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建筑艺术的结晶蒙古包

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过着迁徙不定的生活,这就需要住所必须搭建方便、易于搬迁,同时,草原地区冬季多暴风雪,春季多大风沙,又要求住所既轻便、又稳固;夏季气候炎热,还要求通风方便。

牧区蒙古包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要求下应运而生的。蒙古包是组合式的房屋,搭建、拆卸均很方便,用两三辆勒勒车载运或用两三峰骆驼驮运即可。

据《呼伦贝尔概要》记载:

呼伦贝尔之普通蒙人,每限于游牧,依水草而居,转徙无常,概以穹庐为栖止。此种天幕生涯,可蔽风雪,可防虎狼。

蒙古包是圆形的,而且其架木结构十分合理,既能够紧密结合起来,又能够有效分担压力,抗风力强,搭建稳固的蒙古包可在十级大风中岿然不动。可以说,蒙古包是草原建筑艺术的结晶。草原民族被称为“毡帐之民”就是因为蒙古包的缘故。

蒙古包古称穹庐,又称毡帐、帐幕、毡包等。蒙古语称格儿,蒙古包是满语,满语又称之为蒙古博。据《黑鞑事略》记载:

穹庐有两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

蒙古包自匈奴时代起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蒙古包四周侧壁分成数块,用条木编成网状,几块连接,围成圆形,上盖伞骨状圆顶,与侧壁连接。

帐顶及四壁覆盖或围以毛毡,用绳索固定。西南壁上留一木框,用以安装门板,帐顶留一圆形天窗,以便采光、通风,排放炊烟,夜间或风雨雪天覆以毡。

蒙古包最小的直径为300多厘米,大的可容数百人。蒙古汗国时代可汗及诸王的帐幕可容2000人。

通常,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哈那是指蒙古包围墙的支架。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

12个哈那的蒙古包,在草原是罕见的,面积可达600多平方米,远看如同一座城堡。几十个如此大的蒙古包聚在一起,十分壮观。

蒙古包分固定式和游动式两种。半农半牧区多建固定式,周围砌土壁,上用苇草搭盖;后者以牛车或马车拉运建筑材料。来到一个相对固定地点后,将材料卸下,选好地点,搭建住所。

蒙古包主要由架木、苫毡、绳带三大部分组成。架木包括套瑙、乌尼、哈那、门槛。蒙古包的套瑙分联结式和插椽式两种。要求木质要好,一般用檀木或榆木制作。

两种套瑙的区别在于:联结式套瑙的横木是分开的,插椽式套瑙不分。联结式套瑙有三个圈,外面的圈上有许多伸出的小木条,用来连接乌尼。这种套瑙和乌尼是连在一起的。因为能一分为二,骆驼运起来十分方便。

乌尼通译为为细长的木棍,一般由松木或红柳木制作,椭圆或圆形,是蒙古包的“肩”,上联套瑙,下接哈那。其长短大小粗细要整齐划一,木质要求一样,长短由套瑙来决定,其数量,也要随套瑙改变。这样蒙古包才能肩齐,能圆。

哈那是指蒙古包围墙的支架,主要承套瑙、乌尼,定毡包的大小,最少有四个,数量多少由套瑙大小决定。哈那立起来以后,把网眼大小调节好,哈那的高度就是门框的高度。门由框定。毡门要吊在外面。

蒙古包里,都有一个圈围火撑的木头框,在其四角打洞,用来插放柱脚。柱子的另一头,支在套瑙上加绑的木头上。柱子有圆、方、六面体、八面体等。柱子上的花纹有龙、凤、水、云多种图案。

顶毡是蒙古包的顶饰。顶毡是正方形的,四角都要缀带子,它有调节空气新旧、包中冷暖、光线强弱的作用。顶毡的大小,以正方形对角线的长度决定。裁剪时,以套瑙横木的中间为起点,向两边一乍一乍地来量,四边要用驼梢毛捻的线缭住,四边和四角纳出各种花纹,或是用马鬃马尾绳两根并住缝在四条边上,角上钉上带子。

