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展豪迈的蒙古族舞蹈

蒙古族的舞蹈文化与他们的狩猎、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蒙古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态,在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凿刻的阴山崖画、乌兰察布崖画中,有着生动真实的表现。

在古代,蒙古族还有很多模仿凶猛动物的舞蹈,如白海青舞、熊舞、狮子舞、鹿舞等。这些舞蹈作为独立的形式,大都失传,但在萨满舞中仍有反映。

在蒙古族某些地区还流行着“安代”这一古老的舞蹈形式,其踏地为节的舞蹈特点仍保持着蒙古族古代广泛流行的踏舞特征。

《蒙古秘史》记载了在庆典时跳踏舞的热烈场面:

绕蓬松茂树而舞蹈,直踏出……没膝之尘矣。

在元朝的诗歌中有“齐声才起合,顿足复分曹”、“踏歌尽醉营盘晚”等诗句,也是对这种舞蹈的描述。

蒙古族由于长期生活在草原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自古以来崇拜天地山川和雄鹰图腾,因而形成了蒙古族舞蹈浑厚、含蓄、舒展、豪迈的特点。

蒙古族舞蹈最鲜明的特点,就是节奏明快,舞步轻捷,在一挥手、一扬鞭、一跳跃之间洋溢着蒙古族人的纯朴、热情、勇敢、粗犷和剽悍,表现了他们开朗豁达的性格和豪放英武的气质,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

蒙古族舞蹈与美酒有不解之缘。在民间,几乎有酒必有歌舞相伴,有歌舞也必有美酒助兴。

蒙古族舞蹈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盅碗舞。盅碗舞一般为女性独舞,具有古典舞蹈的风格。舞者头顶瓷碗,手持双盅,在音乐伴奏下,按盅子碰击的节奏,两臂不断地舒展屈收,身体或前进或后退,意在表现蒙古族妇女端庄娴静、柔中有刚的性格气质。

舞蹈利用富有蒙古舞风格特点的“软手”、“抖肩”、“碎步”等舞蹈技法,表现盅碗舞典雅、含蓄的风格。

鄂尔多斯蒙古族人在婚宴和喜庆佳节的聚会上一人或两人头顶茶杯或碗状小油灯或碗,碗里盛满清水或奶酒;双手各拿两个酒盅或一束竹筷在歌声和乐声中翩翩起舞。

动作没有固定的套数,舞者现场即兴发挥,情绪越激昂,动作、舞姿的变化越丰富多彩,充分展现出舞者的技艺、智慧和民间舞蹈丰富、灵活、多变的特性。

二是筷子舞。筷子舞以肩的动作见长,一般由男性表演。舞者右手握筷,不时击打手、腿、肩、脚等部位,有时还击打地面或台面。随着腕部的翻转变化,有时肩部活泼地耸动,有时腿部灵活地跳跃,有时转身左前倾,有时转身右前倾。

其肩部的动作既有律动感,又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融欢快、优美与矫健为一体。动作虽简单,但技巧性却很足。筷子舞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意和美化生活的智慧,是蒙古族人民精神生活的组成部分。

在兴安盟民间流传的筷子舞,既有男性独舞,也有男女群舞。在表演形式上由单手执筷子发展为双手执筷子,肩部、腰部、腿部的舞蹈动作也更加丰富,舞蹈显得欢快、明朗、新颖,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蒙古族热情、开朗、剽悍、豪迈的民族个性。

三是安代舞。安代舞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南端的库伦旗。最初是一种用来医病的萨满教舞蹈,含有祈求神灵庇护、祛魔消灾的意思,后来才慢慢演变成为表达欢乐情绪的民族民间舞蹈。

传统的安代舞,有准备、发起、高潮、收场几个程序,都由“博”来主持。安代的表演人数几十、上百人不等,表演者围成大圆圈,圈里由两名歌舞能手对歌对舞,众人呼应踩脚、甩动衣襟伴舞伴唱,形成热烈,欢腾的场面。

在科尔沁地区,在逢年过节时、在庆祝丰收的日子里、在喜丧婚嫁和迎宾的宴会上,人们都要跳安代舞。姑娘媳妇挥舞头巾跳,小伙子脱去马靴光着脚丫跳,孩子们做着鬼脸跳……

舞蹈动作有甩巾踏步、绕巾踏步、摆巾踏步、拍手叉腰、向前冲跑、翻转跳跃、凌空踢腿、腾空蜷身、左右旋转、甩绸蹲踩、双臂抡绸等,这些优美潇洒的动作,融稳、准、敏、轻、柔、健、美、韵、情为一体,形成了盛大的狂欢场面,把美和对美的追求推向了极致。

