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沿和夏家店下层文化
约3000年前左右,在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白斯朗营子南台地一带,生活着人类的祖先。他们过着定居的生活,主要从事农业,兼顾着狩猎业。
小河沿先人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他们以磨制精致的带孔石铲取代了红山文化的石耜。其他的生产工具还有打制石斧、磨制石斧、石凿、石锛等。
细石器有凹底三角形石镞、刮削器、尖状器和石片等,也有复合工具骨柄石刀等。小河沿类型石器中细石器较红山文化时期加工更为精致,圆弧骨柄石刃刀更为普遍实用。
小河沿先民手工艺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制造的陶器以夹砂陶居多,泥质陶较少,一般掺砂,也有用云母和贝壳掺和。陶色有黑、红、灰色,器形主要有罐、尊、豆、盆、钵等,还有造型别致的鸭形壶、鸟形壶等器物。
丰富多彩的豆形器和壶形器特别发达,是小河沿文化陶器的显著特征之一。有的豆形器座上,刻有三角形镂孔。
小河沿文化的壶形器,大多都制作的奇古别致,富有地方特色。在翁牛特旗石棚山墓地发现的大型鸟形壶,肥体圆头,昂首翘尾,大张着嘴巴,圆睁着双眼,活像一只活泼可爱的雏鸟在向母亲鸣叫争食。
陶器均为手制,器形中钵较少。彩陶多为夹砂陶,有红底黑彩、灰底黑彩和红底红彩,也有兼饰内外彩和黑、白、红三彩的。纹饰有附加堆纹、细绳纹、划刻文、锥刺纹、网纹、方格纹、和篦纹。
主要饰于器物的肩部或腹部。器座上还出现镂孔的做法,有些陶器上还发现了原始的图画和文字符号。小河沿文化符号共有12个,比半坡或大汶口文字符号的结构更为先进和复杂。
生产工具中以磨制石器为主,但不见有红山文化的大型烟叶型石耜,主要以磨制精细的穿孔石铲为主。此外常见的还有石斧、细石器也同时存在,常见有凹底三角形石镞、尖壮器、刮削器和石片等。
这里还发现有类似富河文化的石刃骨刀,这种复合工具制作的十分精巧适用,刀柄的骨槽内发现有黑色的胶质物质,是用来粘接石片刀刃的,用来制作刀刃的细石器石片全都经过第二步加工,结合紧密、外缘齐整锋利。
骨质工具除骨刀外,还有骨剑、骨椎、骨凿和骨针等。骨针的针尖十分锋利,针鼻处磨成扁平状,钻有细微圆孔,可见当时已经出现了十分精细的缝纫用线,由这种精细的针线缝制的衣物或工艺品,一定十分精美。
纺轮有陶质和石质两种,大的重98克,小的9克,可知当时由于捻线粗细的不同,所织的布也应有粗细之分。小河沿文化时期的赤峰人已经掌握了较高水平的纺织技术,在一厘米见方的纺织物中,有经线和纬线6至8条,比现在的麻袋布还要精细。
在建筑方面,小河沿南台地一带的房址均为半地穴式,一种椭圆形单室,口小底大,门朝南,中间土灶两侧有柱洞;一种是将椭圆形居室分为两间,一大一小,大屋中有圆形火膛。在房址的周围有窖穴。
氏族墓地选择在高山上,墓地内部分区,区内分行,墓室结构为土坑竖穴或洞穴。男性墓多随葬生产工具,并有束发、佩带项环和臂环的习俗,而且出现了男女合葬的习俗。这说明当时已经进入原始公社解体阶段。
夏家店位于内蒙古赤峰,夏家店下层文化因位于夏家店遗址下层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燕山山地和辽西及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年代为公元前2000至公元前1500年。
夏家店下层文化属早期青铜时期。文化遗存以分布在丘陵山地的较大城寨或小城堡为代表,这些大城寨或小城堡大多数都修筑有城墙,有的多达三重。
代表性的遗址有赤峰松山区迟家营子村城堡、水地八家子北梁石城、大五十家子杨树湾石城、孤山子西的北城子山城堡、敖汉旗百塔子乡赵宝沟村的城堡群等。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房屋因时间先后有所区别。早期的多为筒形地穴式,中期为半地穴式,晚期则为地表建筑。使用的材料主要是土坯、石料,以及烧土和有草的泥土,也有将白灰面用于建筑的。
他们的居所多位于沿河两岸的高地上。较大的聚落周围有石砌或夯土筑成的城墙及壕沟,聚落内的房屋从数十至百余座不等。居室有半地穴式的,也有土坯、石块垒砌成的地面房。聚落附近有墓地。大甸子墓地埋有墓近千座,排列密集而有规律。墓葬的大小、随葬品的种类与数量存在差别。
那个时候,工具的种类也进入了石器为主并伴有青铜器的时代。代表性器物是石器之中的单、双面刃以及扁平有肩的石铲,断面呈三角菱形、刃背中部带有圆孔的石刀。青铜器主要有喇叭形浇口的椭圆形陶范、铜刀、铜屑、铜耳环、铜杖首、礼器、铜鼎、铜甗等。
制陶业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的重要部门。陶器类型比较丰富,有尊、鬲、南瓦、盆、罐、鼎、盘、豆、鬹、爵等。
其中的鼎腹多似罐、钵形器,深腹腔的筒状鬲、细腰袋足的南瓦及折腹尊是他们住址中最常见的几种器型,盘、豆数量较少,鬶、爵仅局限于墓葬。陶器最大的变化是在器型上以三足器为主体,特别是袋足三足器,制造工艺复杂,是三足器中的先进形态。