顶棚是蒙古包顶上苫盖乌尼的部分。每半个像个扇形,一般由三四层毡子组成。里层叫其布格或其日布格。以套瑙的正中心到哈那头的距离为半径,画出来的毡片为顶棚的襟,以半个横木画出来的部分为顶棚的领,把中间相当于套瑙了么大的一个圆挖去,顶棚就剪出来了。

裁剪的时候,都分前后两片,衔接的地方不是正好对齐的,必须错开来剪。这样才能防止雨水、风、尘土灌进去。里层苫毡子在哈那和乌尼脚相交的地方必须要包起来,这样外面的毡子就不会那么吃紧,同时也使蒙古包的外观保持不变。

顶棚裁好后,外面一层周边要镶边和压边。襟要镶四指宽、领要镶三指宽。两片相接的直线部分也要镶边。这样做,可以把毡边固定结实,同时看起来也比较美观。

围绕哈那的那部分毡子叫围毡。一般的蒙古包有四个围毡。里外三层,里层的围毡叫哈那布其,围毡呈长方形。

外罩是顶棚上披苫的部分,它是蒙古包的装饰品,也是等级的象征。

围绳是围捆哈那的绳子,用马鬃马尾制成。分内围绳和外围绳。把马鬃马尾搓成六细股,三股左三股右搓成绳子,再用二、四、六根并排起来缝成扁的。这种围绳的好处是能用上力,不伸缩。

内围绳是蒙古包立架时,在赤裸的哈那外面中部捆围的一根毛绳。哈那的压力很大,内围绳的质量一定要特别结实。外围绳捆在围毡外面,分上、中、下三根。外围绳不仅能防止哈那鼓出来,还能防止围毡下滑。

压绳也叫带子,分内压绳和外压绳。立架木的时候,把赤裸的乌尼横捆一圈的绳子叫压绳。内压绳蒙古包内有四或六根,也用马鬃马尾搓成,较细。这些压绳和乌尼压绳一样粗细,防止套瑙下陷或上翘,是蒙古包顶保持原来的形状。

捆绳是把相邻两片哈那的口绑在一起,使其变成一个整体的细绳,用骆驼膝盖上的毛和马鬃马尾搓成。坠绳是套瑙最高点拉下的绳子。

蒙古族人对这根带子分外看重,用公驼和公马的膝毛或鬃尾搓成。大风起时把坠绳拉紧,可以防止大风灌进来把毡房吹走。

[旁注]

《黑鞑事略》一部关于蒙古的见闻录。《黑鞑事略》内容丰富,介绍了蒙古国的主要人物、地理气候、放牧和围猎的方式、语言文字、历法、筮占、官制和习惯法、风俗习惯、军队、武器、作战方法、行军阵势等情况。有些部分记载详细,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是研究13世纪前半期蒙古史的珍贵资料。

蒙古汗国 又称大蒙古国或蒙古帝国,是由蒙古族首领成吉思汗于1206年建立的奴隶制国家。127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定国号为“大元”,在其所控制的领地内建立了元朝。

可汗 又称大汗,或简称为汗,原意王朝、神灵和上天,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古代北亚阿尔泰语系游牧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高车、突厥、吐谷浑、铁勒、女真等建立的汗国,其君主或首领皆称可汗。

[阅读链接]

蒙古包后面总是立着一根光秃秃的木头杆子,人们十分敬重它,平常不准外人走近。

据说,汉朝使者苏武出使匈奴,被匈奴王流放在北海边。他刚到不久,降将李陵便奉命来劝苏武投降。被苏武痛骂一顿,还要举节棒打他,吓得他慌忙逃走。从此,匈奴王不给苏武饭吃,苏武便自己开荒种粮食。

不论是放羊打草、种地做活,还是行居坐卧,苏武出使的节棒一时也不离开身边,日久天长,节棒上的飘带和旄球都磨掉了,他还是带在身边。当地牧民见了,都非常敬佩他。

苏武被汉朝迎接回国后,当地人民为了怀念他,便都在蒙古包后边,立了一根光溜溜的木杆,作为苏武当年时时留在身边的节棒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