四是查玛。查玛是藏传佛教为了弘扬佛法、传播教义、阻止邪恶诱惑、坚定佛门信念而举办的一种带有庆典性质的艺术活动。

历史上,在科尔沁地区乃至内蒙古全境,绝大多数寺院召庙都曾一年一度由喇嘛们表演这种舞蹈。现在,部分召寺依然传承表演这种舞蹈。

科尔沁地区查玛表现形式有三种:

一是经堂查玛。表演者2至4人,于经堂诵经时主要通过手势动作对佛进行功德礼赞。

二是米拉查玛。在召寺前广场搭台表演。人物有米拉、黑白老头、狗、鹿等。狗、鹿均由人扮演,这种舞蹈以说、唱、舞、乐的形式,颂扬米拉撇家弃业,苦意修行,云游四方,传播佛理,终成正果的故事。

三是广场查玛。在大雄宝殿前广场上表演。人物众多,程式固定,动作规范,舞蹈性最强,流传较为普遍。

在查玛表演中,登场者统称护法神。护法神分大查玛、小查玛两类。查玛一般由13至15个舞蹈段落组成,多以单人、双人、四人的形式表演。

凡属大查玛者,均以单人舞的形式表演一个独立舞段,也有一神化作多神、按东西南北中方位同时起舞的。小查玛多以四人舞的形式出现,也可在主神舞蹈时,以侍者的身份在旁伴舞。

舞蹈中大查玛的动作沉稳犷悍,神态超然,举手投足都很有造型性,体现了强烈的宗教内涵和人物的思想情感;小查玛则动作灵活,节奏明快,不拘形态,较少神威,有很强的韵律性。

角斗是流传在锡林郭勒草原的一种模拟性舞蹈。由一个人表演两个人摔跤的生龙活虎般的拼搏动态,而且表现得比生活中的摔跤还要生动、灵巧、幽默、滑稽,深受群众的喜爱。

表演者要穿特制的服装,身着蒙古袍的两个小假人摆好摔跋姿势缝在一起,使两袍子成筒状套在身上,扎好腰带上身向前弓腰180度,两个贴在一起的假头正好顶在腰背上,用套上马靴的双手当做其中一人的双脚,在歌声或鼓点中做摔跃的各种抱、踢、蹁、钩等技巧。

蒙古族民间还流行一种舞蹈叫圈舞。脚部动作由两脚交替悠晃步,粗犷奔放的跳踏步,明快潇洒的下身或侧身跑跳步等几种动作组成。

上身动作有甩手,与人背后拉手,众人手拉手。舞者围着圆圈跳舞,慢板跳得抒情柔和,快板跳得欢快敏捷,跳跃性强。整个舞蹈热情奔放,感染性极强。

[旁注]

萨满舞 萨满教巫师在祭祀、驱邪、祛病等活动中的舞蹈。萨满舞表现出原始宗教信奉万物有灵和图腾崇拜的内涵,舞蹈时,巫师服装饰以兽骨、兽牙,所执抓鼓既是法器又是伴奏乐器,动作以模拟野兽或雄鹰为主。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宫帐守卫”。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西北东三面为黄河环绕,南临古长城。鄂尔多斯历史悠久,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距今14万至7万年间,“河套人”就在这块广袤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阅读链接]

很早以前,我国北方科尔沁大草原上,生活着父女俩。他们相依为命。有一天女儿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本地的医生看了没有办法医治。老父亲只好用牛车拉着病重的女儿到外面去求医。

走在半路上,遇上风雨,车轮陷在泥里,车轴也断了,父亲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围着牛车来回转。女儿奄奄一息,生命危在旦夕。老父亲哭得泪也干了,围着牛车高声唱着祈求神灵的保佑。

歌声引来了附近的乡亲,他们见状也潸然泪下,跟着老人甩臂跺脚,围着牛车哀歌。这样唱着舞着,感动了上苍,雨停了,太阳出来了,姑娘的病也好了,她也加入了舞蹈的人群,唱着,舞着。

这个奇闻很快传开了,后来草原上不管是求雨、祭敖包、那达慕盛会,都用这种载歌载舞的形式,抒发人们的感情。人们围成一个圆圈,敞开长袍的下摆,右手拿一块绸巾,边歌边舞,曲调悠扬婉转,人们给这种舞蹈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