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深远的英雄史诗

史诗是一个民族形成精神支柱的重要体现。一部英雄史诗,特别是一部鸿篇巨制的英雄史诗,往往对于民族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广泛、深远的影响。

我国的长篇英雄史诗集中于草原地区。在东起黑龙江、西抵天山、南达青藏高原的广袤地区,集中了我国绝大多数的英雄史诗。

《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是我国草原地区英雄史诗的杰出代表,规模恢宏,篇幅浩大,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刻,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也是世界史诗宝库中不可替代的瑰宝。

《格萨尔》原产生于藏族地区,后流传于蒙古族地区。蒙古族《格萨尔》史诗长达18000行,不仅口头流传于蒙古族各部,而且形成了各种手抄本、木刻本,对蒙古族文学,特别是叙事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部不朽的英雄史诗,《格萨尔》是在藏族古代神话传说、诗歌和谚语等民间文学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提供了宝贵的原始社会的形态和丰富的资料,代表着古代藏族文化的最高成就,同时也是一部形象化的古代藏族历史。

《格萨尔》中,无论是正面的英雄还是反面的暴君,无论是男子还是妇女,无论是老人还是青年,都刻画得个性鲜明,形象突出,给人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对以格萨尔为首的众英雄形象描写得最为出色,从而成为藏族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

通过人物本身的语言、行动和故事情节来实现塑造人物形象,是《格萨尔》史诗的特色之一。因此人物虽然众多,却没有给人雷同和概念化的感觉。

同是写英雄人物,但却各不相同,写格萨尔是高瞻远瞩,领袖气派;写总管王则是机智、仁厚,长者风度;嘉察被写得勇猛刚烈,丹玛则是智勇兼备。人人个性突出,个个形象鲜明。对妇女形象的塑造更是语言优美之至,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江格尔》产生于蒙古族卫拉特部,经过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具有不同文化特点的各部落蒙古族人的传唱,形成了具有157部长诗及异文,约19万行的鸿篇巨制,成为蒙古族数百部英雄史诗中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部长篇英雄史诗。

《江格尔》主要讲述阿鲁宝木巴地方以江格尔为首的12名英雄,同芒奈汗、布和查干等进行抗争,收复许多部落,建立起一个强盛国家的故事。《江格尔》篇章结构,故事情节具有蒙古说唱艺术的特点,语言丰富优美,风格粗犷豪迈。

作为一部长篇英雄史诗,《江格尔》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如描写圣主江格尔,反复辅叙了他苦难的童年与艰苦的战斗经历,把他描写成一位机智、聪明、威武、能干,深受群众拥戴,为宝木巴事业奋斗不息的顶天立地的英雄人物。

《江格尔》通过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生动的艺术形象,描绘了洋溢着草原生活气息的风景画与生活图景,体现了蒙古族特有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在艺术风格方面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江格尔》的民族性还表现在语言运用、表现手法等诸多方面,如运用丰富优美的卫拉特民间口语,融合穿插蒙古族古代民歌、祝词、赞词、格言、谚语,以及大量采用铺陈、夸张、比喻、拟人、头韵、尾韵、腹韵等修辞手法。

《江格尔》的故事曲折动听,语言朴实无华,故事里的人物为捍卫自己美好家园而浴血奋战的精神和可亲可敬的形象,使史诗获得了代代相传永不衰竭的生命力。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的英雄史诗,流传至今也有数百年的历史。全诗共8部,长达20多万行,从头至尾唱一遍需要一年多的时间。

柯尔克孜人将各个历史时代的英雄事迹和对于和平、幸福生活的憧憬与追求,集中到英雄玛纳斯的形象之中,使之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玛纳斯》的各部在人物塑造、故事情节的安排上有着许多创新,在语言艺术方面,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史诗中的丰富联想和生动比喻,均与柯尔克孜族人民独特的生活方式、自然环境相联系。

史诗中常以高山、湖泊、急流、狂风、雄鹰、猛虎来象征或描绘英雄人物,并对作为英雄翅膀的战马,作了出色的描写。

仅战马名称就有白斑马、枣骝马、杏黄马、黑马驹、青灰马、千里驹、银耳马、青斑马、黑花马、黄马、青鬃枣骝马、银兔马、飞马、黑儿马、银鬃青烈马、短耳健马等。史诗中出现的各类英雄人物都配有不同名称和不同特征的战马。

史诗几乎包含了柯尔克孜族所有的民间韵文体裁,既有优美的神话传说和大量的习俗歌,又有不少精练的谚语。

《玛纳斯》是格律诗,它的诗段有两行、三行、四行的,也有四行以上的。每一诗段行数的多寡,依内容而定。每个诗段都押脚韵,也有部分兼押头韵、腰韵的。每一诗行多由7个或8个音节组成,也间有11个音节一行的。各部演唱时有其各种固定的曲调。

《玛纳斯》不仅仅是一部珍贵的文学遗产,而且也是研究柯尔克孜族语言、历史、民俗、宗教等方面的一部百科全书,它不仅具有文学欣赏价值,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

例如史诗中出现的古老词汇、族名传说、迁徙路线,古代中亚、新疆各民族的分布及其相互关系,大量有关古代柯尔克孜族游牧生活、家庭成员关系、生产工具、武器制造及有关服饰、饮食、居住、婚丧、祭典等,都是非常珍贵的资料。

[旁注]

卫拉特 古代蒙古西部民族。明代称瓦剌,即17世纪后期称卫拉特,又称厄拉特、厄鲁忒、额鲁特。历史上蒙古族是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的。一部分为“草原百姓”,一部分为“林中百姓”。“林中百姓”又分为卫拉特和布利亚特。后来分为东部蒙古和西部蒙古,东部蒙古也叫中央蒙古。西部蒙古即主要以卫拉特为主。

格律诗 诗歌的一种,是指唐以后的古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又可分为五言和七言。篇式、句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变化使用也要求遵守一定的规则。

[阅读链接]

《玛纳斯》第一部从柯尔克孜族的族名传说和玛纳斯家族的先世说起,一直说完玛纳斯领导人民反抗卡勒玛克和契丹人黑暗统治的战斗一生。

玛纳斯诞生前,统治柯尔克孜族人民的卡勒玛克王由占卜者处获悉:柯尔克孜族人民中将要降生一个力大无比、长大后要推翻卡勒玛克人统治的英雄玛纳斯。

卡勒玛克汗王于是派人四处查找,并把所有怀孕的柯尔克孜族妇女一一剖腹查看,以便杀死即将诞生的玛纳斯。但在机智的柯尔克孜族人民的保护下,玛纳斯终于在阿尔泰的布鲁勒套卡依地方平安地降生。

目睹人民的苦难生活,使玛纳斯从小就对外来的掠夺者充满了仇恨,他立志要为本民族报仇雪耻。玛纳斯还在幼年时,已成长为一个力大无比的英雄。他同情贫穷的人民,把自己家的财产分赠他们;他参加劳动,在炎热的吐鲁番耕种庄稼。

他长大后敬重长者,信任贤能,团结了四面八方的勇士,统一了被分散的柯尔克孜各部落,联合邻近被压迫的民族,南征北战,使各族人民过上了欢乐富裕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