夏家店下层文化墓葬中陶器的图案纹饰特色鲜明,使用红、白两色矿物颜料描绘成卷曲的线条,再构成连续的单元。大甸子墓葬还有少数纹饰是以动物面目为图案的主体,器物整体的画面分割及主辅纹饰的配合,与黄河流域年代较早的铜器纹饰风格很相似。
陶器实用器大都青灰色,火候较高。外表多有绳纹。少数磨光陶器的表面往往有未被抹去的绳纹,绳纹是制造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器物磨光则是进一步加工取得的外貌。此外还有篮纹、划纹以及各种工具压印的纹饰,以细泥条做成链条形或小泥饼做成铆钉形的附加堆纹。随葬的陶器则火候较低,陶胎呈红色,表面黑色磨光。
当时的农业生产比新石器时代有了较明显的进步。农业生产工具中经常使用窄顶宽刃的打制石锄,还有一种长方形的磨制石铲来挖土。
石锄中部两侧有亚腰,形状像锄,但其主要功用是捆缚上木柄,做劈砍树木等物品的工具。石铲有单面和双面刃两种,扁平有肩石铲最富有特色。
双面刃石铲多用翻地、播种、挖坑、建房等;单面刃石铲是松土、挖土的工具。收割工具是长刃边的磨制石刀,石刀的背边有凹缺或穿孔可以捆绑木柄。谷物加工则用石磨盘、石磨棒等工具。另外,还使用少量的细石器,其中以刮削器为多。
除了农业以外,他们还采集和渔猎,作为不发达农业的补充,比如他们饲养牛、马、猪、狗等家畜。猪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先民饲养的最主要的家畜,而鹿科动物则是当时主要的狩猎对象。
[旁注]
半坡 指半坡遗址,位于陕西西安东郊灞桥区浐河东岸,是黄河流域一处典型的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村落遗址,属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距今6000年左右。遗址面积约50000平方米。已发掘出46座房屋、200多个窖穴、6座陶窑遗址、250座墓葬,出土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约10000件,还有粟、菜籽等遗存。
大汶口 指大汶口文化,属新石器时代晚期,分布于山东、江苏北部、河南东部、安徽东北部。遗址面积达82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一般2至4米,清理出墓葬189座,房址14座,灰坑120多个,绘有彩色花纹的陶器2000件,此外,还有精致的石器、骨器和象牙器物等。
富河文化 内蒙古赤峰北部乌尔吉沐沦河流域发现的一种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5300年左右,属于森林草原经济形态。房址地穴以方形为主,中央置方形灶炕。陶器种类单纯,特征鲜明,其中之字纹筒形罐是其代表性器物。生产工具有打制石器和大量的细石器,典型器物为锄形石器和骨柄石刃刀。
礼器 我国古代贵族在举行祭祀、宴飨、征伐及丧葬等礼仪活动中使用的器物。我国最早的礼器出现在夏商周时期,主要以青铜制品为主。商周青铜礼器又泛称彝器。进入商周社会后,礼器成为“礼治”的象征,用以调节王权内部的秩序,从而维护社会稳定。这时的礼器包括玉器、青铜器及等服饰。
尊 今作樽,我国古代的一种大中型盛酒器。尊的形制为圈足,圆腹或方腹,长颈,敞口,口径较大,盛行于商代至西周时期,春秋后期已经少见。较著名的有四羊方尊。
鬲 我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用。鬲在形制上类似于鼎,有三足,但三足中空,可以获得更好的加热效果。在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陶鬲就已经广泛使用,商代至春秋时期流行使用青铜鬲。战国晚期以后,铜鬲逐渐消失。
爵 我国古代一种用于饮酒的容器。爵在商代和西周青铜礼器中非常常见。爵通常在结盟、会盟、出师、凯旋、庆功、宴会时使用,属于十分珍贵的文物。另外爵也是君主国家贵族封号,爵位、爵号,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旧说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
[阅读链接]
通过对赤峰地区小河沿文化时期墓葬的清理挖掘,发现小河沿文化时期的赤峰人不论男女,普遍都佩戴着精美艳丽的璧环和项环等装饰品。
石棚山墓葬中,在女性墓主人的头骨两侧,发现有两件蚌制圆形齿轮状耳坠,耳坠周边匀称的刻有32个小齿,正面刻画三道同心圆,中间有一小孔。死者的左右臂分别佩带绿色和白色臂环,头上戴有长条形雪白蚌质发夹。
结合出土的大量精美绚丽的彩陶,可以想象的出,5000多年前赤峰一带,环境优美、资源丰富、资源丰足,长期生活在这里的先民依靠自己辛勤的劳作和不懈的奋斗,改进了劳动工具,发明了种类齐全的生产门类,使自己过上了一种衣食相对富有的生活。
当时世风淳朴,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帮助,关系融洽。这种和谐的生活环境陶冶了时人爱美的情操,人们穿戴着自己精心制作的衣衫,佩戴着精心的臂环和手镯,还有项环和耳坠,来美化点缀自己的生活。