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亢悠扬的蒙古族民歌

蒙古族是生活在我国北方草原上的少数游牧民族之一,蒙古族自称“蒙古”。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民族”。

蒙古族是个喜爱唱歌的民族,不论男女老少都爱唱歌,他们尊崇唱歌和善于唱歌的人。蒙古民歌是蒙古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作的歌颂家乡、歌颂美好生活的歌曲。以其丰富的内容,独特的草原风格,在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大放异彩。

蒙古族民歌主要分为两大类:礼仪歌和牧歌。礼仪歌用于婚宴、获奖等喜庆场合,以歌唱纯真的爱情、歌唱英雄、歌唱夺标的赛马骑手为主要内容。牧歌多在放牧和搬迁时唱,内容以赞美家乡,状物抒情者为多。

蒙古族民歌节奏自由,装饰音多而细腻,并具有较强的朗诵性。其嘹亮、悠长、亲切的曲调,沁人心脾。牧歌的歌词既善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

牧歌的节奏一般是悠长、徐缓、自由,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蒙古族民歌还以声音宏大雄厉,曲调高亢悠扬而闻名。从音乐特点方面,蒙古民歌大致分为“长调”和“短调”两大类。

长调民歌蒙古语称为“乌日图道”,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歌词一般分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长调除指曲调悠长外,还有历史久远之意。据考证,1000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狩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长调民歌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并与蒙古族的语言、文学、历史、宗教、心理、世界观、生态观、人生观、风俗习惯等紧密联系在一起,贯穿于蒙古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长调的基本题材包括牧歌、思乡曲、赞歌、婚礼歌和宴歌等。

长调用蒙语演唱,字少腔长是它的一大特点,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代表曲目有《小黄马》、《走马》等。

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代表曲目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代表曲目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代表曲目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

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使用“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辽阔的草原》是长调民歌的典范之作,其音乐语言、曲式结构都是简洁精练的,全曲只上下两个对偶乐句旋律,但却热情奔放,达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同样给人以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

古老的宴歌《六十个美》,仅在一首淳朴的歌曲中就唱出60个美的事物。歌中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候鸟鸿雁、阳光云霭、明月繁星、山的景色、海的风光、怒放的鲜花、清澈的流水、弹拨的琴弦、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天下的太平……这种情景交融、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在抒情的歌唱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短调在蒙古语中称“宝格尼道”,与长调民歌“乌日图道”相对而言,泛指那些曲调短小、具有明确节奏节拍的歌曲。

短调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蒙古族在山林狩猎时期,就创造了富有山林狩猎特色的音调简洁、节奏鲜明,便于载歌载舞,带有浓厚原始色彩的短调歌曲。

原始狩猎歌曲《追猎斗智歌》、萨满教歌舞《白海青舞》、请神歌《吉雅奇》以及各种集体踏歌。这些歌曲比较古朴、原始,是短调歌曲的最早形式。

短调题材丰富,几乎涉及蒙古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主要歌种有情歌、赞歌、酒歌、婚礼歌、叙事歌等。不同的种类,往往有不同的演唱方法和风格,如赞歌多古朴苍劲,情歌多优美抒情,酒歌多热情奔放等。

古老的叙事歌是短调民歌中的重要歌种。这类歌曲古朴苍劲,深沉内在,往往更多地保留着13至14世纪时的语言特点和音乐风格,在蒙古族音乐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短调民歌曲调优美,结构庞大。从其结构方面来看,短调民歌分上、下两个乐句,或4个乐句的单一部曲式,歌舞性的结构比较庞大,常见6句或8句结构。

短调民歌的音调,简洁凝练,直率大方,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以片段音调为基础,采用重复、模进、变形等手法,进行积累式的发展,构成一支完整的曲调。其中往往以骨干音为中心,作四五度音程或八度音程之内的环绕进行,中间穿插一些大跳音程。

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不仅内蒙古草原地区蒙古族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

短调民歌的代表曲目有很多,其中爱情短调歌曲细腻生动,朴实动人,感情真挚,将多姿多彩的感情生活表现得淋漓尽致。

代表曲目有《森吉德玛》、《乌云珊丹》、《乌林花》、《达那巴拉》、《龙梅》、《赛林花》、《东克尔大喇嘛》、《喇嘛哥哥》等。

在短调歌曲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赞美家乡的山川河流,歌颂美好生活的,如《察哈尔八旗》、《鄂尔多斯蒙古》、《在阴山的怀抱》、《海拉尔河》;还有表现聚会欢宴的歌曲,如《花乳牛的奶汁》、《银杯》、《雪山》等;有抒发自己对心爱的骏马的感情的,如《老豪弘》、《小枣骝马》、《云青马》、《巴彦杭盖》等。此类歌曲曲调优美,风格浪漫,旋律上口,容易传唱。

此外,比较著名的短调民歌还有《白色的远山》、《黄骠马》、《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嘎达梅林》等。

[旁注]

萨满教 盛行在我国北方各民族的原始宗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该教具有较复杂的灵魂观念,在万物有灵信念支配下,以崇奉氏族或部落的祖灵为主,兼有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内容。

踏歌 我国汉族流传下来的舞蹈动作。一些舞蹈姿态和造型,保存在我国极为丰富的石窟壁画、雕塑、画像石、画像砖、陶俑,以及各种出土文物上的绘画、纹饰舞蹈形象的造型中。踏歌的基本体态是敛肩、含颏、掩臂、摆背、松膝、拧腰、倾胯。

《森吉德玛》森吉德玛是传说中的一位聪明美丽的蒙古姑娘的名字。《森吉德玛》是关于森吉德玛的一首民歌。相传她爱上了一位勤劳青年,但两人却不能在一起,后来森吉德玛不幸昏死,这个青年就编写了《森吉德玛》一歌来纪念她。

[阅读链接]

狩猎歌曲是猎人们在深山密林中,进行狩猎劳动时歌唱的一种民歌体裁。

13世纪前,生活在北方草原的蒙古族先民,曾以狩猎业为主要生产劳动方式。狩猎歌曲的产生,同原始社会蒙古族人的这种狩猎生产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们为了捕获更多的猎物,要发出一种齐心合力的呼唤和呐喊声,用以鼓舞士气,统一狩猎行动。这种呼唤和呐喊声,也就是蒙古族最原始的艺术——狩猎歌曲。

不少的歌唱是和舞蹈相结合的。猎人载歌载舞形象地模拟被他们捕获的各种飞禽走兽的动作神态。

如一直流传于内蒙古科尔沁一带的狩猎歌舞《狩猎斗智歌》就属于这样的原始狩猎歌舞。它通常由两个人分别装扮成猎人和动物,在表演中有歌有舞,非常生动风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