶等器物的肩部,也称“云肩纹”;也有装饰在盘、碗的内心部位,称作“垂云纹”。
荷包 是我国传统服饰中,人们随身佩带的一种装零星物品的小包。造型有圆形、椭圆形、方形、长方形、桃形、如意形、石榴形等;图案有花卉、鸟、兽、草虫、山水、人物以及吉祥语、诗词文字等,装饰意味很浓。
[阅读链接]
西藏僧人散布在内蒙古地区的各个寺院,在客观上给蒙古族人带来一定的佛教文化,如医学、药物,历法,建筑与美术等。这些佛教文化对进一步丰富蒙古族文化,有着一定的作用。
佛教的宝伞、双鱼、宝瓶、海螺、吉祥结、尊胜幢、法轮等八宝图案在蒙古地区广为流行,莲花等图案在原来的基础上用得更多了,特别是吉祥结图案更为蒙古族人所喜爱。
吉祥结图案在群众中从吉祥的意义变为团结的象征,由单调的盘长图案已发展到多种多样的盘长图案,这种盘长图案也常常与卷草纹结合起来,构成曲线和直线对比的画面,形成了蒙古族人民十分喜欢的具有特色的,造型美观的盘长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